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气价飙升 低保户烧柴煮饭 记者调查发现,低保户省吃俭用应对煤气涨价“苦”招迭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10:46 南方都市报

  提示

  原油涨价引来国际市场一片恐慌。在广州有两种人更慌:低保户与电厂老板。

  民以食为天。开门七件事,“柴”字头一宗。低保户是城市中最穷的人,液化石油气一涨价,他们就哆嗦。不敢用燃气热水器,烧柴怕雨天,人穷可日子不能不过,怎么办?

  生意人最怕没钱赚。燃油涨价,发电越多,亏得越厉害。可不发电,政府和老百姓又叫电慌。电是万万停不得的,可发电厂的损失谁来弥补?

  政府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承诺:将给低保户增加补助金额,以更合理稳妥的方式弥补发电厂的损失。

  除了政府,我们还期待着更多人站出来,关注这个城市里的那些穷人,关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如何设置一道“防火墙”抵御来自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与威胁。

  背景

  由于国际油价连创新高、进气价大幅攀升和秋冬液化气市场需求大量回升、前期成品油政策性调价的滞后影响,近日广州、珠海、佛山、等地民用液化石油气价格持续上涨,而且一天一个价,广州市15kg瓶装气价甚至突破86元/瓶大关,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国际油价仍旧维持高涨水平,到年底气价极有可能达到100元的价位水平。

  调查

  据广东省城调队刚刚完成的一份抽样调查报告显示,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对广东城镇低收入户生活的影响较大,其中有84.4%的城镇低收入户居民认为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对他们的生活影响最大,有38.8%认为水电燃料类价格的上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

  本报讯(记者龙金光)液化石油气价居高不下,波及了千家万户。记者昨天在广州市3户低保家庭看到,应对难以逆转的价格战中,他们有的改烧柴做饭,有的把晚上的热水冲凉改为白天用冷水,千方百计开源节流。尽管是无奈之举,却也透露出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

  【芳村区李绣枝家】

  白天冷水冲凉

  “鸭肝便宜,每斤2元,它还是补血的。”李绣枝一边用竹筷夹着一块鸭肝递到记者的碗里,一边介绍说。

  赶到芳村区芬芳大街李绣枝家里采访时,正碰上吃中饭,李绣枝一家盛情邀请记者与他们共进午餐。

  这顿饭很朴素:一碗是鸭肝,另一碗是放了几片菜叶做的汤。李的妈妈则因年老体弱,只能吃些稀粥,需要单独做饭。

  “如果瓶装气年底卖到100元,我们就不冲凉了,干脆烧水抹澡。”话题转到最近煤气涨价时,李绣枝显得很焦虑。

  李的爱人练汉锋告诉记者,自9月底天气渐渐转凉后,他们一家晚上冲凉都需要用热水器。谁知就在这时,煤气的价格渐渐上涨。用了几次热水器后,一家人发现开销增大了不少,不得不决定仅供85岁的老奶奶用热水冲凉,其他人改为在中午气温稍高时用冷水冲凉,这就节省了煤气。

  李绣枝是名残疾人,今年45岁。她的爱人练汉锋,46岁,失业在家,与李绣枝一道做剪纸画,在下九路摆摊出售。一家人每月的生活来源有:政府300元的低保金补助,100元残疾人补助金,立白公司每个月发给她的救济金510元,以上补助扣除养老保险等之外,还剩下368元。平常一些社会上的热心人士会不时给予一点资助,鼓励李秀枝发展剪纸事业。算下来一家人每月经济来源在1000元左右,而生活支出也在1000元左右。

  练汉锋掰着手指算给记者看:女儿今年读初三,在学校吃住,为了省钱不吃早餐但每月仍需约200元;每月买菜的钱要100元、买米的钱要150元左右;房租、水电费、管理费每月要400元左右;还有其他一些日常开支,每月的收支恰恰能够填平补齐。如果煤气开支突然增加几十元,就得想办法节流。

  【越秀区罗阿姨家】

  用柴烧饭最怕下雨天

  走进越秀中路125号的四合院,只见院中间一块空地上支起几块红砖,垒成了一个很简单的灶,上面摆着3个锅,每只锅的外表均被熏得漆黑。灶下几根柴火烧得正旺。

  “煤气贵,我改用木柴烧饭,饭也变得香多了。”正在烧火的罗阿姨说。 “煤气涨到60元一瓶时就准备用木柴烧饭了,扛不住了呀!”罗阿姨说。

  罗阿姨告诉记者,她今年59岁,无子女、无工作、无退休金,每月的生活来源靠政府发的300元救济金。日常买米、交水电费以及零用开支,这300元钱恰好够开销。

  “罗阿姨,这药过期了,你还敢不敢要?”

  “不怕!”罗阿姨应答站在不远处的一名邻居,并跑过去拿回一袋标识已经过期的感冒退热冲剂。

  “年龄大了,常闹病,没钱看医生就吃邻居给我的药。煤气价格突然贵了几十元,超出了开支的范围,是接受不了的。改用烧柴做饭已经快20天了,还节约出一点钱来”。罗阿姨高兴地说。

  柴火冒出来的烟尘会不会导致邻里矛盾?罗阿姨回答说:“谁都支持我这样做。周围5户邻居烧水时都来借我的灶和锅用柴烧水。

  看来,煤气价格涨势猛烈,这四合院内叫苦不迭者不止罗阿姨一人。

  站在旁边的一位张阿姨告诉记者,罗阿姨最怕的是下雨。前不久,罗阿姨正在烧柴做饭,突然下起雨来,不但火被淋熄灭了,饭也没有做熟,最后还是在邻居那将就了一餐。

  【德政路李如菘家】

  儿吃饱后父才动筷

  “每月600元的救济金,马马虎虎够用,煤气涨价使月开支增加了几十元,理财计划全给打乱了。”居住在德政路的李如菘如是说。

  李如菘今年57岁,18岁的儿子在读高三,家庭的经济来源靠政府每月发给的600元救济金,以及亲戚的一些帮助。李如菘说,他每月要开销房租、水电费、生活费等,共计600元。近段时间煤气涨价,导致家里要多开销几十元。

  因为住的是楼房,不能烧柴做饭,李老说他能想出来的省钱的办法是,尽量把买菜的分量减少一些。

  菜的分量减少了,李如菘说,他的吃饭方式也变了。以前是与儿子一起吃饭,现在则是等儿子吃完后,他再吃,以保证儿子餐餐都能吃饱,不影响学习。

  广州低保金将升高

  相关调整方案年底完成,力争明年实施

  本报讯(记者罗斯丁)昨日,广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煤气上涨对城镇低保特困家庭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民政部门已着手研究适时调整广州市城镇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建立自然增长机制。方案预计年底完成,力争明年实施。此外,市民政局将资助农村低保家庭子女参加技能培训,通过就业脱贫。

  据悉,目前广州市有16000多户低保户,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国内其他城市的困难群众相比已走在前列。广州市城镇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调整的具体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中。据透露,市民政局委托中介机构经济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制定实施方案。预计年底可完成方案。实施方案将上呈市政府,力争明年实施。广州市城镇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将综合考虑广州市职工的人平均收入、物价上升指数、可消费性水平、劳动部门“三条”保障等要素。这意味着广州低保金将根据消费水平和工资水平的增长而调整。

  图:

  在天井里用柴烧饭,低保户罗阿姨苦中作乐。 本报记者 卢汉欣 摄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