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媒体应根除“魔弹论”的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11:28 人民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端木

  10月16日,《天府早报》在要闻版以《卫星回家砸到菜市居民楼》为题,报道了我国第20颗返回式卫星返回舱降落四川省大英县蓬莱镇,一居民4楼屋顶被砸烂的新闻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浪网友的新闻跟帖评论中,大多数网友的关注点,并不是“卫星返回舱降落居民楼”,记者在这则报道中的新闻笔法本身反倒成为网友议论的焦点,大多数网友都对记者的“轻描淡写”表示不解和不满。

  网友们纷纷留言道,“记者的语气有点怪”、“没有砸死人就算好事情了,居然还那么高兴”。更可怕的是,作者还写得这得这样喜洋洋的”。更有网民直言不讳地质问,为什么不谈赔偿?为什么不谈居民伤亡情况?为什么不谈卫星回收过程的事故风险?

  其实,媒体的新闻报道刊发以后,新闻报道的本身被受众广泛质疑的情况并不鲜见。比如同样是航天领域的一则新闻,一个月前,某媒体把火箭升空后抛下的整流罩称为“不明飞行物”,就引起了网民的嘲笑。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受众对媒体新闻报道的立意、动机、角度等新闻操作本身的质疑和挑剔将会越来越多,受众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对媒体的传播行为本身的要求必将越来越严苛。也可以说,媒体将要面对的,是日益成熟、越来越“难伺候”的信息产品消费者。

  这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应该引起媒体进一步的高度重视。如果媒体自身的素质不与受众齐头并进,就必然要被受众所甩下乃至抛弃。没有成熟而深厚的新闻产品制作和加工功力的“金刚钻”,就别想揽越来越难做的信息产品的“瓷器活”。如果还没做出什么东西,拿金刚钻的手势就已经被嘲笑,那不能不说是媒体的极大尴尬。

  从这篇新闻的操作手法,以及不少媒体新闻作品的操作上不难看出,早已不合时宜、也被多年传播实践证明为无比荒谬的“魔弹论”的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地在一些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潜意识中潜藏着。这种传播理论认为,受众就像整齐划一的靶子,只能被媒体发射的新闻信息“魔弹”击中后应声倒地。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能动性被完全忽略。这种理论的荒谬是显然的,如果在媒体大战早已异常激烈、各种传播形式高度成熟的今天,还有媒体抱有这种观念,那就非常可笑了。

  媒体如果不能不断地淘汰自己意识中过时的新闻观念,就只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被受众和对手所淘汰。要想让目标消费群体的受众愿意接受和购买自己的新闻产品的服务,首先必须尊重受众,必须懂得和承认受众的理性和智慧,而不是把受众看成是呆板的只能接受新闻轰炸的靶子。在传播方式多元化、网络高速成长、分众市场和互动传播样式继续发育的今天,媒体没有任何理由不把“魔弹论”等过时观念的影响在新闻界彻底根除。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