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次南极科考武大队员启程 将冲刺“不可接近之极”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21:50 人民网 |
人民网武汉10月20日电(钟心杨凯军张文燕报道:)今天(10月20日),参加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武汉大学的3名队员从武昌南站出发,踏上赴南极科考的征程。武大队员此次考察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我国今后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的选址做准备,并将参与冲刺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称之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冰穹。 此次我国南极科考队有146名队员,考察为期150多天。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共派出6名队员,其中武大3名,陕西测绘局2名,黑龙江测绘局1名。武汉大学的3名队员分别是武大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鄂栋臣教授的博士生张胜凯、张春奎,武大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童鹤翔。张胜凯、张春奎将于明年3月底返汉,童鹤翔将于2006年3月返汉。 他们将于21日抵达上海,集中3天培训后,随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于10月25日上午从上海黄埔港启航,穿过台湾海峡,航行5天抵达香港维多利亚港停靠,香港将举行隆重的为庆祝中国极地考察20周年纪念活动和欢迎仪式,特区政府官员将接见全体考察队员。科考队然后经澳大利亚西海岸,远征南极中山站。 据武大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鄂栋臣教授介绍,武大队员此次考察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我国今后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的选址做准备,并将参与冲刺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称之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冰穹。 这个叫DomeA冰穹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从地面进入冰穹A展开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冰穹A堪称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的空白地区和制高点。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4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特别是1998-1999年度的第三次内陆冰盖考察队,行进了1176公里,已接近冰穹A地区。 此次,由武大张胜凯、童鹤翔等13人组成的内陆考察队计划用70天时间深入南极冰盖内陆,向内陆1300公里处的冰盖最高点DomeA冲击,力争到达DomeA的最高点,并在那里建立一个临时观测点。如果冲顶成功,我国计划“十一五”期间在这个“南极高点”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 张胜凯等武大队员的任务是确定DomeA区域的最高点,沿路导航,并在考察沿线布设24个高精度GPS定位点,每相邻2点间隔约几十公里,内陆考察队每天将在高精度定位点宿营,进行高精度GPS观测。 据了解,南极一共有四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其中三个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美国占据“南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南极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南极冰点”,测到了零下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现在,人类在南极仅剩有一个点,那就是:DomeA。 鄂栋臣教授说,在南极内陆冰盖建立科学考察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迄今为止,国际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在南极内陆冰盖建立了科学考察站。将考察站建在南极最具象征意义的点上,如南极点、南磁极点、南极高原点等,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国家在南极事务上的影响力,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武大派出的队员主要任务是执行鄂栋臣教授主持的“十五”测绘重点项目“南极地理信息获取”和“南极基础测绘”。这是我国进行南极科学考察20年以来,武大承担考察任务最多、内容最丰富、派出队员最多的一次。其考察任务包括了七项。 第一、长城站和中山站两站高精度绝对重力点的测定,同时也在长城站地区和中山站地区相对重力网的建立,包括南韩世宗王站和澳大利亚凯西站相对重力点联测。这一任务的完成,不仅使我国在东西南极进行重力测量有了高精度基准,而且对我国今后进行南极引力场和地球形状研究、参与南极研究国际合作等都有重要意义。第二、在长城站和中山站参加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组织的全南极GPS国际会战,进行20天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联测,旨在继续进行南极板块运动监测,开展南极地球引力学研究。第三、赴中山站对GPS卫星跟踪站进行2004-2005年全年跟踪观测,这是研究南极地壳垂直运动以及进行GPS在南极大气中的应用研究所必需的数据信息采集。第四、在南极拉斯曼地区布设GPS控制点,对中山站地区的大地控制网进行改造。第五、对东南极达尔克冰川运动进行首次监测。第六、完成中山站至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地区DomeA1200多公里的内陆冰盖考察车队导航和沿线冰盖运动监测以及测定DomeA地区冰盖高原冰貌地形测定,完成南极冰盖区最高点的确定。第七、采集地理信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建长城站和中山站两站数字模型。 中国人参加极地科学考察20年,已开展了1000多项研究,在南极的测绘、气候及气象、极地冰雪、低温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物理等方面,中国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在极地陨石研究方面,中国和美、日等极地科考强国同步,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