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安徽经济发展现实方位再审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02:10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在建设现代化的漫长征途中,面对不断变迁演进的客观形势,保持清醒的方位感毫无疑义是极其必要的。当我们即将完成“十五”任务而准备迈向“十一五”时期,当我们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奋力挺进之际,对安徽经济发展的现实方位进行再审视,应该说是有意义的。这里所谓的“方位”,是从时间和空间两条轴线来考察的。

  时间轴线:安徽经济处于上升周期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安徽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发展阶段的定义也适用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徽经济发展的实际。但是,国内外经验表明,工业化中期阶段是一个相当长时间的过程,其间可能发生若干次经济周期,因此仅以“工业化中期”定义并不能说明某一时段经济运行究竟是处于上升或是下降的实际态势。这样,我们在认识安徽经济发展的现实方位时,显然有必要在“工业化中期”的长期而宽泛的概念下,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动作出更进一步的细分,从而审视安徽经济在当前经济周期中的运行走向。

  大家知道,最近的两年间,安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派崭新气象。无论是投资的增长、人均GDP的增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还是今年以来农村经济升温、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都是多年来所未见的,达到了新的历史高位。事实表明,安徽经济已与全国同步进入了一个新一轮增长周期,正处于上升阶段。如前所述,作为一个省区的发展,安徽经济的走势当然与全国经济宏观大盘息息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实践经验都已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对经济增长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审视安徽经济发展的时间方位,我们应当认识和把握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及其上升阶段的客观规律。

  始于2002年以来的全国新一轮经济周期,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因素。概括说来,其一是居民消费升级的拉动。居民消费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过渡,出现了住房、家庭轿车、电子通讯类等万元级、十万元级的最终市场需求,这些产业的关联系数高,产业链条长,其快速增长进一步拉动了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工业,拉动了新一轮重化工业主导产业的出现。这是国内需求从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嬗变而牵引出的经济上升,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老百姓掏钱买出来的。其二是民间投资加速启动。这一轮经济增长不是像前几年那样主要依靠国债资金拉动增长的,有关统计显示,整个国家预算内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里不到4%,民间投资比重则上升到近40%,由此不难看到企业自主增长的机制已经形成。其三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特别是国家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突出了城市化取向,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近年来全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每年有上千万农民变市民,极大地拉动了城市需求。其四是经济周期性扩张因素迭加,包括金融短期存货投资增加,中期固定资产投资回收等,它们的中长期效应就是产业结构升级,使经济发展上升至一个新的平台。其五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效应,而且这一政策仍在延续,其效应也将继续放大式地显现。因此,这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将会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按照经济周期的规律还要往上攀升。虽然国家为使经济长期稳定在快速平稳发展的平台上、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针对新一轮增长周期中某些行业出现过热现象而实施了宏观调控。但从周期律来看,未来若干年内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适度快速增长的基本格局不会发生变化。

  那么,这一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对于安徽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省经济发展正拥有绝好的机缘,昭示着我们必须抓住安徽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中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在这次新一轮增长周期中已经显现出来的那些薄弱环节,恰恰是安徽有优势、有资本的行业,这无疑将十分有利于安徽发挥增长潜质与释放发展能量。因此,我省可以因势利导规划产业的发展,突出粮食、煤炭、电力、建材、钢铁、汽车、家电等优势产业的发展,使现有生产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并发展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可以支持新一轮增长,从而使经济增长尽可能长久地保持在上升期这个平台上。由此我们可以说,安徽经济发展的时间方位是工业化中期阶段中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时段。

  空间轴线:区位“东向”势所必然

  从空间轴线考察安徽经济的现实方位,即是指人们耳熟能详的“空间区位”。区位条件如何,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以致于被许多专家指认为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竞争条件。审视安徽经济发展的现实方位,就不能不辨析安徽发展区位已经发生并仍在继续的演进。

  建国以来,安徽经济的区位经历了几多变更。大体说来,在全国地理定位上安徽从来就属于华东地区;上个世纪的80年代国家建立上海经济区时,安徽也位居其中;只是在国家实施沿海大开放战略之后,原属华东地区的沪、苏、浙、鲁、闽被视作东部沿海地区,而安徽和江西则被划入中部地区,与此同时中部省区与东部沿海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在拉大。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安徽毗邻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猛,以突破传统行政区划限制、建立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新型区域经济模式茁壮发育,城市群、都市圈、产业带等迅速成长,向周边辐射的能量和范围越来越大。事实上,近年来安徽已经有相当范围的市县融入了长三角区域经济,这表明安徽已经从长三角之外的“边缘”成为长三角扩张的“前沿”。在今后若干年间,随着安徽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长三角经济辐射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安徽经济的区位条件将进一步发生积极演变,这便是更深入地融入东部长三角区域经济,成为“泛长三角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人们对于安徽区位曾有所谓的“不东不西”的困惑,那么现在我们可以明确安徽经济发展“东向”区位的必然趋势。

  空间区位的积极演进,使安徽在沿海发达地区辐射效应不断放大、产业梯度转移深入推进的格局中取得了崛起的优势。安徽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新一轮拓展的前沿地带和关键部位,其劳动力素质、资源禀赋、发展水平也正好符合该区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形成互补、梯度、高效型的区域分工体系。因此,安徽实施大开放战略的主攻方向应该是“东向长三角”进而海外,安徽将来的产业布局、优势产业的发展亦必须和长三角对接,人流、物流、商流和价值流也必须和长三角对接。从近期看,低、中技术制造业是沿海首先需要转移的产业,是安徽当前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重点;另一方面,安徽现有企业也需积极运用产业链重组、战略联盟等方式融入区域分工,要积极向东走,把自己的产品卖到沿海市场去,把资源卖到沿海市场去,在“共赢“基础上做大做强。应当提醒的是,承接转移产业不能饥不择食,要有必要的技术壁垒、污染壁垒,以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我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空间区位的积极演进,也有利于安徽城市化的发展。今后若干年内将是安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主导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将进一步形成并不断深化。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中,需要调整安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群道路,以大带小、以中带小。发展小城镇应该与大中城市结合,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道路。随着我省与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有城市宜组团式地向东发展,如沿江的芜、马、铜面向南京都市圈发展,合、巢面向长三角发展,宣城、黄山面向杭州湾发展等等。在区域各城市联动发展的基础上,壮大我省中心城市的体量与实力,进而形成一二个大城市群。

  概括而言,安徽经济发展的现实方位就是“新一轮增长上升期”与“东向融入长三角”的两轴交汇,而我们的任务正在于抓住上升机缘奋力加快发展,利用东向区位更加扩大开放。宋宏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