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如何看待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09:17 人民网

  本报记者 陈墨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已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总体运行良好,其工业增加值、出口额、税收、银行结售汇顺差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国民经济总量,特别是在国民经济增量中所占比重继续提高,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2003年现存注册运营的约23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企业约16万家),实现工业增加值达111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幅(17.00%)3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增加值(41045亿元)的27.22%,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出口额达2403.41亿美元,同比增长41.43%,出口增加值704.0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增加值(1128.05亿美元)的62%。

  外商投资企业银行结售汇顺差值654.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80%,占全国银行结售汇顺差值(1217.22亿美元)的53.74%,是同期国家外汇储备净增加值的55.99%。

  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税收42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1%,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达20.86%。外商投资企业对外依存度明显高于其它类型企业,出口值占其工业产值的45.85%,高于其它类型企业出口所占比重29.16个百分点。

  外资成为

  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专家通过纵向比较,从10个方面概括了外资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推动经济增长。据有关分析,1980-1999年间,在中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约有2.7%来自于利用外资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国际货币基金会研究成果说,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10.1%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中,直接由外资产生的贡献约3%。

  促进资本形成。以国内资本形成总额(GCF)计算,1983年外国直接投资仅占中国国内资产形成总额的0.9%。1993年为12.1%,1994年达到15.11%的最高水平,在2002年为10.1%,从1993年到2002年,FDI占中国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平均每年为12.5%。

  提高工业产值与增加值。外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产值的比例从1993年的9.2%增加到2002年的33.4%。此外,外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中国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从1994年的11.0%增加到2002年的25.7%。

  提升出口规模。外资企业在1993年出口金额为917.4亿美元,2002年为1699.4亿美元。外资企业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例从1993年的27.5%增加到2002年中的52.2%。

  创造外汇。2002年外商在中国的银行结售汇顺差值471.3亿美元,占中国的银行结售汇顺差值的72.7%,是同期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值的63.7%。虽然过去几年外资企业的外汇顺差并不显著,但通过比较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进出口的产品构成发现,外资企业的资本品的进口平均高于国内的10-15%。也就是说,外资企业的进口主要是资本品,而不是以原材料为主的中间品,能够形成未来的生产能力。

  缴纳税收。1993年,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税收226.6亿人民币,占中国税收总额的比重为5.7%。到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税收3487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税收总额的比重已经达到21%。

  提供就业机会。2002年末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直接就业人员超过2350万人,占中国城镇劳动人口的比重约11%。

  促进技术转移和生产率提高。外资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技巧。过去20年,外企引进了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项目,不仅弥补了中国与外界的技术差距,还开发出许多新产品。计算表明,外资企业平均规模比国内企业大43%,资产对劳动的比率较高。除采用更多资本外,外企比国内企业资本生产率更高,劳动生产率也比国内企业高88%。在利用国内稀缺资源方面,外资企业更有效率,外资企业并没有与国内企业争夺资源,相反,外资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产生外部效应。跨国公司的进入带动了配套企业的发展,一家跨国公司进入,60%的配套商跟进,促使国产化和员工的本地化。

  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外资企业推动了中国市场竞争,其先进技术和优良业绩对中国国内企业带来了压力,加剧了中国市场的竞争,提升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对中国经济

  深层次贡献不容忽视

  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对外资持鲜明的肯定态度。

  马宇说,对中国而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外资是越多越好。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开放不够问题,而不是开放过度问题。

  所谓中国资金短缺现象已经不存在,因而不需要更多外资的说法,是不了解中国引进外资的背景。事实上,解决资金缺口并不是中国引进外资的根本目的,外资对中国经济最大的贡献也不在于解决了资金缺口,而在于推动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目前中国经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制度转轨,经验证明,这光靠内生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引进外资从而引进外部的改革推动力。

  马宇说,纵观国内各行业,可以发现,外资进入越深的行业,制度建设越好,行业管理也越规范;相反,对外资限制越多、管理越谨慎的行业,问题也越多。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桑百川持同样观点。

  桑百川说,外资对中国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这样的所有制结构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他说,外资还加速了企业制度变迁。外资投资与国有企业嫁接后,直接切断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脐带,摆脱了许多行政干预,劳动、人事、分配、进出口经营权和投资自主权等落实到位,内资企业可以直接学习外资企业的治理制度、管理理念,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还拉动了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一般而言,与内资企业相比,外商投资企业员工的收入不仅普遍较高,而且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这种收入分配机制,一方面,提高了中国外企职工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内“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锅饭体制,把资金、技术、管理、知识纳入收入分配范畴,可以全方位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外商投资形成市场供给,迅速改变了短缺的市场结构,带来市场竞争和冲击,市场准入扩大,有利于打破国内市场分割,加速目前某些领域尚存的行政主导型资源配置方式向市场主导型资源配置方式转变,加速旧的经济体制灭亡和新体制确立。

  桑百川说,外资的另一重要作用,在于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他说,外资首先推动了有形资产之间的重组。通过外资控股、购并,不仅一些国有企业成功地减持了投资比重,或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而且由于外商注入优良资产,使原有企业的资产质量提高。其次是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重组。利用国外品牌、销售渠道等,可以救活闲置国有资产。

  外资也推进了企业重组。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进驻中国市场,可以加速国内市场由垄断型向竞争型结构转变。在竞争型市场结构下,部分企业处于萎缩状态,失去生存和发展能力;部分企业处于扩张状态,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而企业差距拉大,又为企业之间的重组创造了条件,最终会促使各个行业的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与外商合资合作,可以直接实现企业重组,加快企业技术和管理升级。

  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还会创造、发展一些产业部门,弥补国内市场上的一些产业空白,改造传统产业,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加快。

  如何看待外资负面效应

  外资对中国经济有没有负面效应?

  马宇说,肯定有,但与其正面贡献相比,外资的负面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况且,国企效率低下、政府某些部门对经济不当干预,都对中国经济产生相当大的负面效应,相比而言,外资负面效应当算小的。

  马宇说,对外资要宽容。外资出现的一些问题,恰恰说明目前外资的量还不够大,先有量才能有质。

  他认为,有两点理由可以保证,对外资的问题完全不必过于担心:

  一是中国市场大,国内企业有足够的回旋余地,不会形成外资的寡头垄断;二是中国企业自身创造力强,在与外资竞争中善于学习和提高,这种情况下,外资很难压制住中国国内企业。

  而且,从总体上说,政府完全可以通过相应的法律制度“管”住外资,不必因为担心垄断之类的问题而排斥外资。

  对于外资的一些负面影响,葛顺奇分别谈了自己观点:

  价格转移问题。跨国公司普遍实行全球化经营战略,利用其全球网络,转移价格或者利润是跨国公司的普遍现象。对此,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防止。

  技术转移问题。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机是追求利润,技术的转移和采用,主要基于市场竞争状况,这里的竞争不仅仅是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事实上,跨国公司已经逐步向我国转移先进技术。因为中国市场国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使得跨国公司必须向中国转移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也迫使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新技术,如手机产业。一个完全、开放、竞争的市场,有利于跨国公司面向国内研究开发和转移新技术。技术转移问题本质是跨国公司的微观行为,我们不能要求跨国公司使用、转移何种技术,不能因为跨国公司使用了落后的技术或不转移技术而将其看作是跨国公司的负面效应。

  跨国公司存在的限制性商业措施,滥用市场垄断力量,出现一些反竞争行为,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制定《反垄断法》是一个有效方法。

  引资成本过高。现在各级地方政府为了提升吸引外资的竞争力,过度给予外商优惠措施,导致大量土地浪费,投资密度不高,税收减免过多,甚至降低环境保护标准,导致引资成本过高,这种状况不是外资企业的问题,而是地方政府无序竞争的结果。

  环境污染问题。有些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竞争吸引政策的机会,将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东道国,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降低环保标准。但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的环保标准普遍高于国内企业。而且,东道国政府完全有能力控制类似问题。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