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洞口外水域现场目击:5万尾鮰鱼“回家”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15:46 新华网 |
10月20日清晨,中国渔政31001号早早地停在了宝杨路码头。听船长说,今天的风浪有些大,开船时间也被推迟了。9∶03,船缓缓驶出港口。9∶35,船到达北纬31度26.5,东经121度28.767的放流地点。万尾长吻鮰,今天终于回家了…… 放养规格多“超标” 8∶50,市水产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史建华正在船舱内,和他的助手们对长吻鮰的鱼苗做着最后的规格测定。体长、体高、头长、吻长……甚至是精细到眼球的直径,专家们都通过专门的仪器精确测定。 “测定结果是平均体长15.7厘米,平均体重31.9克,大大超过了此次放养所需的规格。”史建华笑着说。专家称,长江口的放养规格比一般的内陆水域要高出很多,就是为保证所放鱼苗能够严格适应长江口的生活环境,尽可能提高成活率。 最“奢侈”的放生 据悉,成本在每尾4元钱左右的种苗,也使此次的放流成为最为“奢侈”的一次。上海市渔政监督管理处处长梁伟泉告诉记者,今年截至目前,渔政有关部门在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资金投入上,内河流域已达350万元,长江通江河道亦高达130万元。 放生一举多得 “本次的长吻鮰增殖放流,不光光是从市场经济价值的角度去考虑,更重要的是要改善长江渔业的整体水质,打造珍稀品种的集中种群,以实现长江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市渔政监督管理处的一位官员说。 据现场来自东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介绍,在长江、钱塘江、珠江水域,投放一定数量的长吻鮰,既可利用该水域丰富的小型野杂鱼资源,又可使这一名贵的鱼类资源得到增值。(记者杨冬)(来源:新闻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