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邓世昌:岭南英烈铸就民族海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08:43 南方日报

  时空透视

  “一死但求民族醒”

  现当代以来,繁荣的商贸与发达的经济让广州赢得“财富之城”、“商贸之都”的美誉。广州人的重商、务实、开放、敢为天下先等性格特点备受国人关注与推崇。但他们也因此常受到外人诸如重利轻义、缺乏英雄气概和远大追求的诟病。实际上,如果将目光投向近现代,认识到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广州、广东籍民族英雄、革命英烈,就能更清楚地认识广州人、广东人精神的另一面——舍身报国的爱国主义及大无畏的英雄主义,领略广州作为“英雄之城”的真正涵义。

  1894年,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独冠全军”。后遭日舰围攻,“致远”多处受伤,舰身倾斜。邓世昌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旗舰“吉野”号,不幸为鱼雷击沉。邓世昌坠海后,拒绝随从相救,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邓世昌阵亡黄海,“忠勇性成,一时称叹”。光绪皇帝撰挽联云:“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在反侵略战争中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疑与他出生成长的土地和环境息息相关。邓世昌1849年出生广东番禺县,即现在的广州海珠区。广州是鸦片战争的发生地,当年英国侵略者的铁蹄蹂躏,广州军民前赴后继英勇抵抗的事迹和精神,使邓世昌少时即有发愤为国的思想。邓氏宗词里有一副对联:“龙跃云津凤鸣朝日,桂生高岭莲出绿波。”据说便是邓世昌青年时代的手笔。由此可见,是广州这片充满英雄主义气概的土壤,培育出邓世昌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英雄情怀。

  广东自近代以来就是“西学东渐”的首站和最早“放眼看世界”的地方,社会观念率先开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精神也最早得以接受与普及。青年邓世昌投身军事学习和训练,成长为优秀的海军军官,与家乡开放的社会土壤与氛围也是密不可分的。1867年,总理船政大臣沈葆祯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培养中国自己的造船和海军人才。当时招收了10名广东籍学生,邓世昌为其中之一。船政学堂强调学生独立掌握造船和航海技术,“必尽悉洋人制造、驾驶之法”,“能管驾铁甲兵船,调度布阵而不藉外人”,4年的学习当中,邓世昌各门课程考核皆列优等。他没有出洋留过学,但“西学湛深”,他从不放过一切学习西方先进作战技术的机会,曾多次利用工作余暇,考察、研究西方海军的发展情况,“益详练海战术”。

  与甲午海战中出现的某些志大才疏、夸夸其谈的将领完全不同的是,邓世昌的身上明显体现出了广东人的务实精神。据记载,邓世昌青年时“性沉毅,留意经世之学”。成为海军军官后,他更不尚空谈、不好高骛远,注重钻研学习,努力提升业务技术。时人称其“精于训练”,“使船如使马,鸣炮如鸣镝,无不调令机宜”。连李鸿章也极力称赞他“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邓世昌对待工作极端认真,以“执事惟谨”而备受称道。在黄海之战中,他指挥的“致远”舰不仅冲锋在前,表现出有我无敌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而且处处以全局为重,指挥得当,“阵云缭乱中,气象猛鹜,独冠全军”,最后以自我的牺牲让旗舰转危为安,为北洋舰队击退日舰奠定了基础。

  邓世昌的开放、务实性格以及高度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是与广州人和广东人精神一脉相承的,这不仅是广州和广东人精神精华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代表。有研究者表示,“一国之精神,必源于国民之精神,而能引导国民之精神者,必一国之英雄。邓世昌者,引导国民精神之英雄也,引导一国精神之英雄也。他日中华民族能傲立于世界之林,回溯历史,必有斯人之伟大地位。”可是,邓世昌的精神和贡献,至今仍未得到社会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纵使是在他的家乡亦如此,这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近年来,广州及海珠区不断加大相关遗迹的保护、建设与开发力度,邓世昌纪念馆已成为海珠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建设阵地和文化旅游景观。而计划投入近两亿元的邓世昌广场等一大批新的标志性文化工程也正在筹划当中。海珠区也不断通过多种渠道,整理、挖掘和弘扬邓世昌英雄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但愿在不远的将来,英雄拳拳报国心、铮铮风骨与浩然正气,能真正为后人所继承和弘扬。

  记者目击

  忠骨葬黄海 桑梓传英名

  英雄纪念馆成热门景点

  1994年,为纪念中日甲午战争及民族英雄邓世昌壮烈殉国100周年,广州市斥巨资修复了位于海珠区宝岗大道龙珠直街龙涎里2号的邓氏宗祠,并依托该宗祠建成了邓世昌纪念馆。

  邓氏宗祠所在地是邓世昌的出生地。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后,清朝廷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并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氏家人用此抚恤银在原籍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并建起邓氏宗祠。百余年来,由于邓氏后人及政府都对宗祠给予精心保护,即使在抗战期间,入侵广州的日军士兵慑于邓世昌的威望和英气,都未敢破坏,宗祠整体建筑得以较为完好保存。

  记者看到,现为纪念馆的邓氏宗祠,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庭院内古木森森,建筑雕梁画栋,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特色。祠堂正门建6级台阶,这是清朝一品官员的规格。整个宗祠建筑以长条花岗岩石为基础,以进口木料为柱和梁架。正门匾额上书“邓氏宗祠”,两侧挂有“云台功首”、“甲午留名”楹联。据介绍,邓氏宗祠于1989年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邓世昌纪念馆落成后,随即被列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祠堂东花园中,记者见到了邓世昌当年赴威海前亲手种植的苹婆树,分为两支,胸径各约20厘米粗,虽不高大,却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据馆长孙穗芝介绍,该树曾在1991年被台风刮断,眼看回生无望,而残剩的树头却很快抽出了新芽,长成今天的模样。颇为奇异的是,在这株苹婆树残剩的树干上,长出一只冠径30多厘米的大灵芝。

  记者看到,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分别开辟为7个展厅,用于该馆常设展览《邓世昌与甲午海战》的陈列。展览通过文字史料、历史照片、图片、文物复制品等,系统介绍和展示邓世昌生平史迹及甲午战争过程。纪念馆正厅正中,伫立着高近2米的邓世昌铜雕塑像,威武雄壮,大义凛然。孙穗芝介绍,每年到邓世昌纪念馆参观、学习和瞻仰的中外来客络绎不绝,纪念馆落成开放以来,至今累积接待国内外观众数十万人。近年来,该馆被列为“广州一日游”的景点,备受中外游客欢迎。

  博物馆纪念馆正式分家

  1999年7月,广州市文化局将邓世昌纪念馆下放海珠区管理。同年9月,海珠区依托纪念馆建成区博物馆,实行双馆合一陈列与开放方式。博物馆依托纪念馆原有建筑和展览内容,积极地承担了抢救、挖掘、收集、保护、整理海珠区历史文物遗产的任务,先后征集各类文物1000余件,其中包括李文田、居廉、容庚、关山月等名家字画、画具,汉代木俑、汉鎏金刻纹盘、文澜砚、清乾隆龙耳盘瓶及明清家具、石墩、石狮、石碑等石刻和建筑构件,增设了“海珠宝鼎”、“九龙图”、“世昌井”等陈列和景物。

  今年9月,海珠区博物馆将与邓氏宗祠紧邻的一处5层建筑进行重新整饬装修后,作为博物馆新址投入使用,博物馆和邓世昌纪念馆正式“分家”。记者看到,经过独特设计和装修的海珠区博物馆新址,建筑与纪念馆浑然一体,风格相映成趣。而在功能上则相对独立,博物馆目前着重展示海珠区各项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及特色艺术精品,而邓世昌纪念馆则专门用于英雄事迹及甲午战争历史的展示与纪念,主题和功能更为突出和完整。

  规划2亿元建邓世昌广场

  据海珠区副区长周树坚介绍,海珠区委、区政府初步规划投入1.9亿余元,依托现有的邓世昌纪念馆及海珠区博物馆,在海珠区宝岗大道8号地块建设一座总面积23450平方米的邓世昌广场。相关规划目前已申报广州市规划部门审批。周树坚介绍,在海珠区制定的建设规划中,广场包括展览与旅游休闲两大功能区域。展览区域主要利用现有的纪念馆和博物馆建筑和设施,并将在广场北面兴建一座纪念馆和艺术馆;复原邓氏宗祠西侧的邓氏故居系列建筑,保留并原貌修复宗祠东侧部分与邓氏故居同时代的古民居,作为广场的旅游景点;在广场内新建园林、碑林、艺术长廊、浮雕、水池等系列旅游休闲景观;在邓氏宗祠正前方(南),开辟大型世昌广场(前广场),广场正中竖立一座大型邓世昌主体塑像,广场正前方建一座广场牌楼。牌楼、邓世昌主体塑像和邓氏宗祠及新建的邓世昌纪念馆,共同构成整个广场的中轴线,新老建筑形成一个既有岭南文化特色,又具多种现代功能,集参观、旅游、休闲、购物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

  周树坚表示,海珠区是全国的文化模范区,但至今仍缺乏一个标志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基地性文化传播平台。规划建设邓世昌广场,正是为了打造海珠区文化标志和公共文化传播基地。

  邓世昌纪念馆有关负责人还反映,在紧邻邓氏宗祠东南墙外,有关部门打算建一处变电所。因该变电所正位于规划建设的邓世昌广场内,不仅会阻碍广场建设工程的正常实施,而且直接对邻近的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邓氏宗祠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该负责人呼吁有关单位从保护文物安全的角度出发,取消该变电所的建设计划。

  “邓世昌”将成海珠区“名片”

  近年海珠区和邓世昌纪念馆不断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弘扬邓世昌爱国主义精神,拓展民族英雄的社会影响范围。目前,海珠区政府已将位于南田路的“仁和直街小学”更名为“邓世昌纪念小学”,作为邓世昌爱国主义精神宣传教育的重点学校。记者在该小学校园内看到,英武庄严的邓世昌铜像矗立于校园的中心区域,在学校一面最显眼的墙壁上,绘有一幅以甲午海战为题材的壁画。该学校还在校园一角专门开辟了“邓公苑”,苑内除了各种花木外,还有一棵从邓氏宗祠邓世昌手植树嫁接而来的苹婆树,作为小学生们的“立志树”。记者在这棵小树上看到了不少小学生挂在上面的“立志卡”,卡上都写着诸如“学习英雄,奉献国家”等各种志言。据介绍,除邓世昌纪念小学外,海珠区的南武中学也开设了“邓世昌纪念班”,邓世昌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开始在海珠区广大青少年中广泛传播。

  周树坚还介绍,海珠区有关主管部门及邓世昌纪念馆加强了与山东威海甲午战争博物馆、各海军部队等相关单位的联系与交流,充实相关史料,推进邓世昌思想内涵研究,并筹划相关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海珠区目前正邀请一批画家,构思创作以邓世昌为题材的连环画,并设想开发甲午海战战舰模型等玩具,为弘扬邓世昌精神寻找更广阔的方式和途径。

  书记观点

  广州市海珠区委副书记詹慧颖——

  依托历史资源建设五彩海珠

  记者:今年是邓世昌为国捐躯及甲午战争110周年,您如何看待邓世昌的英雄壮举及其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

  詹慧颖:邓世昌的英雄事迹和精神具有几方面的现实意义和启示:其一,爱国英雄的悲剧命运警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居安思危,努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强国力,否则落后就要挨打。其二,近现代以来,以邓世昌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抵御外敌入侵血溅神州,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获得最终的胜利,因而缅怀英雄更加坚定对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其三,邓世昌参与的甲午战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广大官兵的英雄主义精神犹如一把火种,不断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感。

  记者:如何看待邓世昌爱国主义精神及相关文物遗迹对海珠区经济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詹慧颖:海珠区自古以来名人辈出,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人文遗迹十分丰富。而民族英雄邓世昌及其相关精神文化遗产更是海珠区代表人物和标志性内容。邓世昌纪念馆已成为海珠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基地。

  去年,海珠区委提出了建设“五彩海珠”即“学习海珠”、“文化海珠”、“科技海珠”、“生态海珠”、“商务海珠”的发展目标。邓世昌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不仅是海珠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教材,也是实现“五彩海珠”目标、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记者:海珠区在保护、挖掘和利用邓世昌相关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詹慧颖:邓世昌纪念馆建成以来,海珠区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完善纪念馆设施设备,改善周边环境,丰富展览内容,并坚持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和每月一次对市民免费开放。海珠区还重新整理了邓世昌及甲午战争的历史与研究资料,编辑出版了《邓世昌与甲午战争》,设计制作流动展览送进校园、社区,目前正组织力量创作描写邓世昌史迹的连环画,多渠道、多载体挖掘邓世昌精神内涵,延伸其影响范围。

  记者:在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建设上有什么规划与设想?

  詹慧颖:近年来,海珠区各项事业都取得迅速发展,但文化建设尤其是硬件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围绕“文化海珠”,我区多次召开由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研讨会,目前正在努力争取市有关部门支持,拟建邓世昌广场。

  海珠区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下众多重要革命文物遗迹。孙中山两次建立革命政权的大元帅府旧址,廖仲恺、何香凝夫妇的故居双清楼及仲恺纪念馆等近现代革命史迹都位于海珠区,并集中于滨江沿线。因此,专家呼吁省市有关部门考虑将计划建设的辛亥革命博物馆选址海珠区,建在仲恺农学院沿江一带,让未来的辛亥革命博物馆与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仲恺纪念馆、仲恺农学院、双清楼等现代革命遗迹和景观连接成线,构成“近现代革命史迹长廊”。这将使广州珠江南岸形成新的文化景观带,使“珠江游”的文化品位得以大大提升。

  邓世昌生平贡献

  1849年生于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即现在广州海珠区龙凤街)一个茶叶商人的家庭。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18岁的邓世昌毅然投笔从戎,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知识。他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于1871年毕业,服役于清朝海军,历任“建威”、“海东云”、“振威”、“镇南”、“扬威”、“致远”等舰管带,先后参与台湾、朝鲜、福建等地战事,并两次受清政府委派前往英国接收清廷定购的战舰。

  1887年北洋水师组建完毕,邓世昌任“致远”舰管带。1894年,日本首先侵入朝鲜,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9月16日,邓世昌指挥“致远”舰随北洋水师增援朝鲜,在次日回国返航途中,在黄海与日本舰队遭遇,双方展开激战。

  邓世昌临危不惧,奋勇杀敌,在弹药将尽之际,为扭转战场局面,毅然驾舰撞向日本主力战舰“吉野”号,不幸中弹沉没。邓世昌义不独生,自沉于黄海,壮烈殉国。为表彰邓世昌报国壮举,清政府按照提督规格给于抚恤,追赠太子少保,赐祭葬,并袭骑都尉职,谥壮节,入祀京师昭忠祠。山东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号,以示中国海军风骨。

  总策划:杨兴锋 李钟声

  撰文:本报记者 方正 通讯员 温广平

  摄影:本报记者 刘力勤

  图:

  位于纪念馆内的邓世昌坐像。

  邓世昌纪念馆每年吸引海内外大量游客。

  邓世昌纪念小学校园中矗立着邓世昌铜像。

  邓世昌纪念馆成为广州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邓世昌广场规划图。

  詹慧颖接受采访。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