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杨振宁:重返清华开讲课 落叶归根在清华(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16:52 人民网
杨振宁:重返清华开讲课落叶归根在清华(组图)
2004年4月,杨振宁在做题为“归根的反思”的主题演讲

  杨振宁生平简介:

  1922年 生于安徽合肥

  1929年 就读北京清华园内成志小学

  1938年 入西南联大就读

  1945年 赴美留学

  1957年 因宇称不守恒理论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1年 返回久别的中国大陆

  1996年 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星期一上午九点四十分,82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正走向清华大学第六教室。从9月13号,杨老开始给清华大一学生讲授普通物理课程,今天是他第三次给学生们上课。

  重登讲台勾起了杨振宁66年前的回忆,旅居国外55年为何今日重返清华园?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对杨振宁的专访里,我们也许能找到答案。

  “有更多的学生发生兴趣,有更多的学生吸取知识,这是最主要的”

  白岩松:杨老,我猜想可能您给本科学生上课是您一个很正常的选择,但是当这个选择出现之后,所有的媒体都在关注这件事情,这一点是否很出乎您的意料?

  杨振宁:对的,几个月以前物理系主任朱邦芬教授来找我,他说是现在国内很多有名的教授都不教书了,更不肯教本科生,你可不可以教一次大一物理,也许有示范作用。我说好,我在80年代90年代就曾经(在美国)教过两次大一物理,这回在清华呢有120个学生已经上过两次课了,我对于这个经验觉得会很有意思。所以我预备教完一学期以后,写一篇文章把在美国教大一物理的经验,跟在清华教大一物理的经验来做一个比较,而且我已经告诉清华的学生了,我说你们可不要给清华丢脸。

  这是9月13号,杨振宁教授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在正式上课之前,他说了这样一番话:“那么我希望在这一学期里头,大家不单学到一些物理,还学到一些微积分。ButIalso want you to learn some English。I hope by speaking slowlyyoucould understand most of what I say.”

  白岩松:当您在给这个本科生讲课的时候,大家都希望从您身上得到物理方面的知识,但是您说我不光讲物理,也许你们还可以学一点英语,还可以学一点微积分,这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杨振宁:物理跟数学,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那么如果一个学生能够自由运用微积分的话,他的物理学起来可以说是要容易得多,至于英文呢。

  白岩松:对,您用英文讲的前半段课。

  杨振宁:因为现在术语用的英文很多,我想清华的学生应该在最短的时期之内,能够把他们专科的英语弄好,课后有人跟我说,他赞成我用100%的英文。我想我开始得要一半一半的样子,同时我写了一张短的字典,就是一些术语,把它从英文翻译成中文,每个学生发了一页。

  白岩松:杨老,那一堂课可能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包括对于很多我们知道这件事(的人)来说,都非常的不平常,那么对于您是否当成了一个很平常的课?之前您是否经过什么样的准备?

  杨振宁:事实上所有教书啊,都也是一个表演。

  白岩松:表演是什么意思呢?

  杨振宁:就是您得想一下子,随便讲出来不行。

  白岩松:为什么呢?

  杨振宁:因为你预先得有个设计,说你这回预备讲些什么东西,而且你还要了解到什么话听众容易听进去,什么话听众不容易听进去

  白岩松:杨老,是否对那天的最后这一堂课完了之后给自己打了一个分,这堂课上得怎么样?

  杨振宁:我看了一些网上的话,有好几位都说是,他觉得我讲得太浅了,他说今天杨教授讲这个我们在中学就学过了,不过第二节讲完了以后,我还没看见他们网上讲的什么话,不过我想第二节讲的东西,没有人在中学念过的。

  白岩松:杨教授我身边的人,也有人在说这样一个话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说传统之下中国的很多老师是非常严厉的,他们甚至可能有的时候,可能会在原来的私塾里会用戒尺,他们真是“先生”这两个字,但是比如说在美国的教育体系当中,可能又很宽容,又很自由,大家互相去沟通,那么大家在关心杨教授的教学方式,是更中国?还是更美国?

  杨振宁:更美国式一点,严师的这个教书的态度,是采取一个批评的态度,我想每个人有他的个性,我想我不会是被认为是一个打分数很严的老师,我想最重要的,是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对这个课发生兴趣,而有更多的学生吸取了很多的知识,这是最主要的。

  白岩松:整个您讲完这一课之后,媒体会有这么多的声音,我特意看了一下,昨天不止是在清华的网站,在全国很多公共的网站上,关于这个话题讨论的人数也加入得非常多。我觉得可能有这样的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大家在心里一直认为去年的12月份知道杨教授回到清华,就猜想,或者习惯地认定,杨教授一定带的是博士生和研究生,因为现在我们的很多大师,也的确不给本科生上课,大家觉得大才不必小用,可是另一方面,这两天又有以很多声音说,年轻人就需要从大师那儿学到东西,您怎么看待这两种声音?

  杨振宁:确实是很多人听说,我要到清华来作教授,一定要带很多的研究生,事实上我在这儿几年,只带了一个研究生,不过你讲到这点,我有一个想法,因为在理工方面,在第一线做研究工作的人,是年轻的人,你如果问我,说杨教授你现在在物理的研究,还在不在做第一线的工作,我已经不再做第一线的工作,因为理工方面,第一线的工作,需要很快地接触当时前线所发生的新的事情,到了我这个年纪,不容易跟得上,我想60岁以上的人做理工的就很难在第一线,我想这个比喻是很好的,就是在前线的研究工作,像冲锋陷阵一样,那么是年轻的人最能够冲锋陷阵,而也是他们最能够带学生走到这个最前线上去。

  “太早的专是不利的,有很多的方向可以去发展”

  9月13号,物理大师杨振宁突然地出现在清华大学的讲台上,有人把这个举动比做是一次漂亮的着陆。其实,最幸运的要数这群刚刚步入大学的孩子们。从他们的眼中,杨振宁仿佛又看到了66年前自己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情景。

  白岩松:当时在西南联大做本科生的时候,是否有很多当时的大师直接给你们授课?

  杨振宁:对,那个时候西南联大特别成功的一个道理,是因为从全国三个,可以说是最有名大学来了好的老师,所以这个对于当时的学术空气,还有学的东西,当然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白岩松:而且我在这个翻很多资料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细节,您当时学的是理工科,但是在西南联大那种环境中,由于是开放式的课堂,您会去听朱自清教授的课,会听闻一多先生的课,他对您后来的研究有帮助吗?

  杨振宁:我不敢讲对于我的研究有帮助,不过我想对于我当然有很深的影响,大一的时候国文是所有的学生的必修课,我所以听见了闻先生、朱先生、王力先生的课,是因为他们每位讲的时候,都是他们特别喜爱的方向,所以讲出来的话非常有意思,这些对于我后来人生的趣味,有很大的影响。

  白岩松:所以这正是我想问杨教授的,在一个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自己他会选择自己,现在大家习惯叫分科,分成理科或者文科,或者工科,是不是也存在了很重要一种弊端,怎么样让孩子在宽泛的这种关注之中,他才能够成长?

  杨振宁:对,太早的专是不利的,学理的人也应该对于文多知道一点,学文的人对于理工也应该有一些知识。比如说单讲物理,现在物理的前沿非常之宽,因为被整个一百年,二十世纪所发展出来的,有种种的方向,所以这个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比一百年以前,甚至比五十年以前,我做学生的时候困难了,因为有更多的东西要学,可是反过来,这也是一个有利的地方。

  白岩松:为什么呢?

  杨振宁:就是代表它现在有了很多的门,有很多的方向可以去发展,如果讲得更通俗一点,尤其是现在应用非常之多,你如果走到一个正确的应用道路,你可以制造财富,给你自己制造财富,给你的社会制造财富,换一句话说,你可以做一个很有用的工作。

  “我闻到了60多年以前我所很熟悉的,清华大礼堂的味道。”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宙守恒定律”,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获得该奖项的华人之一。杨振宁1942年在西南联大获得硕士学位之后赴美留学,此后,他一直在美国从事物理研究和教学工作。1971年,阔别了祖国26年后杨振宁第一次踏上了故土,在这之后杨振宁曾多次回国进行学术访问,每次回来他几乎都要到清华园去看看,因为他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白岩松:在抗战前的时候,您在清华园里待了八年的时间,您曾经说过一句话,这里每一棵树我都爬过,我都熟悉,现在还是您熟悉的那些树吗?还有什么东西变了?

  杨振宁:我去研究过,多半我那时候熟悉的树,现在都没有了。因为盖了很多房子,又修了些路。不过,有些地方,当然还是跟从前一样,我昨天晚上还讲了这么一句话,我说,1929年7岁的时候,一次到清华,来在清华住了8年,那个时候清华离城里头很远,所以这附近没有电影院,要看电影,要走很长的时间,坐公共汽车到城里头去,所以那时候清华大礼堂里头每一个礼拜演一次电影,我推大门进来一进来的时候,闻见的味道,就使得我想起来60多年以前我所很熟悉的,清华大礼堂的味道。

  白岩松:仿佛您从来没离开过?

  杨振宁:对。

  “教书的人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有学生真学到了一些东西”

  杨振宁和夫人杜致礼在异国他乡相濡以沫,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2001年,他和夫人之间有一个约定就是在当年回国定居。但是由于夫人的身体不好,回国的日期被一再推迟。遗憾的是,2003年夫人离开了人世,在国外生活了59年的杨振宁只能孤身一人定居清华园。

  白岩松:在选择清华之前,您应该也有多处的选择,但是最后为什么?

  杨振宁:是在多处选择之中,我回清华,这个我想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我是在清华园成长的,就像你刚才讲的,我对于清华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的。

  白岩松:那您去年12月份之后,在自己的清华里的住处,您写了三个字,起名叫“归根居”,是不是您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

  杨振宁:当然,2003年秋天,她(杨振宁的夫人)过去了,所以到年底我就来了,来了的话,这是我一生的一个大事,所以我写了一首诗,我可以念给你听,“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

  白岩松:您那个诗里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当指路松,因为在来之前的时候,我也看到了,那么您怎样当这个指路松?更多的精力是放本科生的身上呢?还是这一学期讲完之后,您还是会把很多精力放在研究生和博士的身上?

  杨振宁:我想两者都是有的,在我这个年纪,我不容易带学生再冲锋陷阵,所以对于研究生也好,对于博士后也好,我能够给他们一些方向上的指引,我觉得是我可以做到,而我一定要做的,我是一辈子教书的,而教书的人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有学生真学到了一些东西,能够使得年轻的人,走到这个领域里头,我想对于教师讲起来,是一个非常可以使得自己满足的一个事情。

  来源:央视国际(东方时空—东方之子)
杨振宁:重返清华开讲课落叶归根在清华(组图)
82岁的杨振宁用英语给同学们上了第一堂基础物理课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