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反倾销:谨防打虎之后长狐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04:01 人民网

  葛志玉

  在我国日益成为国外反倾销重灾国之时,任何关于应该有选择地实施针对进口产品反倾销的呼声,都显得不合时宜,下游企业的生死存亡自然少有问津者。然而反倾销是一把“双刃剑”,实施这项措施,应该进行上下游及相关产品的成本核算

  高吸水性树脂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生活领域,是国内极具发展前景的新材料产业,却因为反倾销后原材料丙烯酸市场形成垄断,价格暴涨,导致30多家高吸水性树脂企业停产、倒闭,与此同时,国外产品趁机大量涌入国内市场。

  2000年,国内三家丙烯酸生产企业对国外丙烯酸酯的大量低价倾销行为提起了反倾销调查。2001年6月和2003年4月,国家先后公布了对原产日本、美国、德国及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进口丙烯酸酯的反倾销案终裁决定。三家企业获得了反倾销的胜诉。

  实行反倾销措施后,国内丙烯酸由原来的供过于求,一下变成奇货可居,价格出现惊人上涨,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三家企业生产能力有限,而丙烯酸的价格又具备排他性。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大大超出成本的反常提价行为,令丙烯酸下游的高吸水性树脂行业难以为继。全国最大的保水剂生产示范基地———唐山博亚科技工业开发有限公司被迫停产已达半年。苦苦支撑的山东济南昊月树脂有限公司,曾占据国内高分子吸水树脂销售市场30%的份额,几度全面停产,损失惨重。

  下游企业身陷水深火热之中,丙烯酸生产企业却不以为然地认为,由于石油、水、煤价格普遍上涨,加之丙烯酸类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多重因素作用使其价格“随行就市”,高吸水树脂企业的停产、倒闭,不过是正常的市场“洗牌”行为。

  国内高分子吸水树脂面临断炊困境,日本、韩国企业纷纷乘虚而入,今年的进口量上涨了5倍。“洋货”开始采用平价供应策略“悄悄地进村”,结果发现完全没有“抵抗”,中国国内的竞争对手都无影无踪了。于是,进口价格开始攀升。像天津小护士、重庆丝爽、四川吉庆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自去年底以来,已纷纷采用进口产品。

  在我国日益成为国外反倾销重灾国之时,任何关于应该有选择地实施针对进口产品反倾销的呼声,都显得不合时宜,下游企业的生死存亡自然少有问津者。然而反倾销是一把“双刃剑”,实施这项措施,特别是对化工类原材料产品,要进行上下游及相关产品的成本核算。我国《反倾销法》中明文规定:“反倾销的实施,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法规却没有对“公共利益”给予明确界定。一般来说,凡涉及国家安全和消费者切身利益的方面,都被认为是反倾销过程中应该注意维护的所谓“公共利益”。在丙烯酸酯反倾销一案中,维护了国内三家企业的利益,但化工类产品是个链条产业,与覆盖众多行业及企业的下游相比,谁的利益更大、更应被顾及,是显而易见的。下游产业纷纷倒闭的结果令人深思。表面上我们夺回了丙烯酸酯市场,但又拱手相让了高分子树脂市场。

  众所周知,反倾销的裁决权,最终在于一国政府的相关部门,由这些部门以行政公告的形式公诸于众。而最终的裁决依据完全凭借政府对于反倾销所涉及行业利益的整体考虑,并遵循“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原则。但这一过程中,人为因素相当大,哪个行业对政府部门游说的力度大,哪个行业就会在反倾销案中受益,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案件处理的通病。例如,每当我国受到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时,我国的相关厂家就会会同政府部门共同做对方国家进口商的工作,千方百计游说对方政府有关部门,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支持。我国上游原料产业多集中于国有重点企业集团,下游产业多是竞争性行业,且呈散兵游勇状,更缺乏坚强的“上层支持”。因此,在我国“理所当然”地针对上游原料的反倾销案多于针对下游成品的反倾销案。

  虽然人为因素在世界各国的反倾销调查中均难摆脱,但发达国家尽可能地将人治行为限制在法治的框架下,以符合“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原则,这正是我国目前反倾销调查所欠缺的。不管是反倾销还是反垄断,我国亟需要建立制度性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最终维护公平的竞争格局。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0月21日 第六版)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