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名师论家庭教育热得难收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16:09 新华网

  新华网浙江频道10月18日电 时针已经指向中午12:10,离讲座结束的时间已过近1个小时,离管文荣教授走下讲台也已过30多分钟,但从讲台到大门口这段距离管教授还没走完,因为她被家长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着问问题。昨天上午,原本两个小时的报告会,因为家长的一再要求足足延时1个多小时。下午,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虽然主讲者何丽婴教授已经60多岁,但因为家长们渴求的目光、急切的心情,她依然坚持讲了近三个小时。

  昨天,“2004名师名校长论坛”重头戏之一———“名师论家庭教育讲座”在杭报新闻大楼举行,来自北京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管文荣教授和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何丽婴教授,分别主讲了“注意习惯培养,帮孩子学会学习”和“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两场主题报告。全场250个座位座无虚席,很多临时决定前来听课的家长只能拿着备用椅坐在会场过道上。

  生活细节看出学业问题

  每日商报讯准时起床、自己穿衣、礼貌用语……这些看来只是孩子普通的生活习惯,和他的学习好坏会有关系吗?有关这个问题,也许很多家长会不以为然,但专家告诉你,不要小看了看似琐碎的生活小习惯。

  昨天上午,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管文荣老师,一场“注意习惯培养,帮孩子学会学习”的主题报告深深吸引了全场250多位家长。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之间的潜在联系和密切关系让在场很多家长恍然大悟。

  两个案例:你的孩子也这样吗

  7分钟写下第一个字

  管老师曾针对50个学习较差的孩子做了一个测试,让他们一起做3道练习题。按照正常速度,孩子应该在11分钟内全都能完成,但事实上,这50个孩子所花时间的均值是47分钟,花时最长的孩子用了1个多小时。其中有一个孩子在试题发下后,足足7分钟后才开始写第一个字。

  “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拖沓,而学习拖沓的孩子平时生活也一定不会井然有序。”北京一次调查显示,家长叫起床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占40%,中小学平均数17%,家长不要以为孩子一时起不了床没什么大问题,起床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表现,他不愿起床说明他有厌烦情绪、时间观念不强,而这种情绪迁移到学习上肯定学不好。

  先穿外衣再穿内衣

  一个孩子自己穿衣服,如果他先穿外衣再穿内衣,做家长的你怎么想?是否只看到了孩子的可爱,一笑而过。其实这也是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一个三年级的孩子,管老师分析,这样的孩子不懂得梳理自己的生活。相类似的实验还有可以问孩子最喜欢的事物是什么?然后让他去找到那件事物。如果他对自己最心爱的事物也找不到,这样的孩子就很缺乏梳理生活的能力。同样,迁移到学习上,他对接受的知识也不懂得梳理,在脑中一团糨糊,试问,这样的学生考试时如何信手拈来?

  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做任何事都“心中有数”,这样就不怕不会成功。

  教你两招:学会帮助孩子学会学习给自己一个情感发泄本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用,看看你考了几分?你这辈子还有什么出息?”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熟悉?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或是在家长会上受气后往往会严厉批评孩子。但这样的批评不仅起不到警示的效果,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建议家长给自己准备一个情感发泄本”管老师说,一旦家长你觉得自己的情绪没法发泄,你可以把一吐为快的话写在发泄本上,但千万不要对孩子说。时过境迁,当你火消了再回头看看本上的话你会感谢自己,因为那里没有一句话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嘴软心硬,多听多沟通

  嘴软,放低自己,多和孩子商量,多听他的意见;心硬,让孩子在磨砺中成长。这是管老师总结出来的帮助孩子学习的方法,话很通俗却很管用。

  比如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成绩考砸了,家长会不敢通知你参加。但你还是从老师那里得知了消息……“不要以为你不说我就不知道,不要以为你逃得了这一关,告诉你我今天去开家长会了。”这句话是不是听着又很熟悉?

  其实你不必动怒,你可以这样说:“今天我去开家长会了,看到你的成绩,去掉外语成绩你可以上蹿到XX名呢,主要是外语拉了后退。我们商量商量这个外语你看怎么办?”

  放低家长的姿态,多和孩子沟通,你还可以给老师打个电话“如果孩子明天表现积极了一点,麻烦你适时给他一点表扬。”

  这就是嘴软,虽然只是几句话,一个小小的手段,但可以有效激发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还有心硬,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拒绝的心要坚决,不要怕心痛。他不吃饭,无理取闹,就饿着他,他做一些自虐行为就随他去,孩子只是以此要挟而已,等他觉得没戏他下次就不会使这招。

  孩子是矿家长是采矿人

  “爱”与“管”之间有时仅仅只有一步之差,平等与权威之间相隔也并不远。中国社会心理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教育学院何丽婴教授昨天告诉家长,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矿,孩子能不能被发现,关键在于“采矿人”家长懂不懂得识别。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如果孩子午睡睡过了头,作为父母的你是给孩子开张虚假的请假条呢?还是让孩子直面被老师批评的尴尬,然后学会下次自己看准时间呢?这样的选择看起来很简单,然而真正会让孩子挨批的家长很少。但小时候的何教授却有过这么一次站在走廊外听着同学们嬉笑的经历,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迟到过,她学会了守时。

  爱孩子就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而管束就是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些想法在何老师的眼里都是片面的。理智的爱需要适时适当的管束,让孩子懂得这么做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好处,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习惯,成为孩子的“第二天性”。家长要面对的是如何在“爱”与“管”之间寻找平衡,千万不要让孩子的任性筑就了一生的痛苦。

  怎么给孩子真正的平等?

  “大人坐大椅子,孩子坐小椅子,这就是一种平等。”说起平等与权威,何教授认为现在父母的权威几乎“荡然无存”。她认为让孩子享受应该享受的条件才是平等,让孩子承担不能承担的东西就是不平等。

  不过,“尊重孩子选择的前提是教会孩子选择”。何教授说,好比孩子要吃洋快餐,父母一味纵容并不是给予孩子平等的权利,同样,不由分说的否定也不是权威的表现,而是应该对孩子说明吃洋快餐的利弊,再让孩子选择。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矿石

  一位母亲在看过《哈佛女孩刘亦婷》后,对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是刘亦婷……”,结果到了后来,女儿一听到“刘亦婷”三个字就哭,母亲忙向何教授请教。何教授对母亲说了一句,“你女儿不是刘亦婷,你也不是刘亦婷母亲。”

  许多父母都看过家庭教育类的书,甚至很多人照搬书中成功的例子来教育孩子。但何教授认为教育孩子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宝典”。她说,每个孩子都好比是一块矿石,可能是金矿,也可能是银矿、铜矿、铁矿……铁矿不能取代金矿,金矿也同样不能取代铁矿。所以要想让孩子的潜能与价值真正发掘出来,家长与教师就得当好采矿人,发现自己孩子的擅长什么不会什么,然后再去因材施教地教育孩子。

  当然,别人成功的经验不是不能借鉴,但重要的是从中提炼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何教授强调。(来源:每日商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