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统计局资料显示:南京房价上涨超过居民承受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15:12 新华网

  在昨天的全市第三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负责人透露,根据该局最新出炉的“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22.7平方米,但是离2007年人均28平方米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会后,南京日报记者在第一时间完整获得了这份调查资料以飨读者。

  近半住户住房面积低于60平方米

  统计局分析说,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市城镇居民家庭户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达到65.1平方米,但是我市的居住水平显然处于不平衡状态,近一半的住户住房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其中:有2.5%的家庭住房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下,有46.9%的家庭住房面积在30—60平方米之间,有39.5%的家庭住房面积在61—90平方米之间,有8.4%的家庭住房面积在91—120平方米之间,有1.9%的家庭住房面积在121—150平方米之间,有0.7%的家庭住房面积在151—200平方米之间,有0.1%的家庭住房面积在201平方米以上。

  12%的家庭有两处及以上住房

  在这次的调查中,统计局还特别加入了家庭拥有住宅数量这一项。反馈信息表明,目前南京88%的家庭只有一处住房,有11.4%的家庭有两处住房,有0.6%的家庭有两处以上住房。在上述88%的家庭中,又有2.5%的家庭与其他家庭合住一套房。

  八成左右的家庭有自有房

  调查表明:目前我市八成左右的家庭具有自有房。南京居民的住房产权调查显示,南京有17.0%的家庭是租赁公房,有1.4%的家庭是租赁私房,有0.6%的家庭是自建房,有1.4%的家庭是原有私房,有13.5%的家庭是商品房,有1.8%的家庭是经济适用房,有62.5%的家庭是房改房,有1.8%的家庭是其他房。

  居民家庭住房以1990年后为主

  居民家庭住房的年代和住房质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南京城镇家庭户住房中建筑时间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占8.0%、在1980—1990年的占33.9%、在1990—1995年的占19.2%、在1995—2000年的占29.7%、在2000—2002年的占7.6%、在2002年以后的占1.6%。居民家庭居住的住房的年代以1990年后为主。

  居住水平与经济收入成正比

  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看,2003年家庭收入在1万元以下、10000—29999元、30000—49999元、50000—99999元、10万元以上的户均建筑面积分别为49.4、57.6、68.2、80.9和98.7平方米,可以看出居住水平与经济收入成正相关关系。

  从地区来看,鼓楼区、白下区、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下关区的户均建筑面积分别为72.0、67.1、66.8、58.9、63.8和58.9平方米,各区住房情况存在差异,户均住房建筑面积好于全市市区水平有鼓楼区、白下区、玄武区。(来源:南京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