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铸造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精神风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08:52 南方日报

  【热门话题】

  话题缘起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阐述增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建设文化大省时,提出“在群众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引导全社会形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这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大创举和紧迫任务,也是进一步推进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措施、新载体、新契机,赋予了我省精神文明建设以新的内涵。通过这一教育,必将使我省的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取得更大的实效。本专题特约专家阐释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的意义、作用、途径等问题,供读者学习时参考。

  加快发展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力量

  林盛根

  要创造强大的物质文明,更要保持强大的精神力量

  当今世界,要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创造强大的物质文明,而且要保持强大的精神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在社会的精神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比如一些人国家的尊严感和民族自豪感淡薄,缺乏必要的法制意识和行为规范,缺乏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修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信誉不足,尔虞我诈,不讲礼仪,伦理失范。这种氛围和状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一定要在人民群众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引导全社会形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基本要求

  爱国,是对公民行为提出的一个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儿女的一种自然而朴素的精神追求。爱国,就是热爱祖国。一个人,是社会的人,是国家的公民、祖国大家庭的成员,他(她)必须处理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履行自己对祖国、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中国人民历来把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亿万群众和无数英雄豪杰为祖国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前仆后继、奋斗不息。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守法,是一个现代国家对公民的起码要求;也是一个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守法,就是遵守法纪。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然是法制国家,我们强调依法治国,不仅要立好法、执好法,还在于守好法。凡是社会主义法律所鼓励、培养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要求的光荣、正义的行为;凡是社会主义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所不容的、不正当的行为。法制是制度化的东西,而制度是相对稳定的、长远的、管根本的,不容松动,人人必须遵守。

  诚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构建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实,是言行一致,不说假话。守信,是讲信用,不失信,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修身立国之本,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条道德准则。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其本质应当属于法治经济。诚信是确保有效建立法治经济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

  知礼,是一个人提高文明素质和内心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加强国家、地区和个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知礼,就是知书达礼。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名,注重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哺育着代代华夏儿女,也影响着周邦邻国,甚至影响了世界,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瑰宝。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和深入,礼节也成为联系各个国家、地区和个人的桥梁和纽带。知礼,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每个人只有提高文明素质和内心修养,才能既有功于民族,又有益于个人。

  创新载体,将“四项教育”引向深入

  当前,要创新载体,将“四项教育”引向深入。一是必须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新时期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要着重增强全省人民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诚信意识和知礼意识,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国家的兴衰强弱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要建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努力使广东人精神发扬光大,使坚定的民族志向、坚强的民族意志和坚毅的民族品格,成为广东加快发展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支柱。三是要加强社会舆论、法制建设和政策引导工作。要把教育放在首位,同时又要重视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重大作用。要抓好舆论宣传,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要善于运用现代媒体和传播手段,抓住振奋人心的重大活动和重大实践,形成宣传中华民族精神和广东人精神的热潮。要把“四项教育”同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广东人精神以及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的模范作用。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

  爱国:广东人精神的优良传统

  刘权

  “在群众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引导全社会形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意见》中的这一新措施体现了党中央精神与广东实际的结合,适应新时期国民教育的客观需要,其中的爱国更是吻合广东人精神的传统,昭示了广东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

  民族团结的基础和国家兴旺的动力

  爱国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上,任何民族要生存与发展,都必须团结一致。历史上无数的爱国故事是我们丰富的精神遗产。岭南地区俚人领袖冼夫人就是一位爱国楷模,她身处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代,拥有武装力量,但顺应历史潮流,坚持维护国家统一。近代以来,广东先后发生的维新主义思潮、资产阶级革命、中共武装起义,以及改革开放浪潮,无不凝结着广东人的爱国热情。

  爱国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在大千世界之中,我们出生与生长的国土是不可取代的,也是神圣至上的。祖国不仅仅是故土的疆域,她包含了相同的文化形态,共享的历史记忆,深切的人文情缘。孩子爱母亲无需理由,国民爱国家也无需理由,只要我们属于她就足够了。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是一个神圣的信念,她超越了民族差别、信仰区分和制度纷争,具有深远的号召力和鼓舞力。

  爱国是全体国民的神圣职责。国家是全民的,也要由全民来爱戴维护。正如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鸦片战争前,来广东做官的林则徐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充分表达了他愿为国家而献身的精神。

  国民的精神需求和奋发向上的支撑

  爱国是当代民众的精神需求。与一般动物生命中追求食物、安全不同的是,人是有点精神的。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爱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理想的实现是人生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从古代社会儒家强调的“先义后利”、“见利思义”,到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的集体主义、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皆展现出国民健康的精神取向。

  爱国是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对外开放也带来了文化环境的纷繁多元化,传统的价值体系与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在人们生活的周围,求职、升学、购物、利益分配等都有一些浑然无序的现象存在。基于绝大多数人是爱国的,我们就有信心制止少数官员的腐败、建立企业的普遍诚信、培植百姓的互助友爱、构造一个文明祥和的清平世界。

  振兴中华民族的旗帜

  爱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旗帜。近代以来,海外广东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华侨群体。清末民初,国内政治经济破败不堪,广东籍的海外华侨执着于“实业救国”,兴办机器工业。改革开放之后,海外华侨华人掀起投资国内的高潮。海外华侨华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广东省的独有优势。海外乡亲持续地捐赠我省侨乡的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慷慨解囊在国内捐资助学、修路造桥、兴办公益、造福桑梓。

  爱国是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近代社会时,广东新会人梁启超在《爱国歌四章》中写下了远大的抱负:“君不见,博望定远芳踪已千古,时哉后起我英雄。结我团体,振我精神,二十世纪新世界,雄飞宇内畴与伦”。今天,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发展需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爱国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方式也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热爱祖国和大国风范将是我们给世界带来的崭新形象。

  作者系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研究员

  诚信:立足现代社会的“无形资本”

  吴国平

  在群众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尤其具有针对性。单就诚信而言,其价值在现代社会是不容低估和无可替代的。

  诚信已积淀成为我国传统主流文化的精华

  诚信就是指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诚”是指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和信念,通常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等等。“信”则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指向,往往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重承诺,言行一致。诚信作为一个伦理范畴,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诚实为本,言行一致。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嬗变中,诚信向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推崇,并已积淀成为我国传统主流文化的精华。如在我国儒家伦理文化中,“信”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潮,诚信的价值更是不容低估和无可替代。

  诚信是企业和个人获得社会和市场承认的入场券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信用已经成为每个人和每个企业立足社会和市场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信用是企业和个人获得社会和市场承认的入场券,也是做人和做企业最基本的生存理念之一,离开了信用,无论是自然人还是企业,要想获得社会和市场的认可将会变得异常的艰难。反之,具有良好信用的个人和企业,则会在社会和市场的各个领域内通行无阻。

  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

  诚信可以大幅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从经济学角度讲,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是“资本价值中的核心成本”。成熟的市场经济,企业之间主要是品牌及服务的竞争。因此,诚信就成了资本价值中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则决定资本价值的增值能力和获取利润的能力。近些年来,正是由于我国资本价值中诚信这一核心竞争力的不足,客观上已经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成本的畸高。要想大幅降低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本,切实增加社会福利,就必须大力加强诚信教育,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唯诚信才能达成交易主体“双赢”

  假定A是一名生产商,B是销售商,AB双方互为博弈对手,存在着以下4种博弈的可能性:一是AB双方都讲诚信,A按约交货,B按约付款,各得其所,AB每人得到的效用都是10;二是A诚信而B不诚信,那么B可以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得15,而A则吃亏了,得-10;三是A不诚信而B诚信,则A的利益实现了最大化,得15,而B则吃亏,得-10;四是AB双方互不信任,也互不守信,生意泡汤,各自的效用都为零。在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交易双方若都希望对方讲诚信,而自己则不愿意讲诚信,结果必然是所有选择中最差的,因为双方的综合效用都为0。由此可见,要想成功规避此类结果的发生,进而实现市场交易中的最佳效应,达到交易主体之间的“双赢”,就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信用机制,确保交易各方始终遵约守信,恪守诺言。

  诚信是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之一

  诚信能使“经济人”交上好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诚信往往是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之一。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全球经济萧条时期,汽车工业很不景气,产品遇到了“卖难”。但世界著名的雷诺公司则审时度势推出了“受伤的雷诺”策略。雷诺的做法是向世人宣布,本公司新近推出的产品因种种原因,车身有划伤的痕迹,只是肉眼不易看出,为此,我们已将伤痕处用胶纸贴上,以便您察看。当然,价格方面我们也会酌情减少。尽管公司只将每辆车的平均价格调低了区区500美元,但却立即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购买雷诺车的热潮。原因是,许多消费者并不在意“伤痕”和贪求那“降价”的小便宜,而是钟情于雷诺的“诚实”,认为“诚实”无价。

  因此,面对市场经济,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的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诚信教育,尽快建立起维护和保障诚信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着力培养和不断提升国人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和健康人格。

  作者系广东金融学院法律系主任

  知礼:和谐社会的伦理精神

  高菊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知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哲学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翻开中华文明史,人们可以看到一部闪耀着光辉的道德史。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是以“礼、义”闻名于世。与农业经济相适应,在中国古代社会,规范与调整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是伦理而不是法律。儒家伦理对于维护我国古代社会的秩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仁、义、礼、智、信”五常又构成儒家伦理的核心。

  儒家的“礼”尽管仍然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但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产物,维护的是不同等级之间的不平等。所以在今天的法治社会、公民社会,完全照搬和推行儒家伦理是不合时宜的。不过,要使社会和谐有序,人们必须“知礼”,这一点具有普遍意义。

  新时期的“礼”体现了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礼”在新的时代应有新的内涵,新时期的“礼”体现了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强调“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明礼”要求公民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告别不文明言行。

  省委《意见》在阐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时,提出了“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建设和谐广东”。和谐社会是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社会。这里的和谐应是广义的,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还包括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此相适应,和谐社会的公民应该是知书达礼的,个人的道德修养应该和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匹配。知礼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伦理精神之一。

  要构建和谐广东,就必须使“仓廪实”的广东人更“知礼节”。在群众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引导全社会形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一方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继续推进,另一方面也为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增添了新内涵。

  教育和教化是“知礼”的重要途径

  知礼离不开教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仓廪实”之后并不自然带来“知礼节”。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欺诈有时并不是在“仓廪不实”的布衣之间发生的,物质上的贵族,道德上的乞丐也为数不少。道德水准不仅和一个人的物质生活水平高低有关,还和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相关。“知书”可以促进“达礼”,有文化是有道德、有纪律的重要条件之一。知书达礼的重要途径就是教育和教化。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现代人的特点,设计切实有效的德育模式和机制是问题的关键。由于礼节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礼节,因而对人们的道德教化也是无止境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知道的“礼节”越来越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就不断地提出新的伦理问题,通过不断的教育,使人们逐步了解和适应新的礼节。

  营造有利于“知礼”的良好社会环境

  “知礼”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一些人迫于生计,不得不舍弃一些道德规范去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这可以归结为“饥寒起盗心”。而一些有钱、有权、有文化的人也做出了不顾礼节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仓廪实”却不“知礼节”、“知书”却不“达礼”,这该如何解释呢?这除了市场经济本身的消极影响之外,恐怕还有社会的道德和法制环境方面的原因。“知礼节”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好坏密切相关,如果社会风气败坏、社会环境恶化,人们对于礼节可能知而不行、知行分离甚至明知故犯,“文明人”也可能会不文明。孟母教子而三迁,不是因为孩子生活环境的物质水平不好,而是因为他成长的道德环境不够。

  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知礼”的良好道德环境呢?第一,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文学作品等进行积极、向善、健康、文明的舆论引导作用,政府要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多生产一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为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第二,形成一套抑恶扬善的运行机制,把抑恶扬善落到实处,体现善恶皆有报。对善行要加强保护和扶持,对恶行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政治生活领域的贪污腐败和行业腐败行为,维护正常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从而使行业风气和社会风气得以净化。第三,政府部门还要继续加强硬件设施的配套与完善。塑造知书达礼的文明公民不仅需要切实有效的教育和理想的软环境,还需要配套的硬环境。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