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芜湖东进背后的三个辩证关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02:21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吴焰
芜湖东进背后的三个辩证关系(图)
  “融入长三角,建设新芜湖”的口号,不仅遍布于芜湖的大街小巷,也深植于芜湖人的心底。

  徐志勤摄

  芜湖,长江。

  尽管没有了汛期时的汹涌波涛,但10月的长江,依然不失那份豪迈,一骑绝尘,横越芜湖城区,浩然东流,经南京,下镇(江)扬(州),穿南通,在上海汇入浩瀚东海。

  向东,向东———这是长江亘古未变的追求。

  向东,向东———这是芜湖今日高奏的号角。

  芜湖自古就有“吴头楚尾”之说,与东首的吴越之地来往密切;上世纪90年代初,芜湖也在安徽全省“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战略中,将视线投向了东面。但是,这些东进的步伐,依然难与现下芜湖的整个热情相抗衡。如今芜湖东望的眼神中所流露出的热切与决心,是历史上任何时期绝难比拟的。

  这一次的“东进”,芜湖把它具体诠释为:“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街头,放眼所及,是“融入长三角,建设新芜湖”的醒目宣传牌;报纸,是“向东,向着长三角”一浪高过一浪的齐声呐喊;网上,芜湖发展论坛的“市民心声”,“怎样融入长三角”是其中人气极旺的论坛之一;而与芜湖各部门干部接触,“融入长三角”,几乎是言必提及的一个词。

  去年底,芜湖市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了芜湖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更快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加快芜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之后,芜湖就此展开了一场全市性大讨论,并在新修订的芜湖新一轮发展规划中,强化了芜湖与长三角地区的对接,再次展示了芜湖的决心与力度。

  身为安徽中部重镇,芜湖为什么如此急迫地要融入到长三角经济圈中?

  奇瑞轿车与美的空调基地———“东”“西”之辩下的新机遇

  在引来“美的”落户与制造“奇瑞”奇迹的过程中,芜湖既得益于“区域”的力量,又赋予自身区位以新的含义

  “奇瑞”的新款车模都成紧俏品了。身材微胖的芜湖市政府接待办副主任老王,正四处打电话找“奇瑞”车模,想给来芜客人当纪念品。

  在芜湖人眼中,奇瑞汽车无疑是他们———不,是中国的骄傲。作为首个在海外开设合资企业的国产汽车品牌,以“单价成本国内最低”为自我宣传口号的奇瑞轿车,近年表现相当抢眼,特别是,作为拥有自主开发品牌的企业,奇瑞轿车今年出口目标是2.6万辆,占国内轿车出口90%以上的份额。

  芜湖人引以自豪的当然不只“奇瑞”。以“奇瑞”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美的”、“日立”空调为代表的电子电器产业,以“海螺”型材为重点的新型建材业,正构成了芜湖工业经济中的“三鼎”。

  有意思的是,这三个支柱产业的形成,恰恰是芜湖地理区位带来的结果。

  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中,安徽地处中部,承东启西;经济版图中,安徽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在大开发政策启动下获得巨大动力的西部地带。东张西望,瞻南顾北,安徽人曾产生一种深深的失落感,甚至发出“不东不西,难成东西”的自嘲。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至少现在的芜湖人,又冒出一种新的说法:“从东看安徽,安徽是西,有资源优势;从西看安徽,安徽是东,有地利优势。”所以呢,“东看西看,安徽都是个好‘东西’”。芜湖市委政策研究室的阮剑,转述起这句新话,很有些自豪。

  这自是因为芜湖于其中已尝到甘甜。

  “海螺”型材可说是立足于本地资源发展起来的“本土名牌”,但“美的”在芜湖的布局,说穿了,有着自己的“野心”———打入长三角。因此,把空调生产线直接“搬”到长三角的门户芜湖,打造“美的”在本土顺德以外的最大空调生产基地,成为其“北伐”路线图中的一个理想选址。

  “奇瑞”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更是东部产业转移、汽车重新洗牌的一次信号。

  近几年,东部沿海地区商务成本渐渐增高,一批大型企业开始把自己的部分产品和生产线转移到周边的成本盆地中去,仅在汽车行业,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就先后把“赛欧”生产线、“普桑”生产线等迁至烟台、仪征等基地中去。

  来自企业的冲动背后,是经过成本核算后追求最大回报值的必然选择。曾有专业人士作出这样的比较:生产日立空调,在日本本土人均支付年薪4万美元,在上海是6000美元,而在芜湖,只需1200美元。工业用地价格,芜湖是每亩6万元人民币左右,长三角大城市则是芜湖的数倍。

  短短几年,芜湖已引进11家世界500强企业,30家国内上市公司。产业支柱越滚越壮,产业链也越接越长。

  对芜湖而言,“美的”与“奇瑞”不只是“借鸡生蛋”的经典案例,也不只是后来煅造了芜湖支柱产业的有功之臣,“某种程度上说,在引来‘美的’落户与制造‘奇瑞’奇迹的过程中,芜湖既得益于‘区域’的力量,又通过自己的把握与创造,赋予自身区位以新的含义。”芜湖市经贸委副主任张克和直言。

  地理区位,成本较低,人缘相亲,产业链接———这些条件使芜湖人更充满了自信。

  当然,可以成为长三角“门户”的,不单一个芜湖;长三角产业要转移,其庞大的腹地范围,也皆是可选佳地。在选与不选之间,其间差距,更多体现在一座城市决策层的眼光、主动性,以及为此创造的条件。过去几年如此,今后几年,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集体意志时,又一轮竞争其实已经展开。

  “这是一个竞合的时代。”芜湖市的领导非常强调这一点。

  鸡头?凤尾?———“快”“慢”之辩下的新战略

  发展速度的快与慢,经济水平的高与低,不同参考体系下,有不同的解读。在芜湖攀比“全国先进”长三角发达地区的背后,掩藏在这座城市内心的宏图大志,变得触手可及

  市委副书记办公室,刘晔华又一次细细阅读起手中的一叠材料,心里有些发紧。

  这是一份有关芜湖市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分析报告。与他过去在外省任职时常看的材料不同,报告处处都把芜湖与长江三角洲各主要城市进行横比。

  类似由市委、市政府要求的横向评比,在芜湖,这一年来几乎是月月有、季季有,印了册子,让各级干部人手一册;更上了媒体,大讲特讲。

  “一年前刚交流到芜湖任职时,我心里还有些诧异:为什么市委、市政府蹩足劲地要与比自己强得多的长三角城市去比?”

  其实,很多人都有刘晔华这样的诧异。长三角地市非龙即虎,甚至一个县的财政就可直比西部个别省份的全省财政。若拿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去与这些生龙活虎相比,非但占不了“便宜”,反倒“吃亏”。

  一年后的今天,刘晔华则用一句简单的话,把芜湖高层的良苦用心彰显出来:“这是市委、市府的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战略”。这位“交流干部”现在也非常关注来自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一举一动。

  在人们看来,芜湖近几年的发展其实够快———与自己的过去相比,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由“八五”初的不足300美元上升到去年底的1300多美元,城市建成区也由36平方公里扩大到78平方公里;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九五”以来,全市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增幅均高居全省首位,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综合指数也由全省第8位急升至第1位,连省会合肥也感到了来自芜湖的压力。

  这是芜湖理所应当的自豪。不过,芜湖决策高层却于这种“自豪”中,隐约感受到了一种“小进即满”的情绪开始在干部群众中蔓延开来。“与长三角地区比比看,”在高层领导干部中,这句明显带有“自我施压”的话,常常公开说出,“‘鸡头’就变成了‘凤尾’”。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这是芜湖高层对自己现实处境的一句描述。市委书记詹夏来屡屡告诫:芜湖要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打破小进即满、小富即满的思想。

  而詹夏来为芜湖战略勾勒出的图画是:芜湖要成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运输枢纽、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安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以及长江三角洲都市链上的一个支点和南京都市圈的副中心。

  “策略”起到了比预期还好的化学反应。马塘区就是一个例子。

  今年2月,区里组织了50人参加的党政考察团,赴长三角地区的7市10个县区22个点参观考察,又在市委的组织下,发起了有针对性的“追赶长三角”的大讨论。

  这是他们在参观考察长三角地区前后的一些形象说法:“看了人家发热汗,想想自己冒虚汗,回到马塘加油干”。

  这是他们对比长三角找出的“阻碍马塘发展的主要问题”:叶公好龙、雁过拔毛、主仆错位、虎头蛇尾、坐井观天、作茧自缚。

  这是他们“自己逼自己”后作出的三项调整:调整了18名干部的工作岗位,把一批懂经济、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经济建设第一线;调整强化了“浓缩一产、提升二产、壮大三产”的新思路,对10家重点规模企业加强跟踪服务,并成立三产领导小组;调整了发展目标,把工业总产值由年初的25亿元调整为28亿元,财政收入由2.08亿元调整为2.3亿元。

  马塘的变化不过是芜湖的一个缩影。

  今年上半年,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芜湖的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仍创近年来新高。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城市居民及农民收入等多项指标,在全省继续处于领先水平。但显然,最让芜湖领导感到欣慰的是:全市已营造出“只争朝夕加油干”的浓浓氛围,上下一心,掀起二次创业的高潮。

  这时候,掩藏在这座城市内心深处的宏图大志,正变得触手可及。

  边缘化?核心圈?———“远”“近”之辩下的新思路

  地理位置上的边缘地带,并不等同于经济概念上的边缘化。产业、资源的互补性,是两个地方合作的基础,但是,区域内部一体化,必须建立在个体之间对话的基础之上

  “我们被长三角边缘了”———这句带点苦涩的话,近来时常在芜湖干部中听到。苦涩中,往往又透着强烈的不甘。

  有身处安徽(而非苏浙沪)的行政尴尬———不过,在安徽省委作出了融入长三角的战略后;在南京果断地把都市圈的绣球,越过苏皖两省的界限,抛向了安徽东部的芜湖、马鞍山、宣城时;在长三角城市与黄山实现了“15+1”的旅游合作时;在马鞍山、衢州、金华等传统“长三角”概念外城市纷纷递交了“加盟”的申请时;甚至,在“泛珠三角”浮出水面时,这种行政色彩,已经并且还在逐渐弱化。

  有距上海较远的地理因素———然而,当杭州湾跨海大桥动工,令宁波与上海间不再弯弯绕、拉成了一条直线;当南通越过长江天堑,实现了与上海的“近距离”,从而创造了更多机会时,谁又敢说:“远”与“近”就是绝对不变的?

  芜湖显然也看到了其间利害。在其“全面融入长三角”的主要内容中,一些改变空间距离的措施———包括基础设施与信息网络,正成为这轮发展的急先锋。

  公路:一条撇开南京,从芜湖到江苏高淳、溧阳,直插无锡,融入苏南高速公路网,打通到长三角和上海的快速通道,正呼之欲出;

  水路:芜太(湖)运河打通正在积极酝酿,芜湖港与上海港的合作进展顺利,现在已可直接为上海国际货运中心组织货源;

  铁路:正在积极协调马鞍山与南京,规划建设三地的轻轨交通……

  几乎可以肯定,这种交通格局的改变,将对芜湖产生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

  而芜湖的融入,对上海、对长三角发达地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利好”?

  以芜湖目前具备的经济实力、产业基础以及人文资源,它不仅可以成为遭遇土地瓶颈、商务成本制约的地区与企业转圜与发展的一个腹地,更重要的是,通过芜湖,以及马鞍山、铜陵、宣城等安徽全省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上海及长三角所拥有的,就不仅是资源丰富的安徽腹地,还是一个潜力具大的消费市场。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几年,在芜湖投资办厂的来自苏浙沪的企业,就多达100多家。南京都市圈更是使苏皖六地市进入了合作的蜜月期,苏宁、南京新百等江苏大型商业企业,纷纷在芜湖开店,构成了芜湖的一道亮丽风景。

  说到底,在实现“3小时都市圈”的区域范围内,诸如港口、机场、要素市场等已经越来越趋同,究竟是“边缘化”还是“紧密带”,抑或是“核心圈”,空间距离已经不是什么问题,关键在于:一地与区域内部的经贸关联度。

  芜湖的领导也在不同场合下表述过相似的意思:芜湖要想不被长三角边缘化,要想更快更好地融入长三角,重要的还是产业融入、要素融入、开放融入、机制融入,当然,首要的还在观念融入。

  几项“融入”已经在操作层面上推进。不过,一些干部群众还是有三种顾虑“我们积极融入,谁知道长三角愿不愿带我们一起玩?”对此,芜湖高层态度更为明确:如果我们不去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努力上进,恐怕,就会越来越被边缘了。

  区域的“圈”不是固定的。地理位置上的边缘地带,并不等同于经济概念上的边缘化。产业、资源的互补性,是两个地方合作的基础,但是,区域内部一体化,必须建立在个体之间对话的基础之上。

  “芜湖融入长三角的过程,以及融入过程中所带来的变化,其实比取得‘长三角’身份本身,更为重要。”参与芜湖新一轮规划制订、在区域研究领域颇有知名度的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姚士谋研究员,对芜湖的“下一步”充满信心。

  《华东新闻》 (2004年10月20日 第八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