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打开周王朝每天下挖5厘米 22座墓何以独挖18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09:24 新华网

  周公庙墓葬开挖了。陕西岐山县城北7.5公里的凤凰山,周公庙遗址背后这片山坡上,今年5月惊现大型墓葬群。素有“商周考古第一人”之称的北大教授邹衡,认真考察3天之后称:“从学术价值上说,这是新中国堪称第一的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泱泱五千年文明,真正成型始于周。然而,除了夏,周又是迄今文字史物最少、最为神秘莫测的一个王朝。而今,周公庙址,连现22座墓葬、大批带有刻辞的甲骨、1500米长的西周城墙壁,规格之高、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统统前所未有。

  凤鸣岐山的所在,会是开启神秘周王朝的钥匙吗?

  前天中午11时许,周公庙墓葬开挖典礼举行,国家文物局批准抢救性发掘,正式开始了……

  每天下挖5厘米

  30多个小时过去,发掘进展怎样?

  电话接通岐山现场,找到考古队长王占奎,已是昨晚10点了。

  手机那头,王队长一听是记者就笑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午手机就被打没电啦。”

  他告诉记者,昨天几乎没停过。凤凰山上,草皮早已清除,一大片的黄土坡上,白灰线勾勒出了正在发掘的18号大墓。

  “你可能不知道,周朝的坟墓就是一个朝天的大坑,挖掘是从上往下的。现在全都在清理,把墓道里面当年古人用来封堵的填土,一点点刨开。”王队长回忆说,早在一个多月前,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全部20多名考古队员,就已开始对18号大墓做表土清理工作了。

  勘探下来,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地下的墓室是方形,深度超过9米,又分别向东西南北延伸出了4条墓道,南面的最宽,有4.5米,是主墓道,另外3条墓道不约而同,都不到1米,长度是南北各17.6米,东长12.4米,最短的西墓道长7.5米。

  现在有什么器物出土吗?王队长说,暂时还没发现,但肯定有戏,“预计要到明年春节,才能揭开大墓的面纱。”

  何以要这么久?王队长解释说,虽然四条墓道同时开挖,但因要留意层层剥落的土里,是否会有珍绝遗存,所以一天下挖仅五六厘米的薄薄一层。

  发掘光凭洛阳铲?先进多了,此次周公庙考古,第一次综合应用了众多的现代高科技手段。“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能用的最先进手段都用了。”

  此前曾有消息说,周公庙盗墓猖獗,如今这座18号大墓,会不会也早已是空穴?“一天开挖下来,没发现有盗过的迹象。”王队长对眼下的安全保卫工作极为重视:目前,保卫人员实行24小时连轴看守,等发掘到接近墓穴中央的椁室时,还将专门请解放军战士或武警在现场看守,以确保万无一失。

  旷古莽原一声吼

  周公庙墓葬群共有22座,何以独挖18号?

  一位知情者向本报独家披露,原本,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两座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后,考古队出于社会效益的考虑,是想选取两座最大并保存良好的墓来发掘的,可22座墓葬遭盗严重,完好无损的不到6座,从中选取最大的18号墓和35号墓之后,一清理才发现,35号墓的墓口,赫然被炸开一个大洞,足以容一个人弯腰钻入,显然是被盗过了。

  “这正是多家媒体在报道时,出现版本不一的原因所在。实际上,现在开挖的就是18号一座。”

  18号大墓,主人会是谁?凭什么说至少是“王”级?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雷兴山,与陕西省考古所的助理研究员种建荣一起,在今年5月发现了周公庙墓葬群,当时两人就断定,墓主当为王者!

  “今年5月7日下午,我们考察时意外发现一道夯土墙,搞过周代城墙考古的雷老师很敏感,根据城墙夯窝较小、夯层不厚的特点,判断年代属西周。勘探下去发现,这道墙竟然长达1500米,保存相对完整,这极可能是个从来没有发现过的高等级西周大墓!”种建荣电话里对记者说,当时雷兴山一高兴,站在墙头上就吼———旷古莽原那一声吼啊,终身难忘!

  当夜,考古队举杯畅饮。5月6日刚刚出访欧洲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占奎一听消息,当即决定回国。为何?西周历朝十数代,此前无一座王陵现世,这也是中国历朝历代唯一没有高等级陵墓问世的朝代。

  果然,随着勘探的深入,一处目前已知最高规格的西周大型墓葬群浮出地面:22座墓葬中,有4条墓道的就多达10座,另有陪葬坑14座,规格之高是空前。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雷兴山对记者说:“河南发掘过商王的墓葬是4条墓道,过去所发现的西周诸侯墓道最多仅2条,所以,这个墓群应当是王级。”

  那会是谁的呢?分析已挖出的陶瓷片年代,可以判断是西周初年的天子时期。周公庙后的这个墓葬群,可能是周天子之墓,也可能是当时地位特殊的周公之墓。

  哪个周公?就是“周公解梦”的周公,“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周公。周文王请来了姜太公,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周公名旦,就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亲弟弟。他辅助武王灭了商,又在武王传位幼子后,摄政7年,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堪称盛世的“成康之治”。

  会是周公吗?众所周知,现在开挖的所在,正是唐高祖李渊下令修建的周公庙遗址。

  留一个背影在千年

  发现了周公又怎样?

  那是周王朝的开启。

  周,整个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真正成型之始。新中国第一个考古研究生、现年78岁的考古泰斗邹衡曾说,周在早年的“小统一”,为后来秦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电话打到邹老家,一直无法接通。几经打听,原来是生病住院了。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对记者说:“最后的征服总是从文化上统一。相比夏商,周朝更为进步文明,摆脱夏商的武力崇尚,开始宣扬文教,使全国形成一个共同的文明体。中华文明的向心力,从周开始形成了。”

  知道吗?“周公作礼”———营建洛邑、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是在周朝奠定的。“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夏商的王者权威还借助于“神”,周公作礼,第一个以约法的形式一统天下,在文化上的统一的意义,影响极其深远。

  所以,当年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又在晚年慨然长叹———“吾不复梦见周公”。在他的心目中,周公是最为崇拜的先贤,周初的“仁政”是最为向往的理想社会,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他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整个儒家学说。

  所以,中华文明的最早成型,是在周朝。

  然而,周朝之于今天的我们,大片大片是空白。

  文字是早就有了,殷周便有甲骨文。但迄今出土的全部周朝文字,全刻在西周青铜器上,包括当年故宫国宝南迁时的那件重器“毛公鼎”,包括前不久陕西眉县轰动一时的27件青铜器,拢共不过数千言。而周以前的商,殷墟甲骨十多万片;即便是焚书坑儒的秦,里耶也出土了竹简数万枚。

  除了文字流传,当时代的古书,也是历史的信物。既然“周公作礼”,记录王朝大事的典籍肯定不会没有。只是,现存几无一本周书,哪去了?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介绍:“中国的图书档案文献馆,至少在夏代就已经出现了。令人遗憾的是,周朝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图书档案文献典籍,在2500年前神秘地失踪了。”

  什么原因失踪了?仅有的记载见《左传》,说是在一次王室内乱中,被失势者带走了,从此便无影无踪。也有人猜测是被孔子烧毁了,除了少数极为重要的图书史料,被埋藏在孔子的旧宅,比如从墙壁中发现的古本《竹书纪年》。

  是耶?非耶?不管怎样,周王朝,就这样留一个背影在千年。

  退休始于周朝,家具始于周朝,人们从数万年以来住在地下的“穴居”逐渐移至地面,也始于周朝……一切,都只是后世的推测;一切,要等待史料的实证。

  周公庙墓葬发掘,会是这样一把钥匙吗?

  洛阳铲带出编织袋

  与大型基建无关的此次周公庙墓葬群发掘,是“近年来罕见的主动发掘”?

  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真正的主动考古发掘仅一次———1956年的十三陵定陵发掘。即便是这仅有的一次,虽然挖出了3000余件绝世稀珍,一顶金质皇冠令中外叫绝,但是由于科技水平有限,造成多少痛心的遗憾:惊艳织锦黯然失色,皇帝棺椁也焚毁无存……

  就此,周总理指示:地下埋着比我们地上保存还好,给子孙留点活干。这后来演变成了我国的文物工作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而今,“主动发掘”?

  记者连线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此次西周大墓的发掘,实属抢救性质,主要是盗墓太严重。

  究竟严重到什么地步?北大副教授雷兴山痛心地说,22座墓葬近2/3被盗。一般每座大型墓葬都有两三个盗洞,最多的一座达6个,最新的盗洞时间仅半年,墓地上现仍有10多个盗洞没有回填。更令人惊讶的是,考古队员在一个大型墓葬上方勘探时,洛阳铲带出来的土里,竟然有崭新的塑料编织袋!

  这可是一个“完全可以和殷墟遗址的发现相媲美”的大型墓葬群。

  所以便有了,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的紧急飞赴墓葬现场;

  所以便有了,要成为“新世纪考古典范”的这一次开挖。

  昨天晚上手机里,考古队长王占奎动情期盼:“中国考古史翻开新的一页。”

  举世瞩目,我们同样期盼着。(记者邱曙东 林环 尤莼洁 郭泉真 实习生陈韬)(来源:解放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