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跳槽一族:弃档族渐多,个人档案成鸡肋?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16:09 新华网 |
新华网浙江频道10月18日电 编者按: 时代在变,劳动用工制度也在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思想观念空前活跃,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那种从一而终、靠一家单位颐养天年的就业观念逐渐从人们的脑海中退出。特别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为了实现自己事业上的梦想,为了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为了寻求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为了提高薪水,义无返顾地加入到“跳槽一族”队伍中。专家认为,市场经济要求人才流动,应将最适合的人力资源配置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 当前正值单位招人旺季,那么,我市的“跳槽一族”是如何踏上跳槽之路的?他们又是如何突破人事档案、户口等束缚的?而全市各种类型的单位又如何在留人上下功夫?今日起本报陆续推出一组有关跳槽的调查报道,以飨读者。 “现在都实行聘用制了,户口也放开了,单位完全凭业绩和能力评判员工,档案还有什么用啊!”27岁的童桦几年前从北京一家民办高校毕业后,应聘到宁波某银行工作,因每月都有拉存款和推销基金的任务,不久便萌生去意。原单位以违反劳动合同为由扣住档案不放,几经交涉未果。 “你不放人,我只好拍拍屁股走人,档案要不要也无所谓。”目前他在某局从事自己喜欢的计算机工作。 记者从宁波市人才开发服务中心了解到,截至上月底,该中心接收整理完毕的2004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档案就达4800余份。在数目庞大的存档中,确有一些人事档案已长期无人过问。 弃档者日渐增多,自揣档案者也不在少数。昨天,正在柳汀街557号求职的大四学生小胡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系里4个同学都与慈溪一家民营电器公司签约,但公司明确表示,档案关系由个人处理。 有的自揣档案者出于好奇,私自拆开档案袋翻阅。而据市人才开发服务中心代理部介绍,拆封的档案会被视为无效档案。 市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分管人事档案代理的郭旭东副主任认为,“弃档族”主要包括三类人:一是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经商者,从单位调出档案后就不再加以理会;二是跳槽人员为在非公有制单位打工人员,由于单位不接受档案,而自己一时也用不着,于是放弃档案;三是由于没有找到工作或选择到非户口所在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往往不到有关部门办理档案移交手续。第三类人群所占比例在逐年增大,已成为“死档”的最大原因。 那么,曾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个人档案何以被人们冷落?郭旭东分析,现在,档案内容不足以成为用人单位选拔和使用人才的依据,比如缺少个人信用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等。而且档案的人事服务功能也在弱化,比如因私出国、领取结婚证等已经不用存档部门提供材料。 而调档手续繁复也迫使一部分人选择放弃档案。“转档案特别麻烦。我把档案从镇海转到江东,几个地方来来回回跑了七八次,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把手续办完。”两个月前从镇海调到江东某校的张老师深有体会地说。 宁大一位老师则认为,“人档分离”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市场经济要求人才流动,将最适合的人力资源配置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现行人事档案制度,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与竞争,不利于形成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与合理的人才竞争机制。 现在,由于变更、改组、改制、兼并、破产的企业较多,管理档案的人员变动也频繁,稍有疏忽就会丢失档案。有位老船员,从外地调到宁波,先后转换过几个单位,要退休了才发现档案找不到了,档案丢失令他无法顺利领取养老金。 郭旭东提醒,档案作为记录个人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内容的文件材料,目前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弃档还得多加一点思索。(来源::中国宁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