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民为什么不愿送女孩上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08:37 光明日报

  冯祥武

  平等的受教育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然而,在我国农村,女孩上学的机会少于男孩已经是不可争辩的事实,那么为什么农民们不愿送女孩上学呢?

  社会对男女角色的认定影响到女孩的受教育权。

  广大的中国农村,在人们的心目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早就根深蒂固。问女童的父母为什么单让男孩上学,不让女孩上学。80%以上的回答是:“女孩会家务就行,上学无用”。在西方国家,绝大多数人对社会性别角色的认定是:妇女担负着三重角色,再生产(即生孩子)、劳动生产和参加社区管理活动;男人主要是从事生产和社区政治活动。在中国,绝大多数人对社会性别角色的认定是:妇女主要的职责是生孩子和做家务,有时偶尔参加一些生产劳动;男人担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在广大的农民父母的心目中,压根儿没有让他们的女儿日后参加社区管理的概念。而且,生儿育女几乎是女性的本能,而做家务也不需要什么文化,更何况还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因此,女童可以不读书。可是,男孩不能不读书。在中国农村,再愚笨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是传承“香火”的宝贝。男孩从小就被灌输“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或者“立德、立言、立功”的信念,父母们教育男孩子说:“孩子呀,我们一家人的指望就看你了,一定要好好念书!”由此可见,在中国农村,女性从事的社会角色远没有男性的有价值。一般说来,未来的价值回报愈小,人们愈不愿投资。于是,本已贫困的农民父母们是不会花太大的成本让女孩接受教育的。

  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影响到女孩的受教育权。

  在中国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是从属于丈夫的。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表述莫过于俗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的女泼出的水”。按照大多数不愿送女孩上学的父母来说,“女孩将来是别人家的人,上学是为别人投资”。由于中国农村妇女在家庭中难以有与丈夫平起平坐的地位,再加之妇女们自己不自觉地让丈夫在家庭中起支配地位(这表现在“夫荣妻贵”、“丈夫是一家之主”),她们在家庭决策中往往被边缘化,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父母们习惯性认为,女孩们将来的命运是好坏有她们未来的丈夫一手撑着,父母没有必要为她们的前途作任何设计。再说,父母们把一切期望都押在家里的男性公民身上,他们不指望从女儿们身上得到多少回报,因此也没有必要花大成本送她们读书。

  母亲经济能力的低下影响到女孩的受教育权。

  诚如上面所述,妻子在家庭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丈夫是一家之主。丈夫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家庭内部资源的分配,丈夫最有发言权。而妻子的主要任务是生孩子、照看孩子和做家务,这些劳动是不能给家庭带来收入的。因此,在决定是送男孩还是送女孩上学的问题上,母亲更有可能是听丈夫的或者干脆反对送女孩上学。因为,母亲们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感觉到,她的将来只能靠儿子。女儿的家里再富有,女儿也没权决定给娘家多少财产。而丈夫呢,当然更是愿意送儿子上学。

  政策方面的性别歧视影响到女孩的受教育权。

  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影响着社会性别的平等。目前我国的教育在政策方面是存在一些性别歧视的。这主要反映在:在教育政策方面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甚少,农村义务教育还有不少困难,而受害最大的是女童;大中城市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入学招生政策中包含着性别的不平等。这表现在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对外地户口的学生或者拒收,或者收取很高的“赞助费”“建校费”,然而,城市里的外地人基本上是来自农村的打工人员。城市从而将许多来自农村的适龄儿童排斥在基础教育之外。这些在城市里失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女孩。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