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生就业难与选择性失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09:43 人民网

  郭飞

  近年来,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绝对过剩了。在美国和日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35%和23%,而我国仅为5%。显然,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有两种表现:其一,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新提供的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获取同样岗位的难度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大;其二,某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方面“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失业的怪圈。

  失业可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一般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愿就业,有业不就,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属于失业的范畴;非自愿失业则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愿意就业,却无业可就。而选择性失业,既不同于自愿失业,因为这些人有强烈的就业愿望,且在积极地寻找工作;也不同于非自愿失业,因为这些人并非无业可就,而是挑肥拣瘦,宁可失业也不愿“屈尊就嫁”。简言之,选择性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择业过程中因主动放弃某一或某些就业机会,而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失业的状况。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选择性失业在许多社会群体中都存在,当前在部分大学毕业生中尤为突出。总体来看,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于己于国都不利。就大学毕业生而言,选择性失业的弊端主要有:它意味着在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起始阶段遭受挫折,对个人心理和成长道路都有负面影响;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壮志未酬”,较高的人力资本投入尚无回报,已经成人却未能自食其力;韶华流逝,后续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择业难度有增无减。当然,也有个别大学生在走出选择性失业的低谷之后,最终找到了较为可心的工作,利益大于代价。但是,这种情况毕竟极少。就国家而言,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与某些单位的缺岗现象和低素质员工的顶岗现象并存,既造成了人才浪费,不利于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才资源配置,也不利于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

  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原因来看,一部分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择业预期严重脱离实际。目前,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已达17%,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教大众化带来的就业大众化趋势十分明显,但某些毕业生仍固守“精英择业”的理念,不愿接受“大众就业”的现实。从客观原因来看,家庭、学校和社会也负有一定的责任。近年来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不少都是在较为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助长了某些毕业生盲目攀高的心态。许多高校特别是某些名牌高校的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不到位,使一些学生仍沉迷于“天之骄子”的幻觉之中。此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网络很不完善,某些毕业生对实际情况不甚了解,从而难以找准工作定位。

  从根本上改变某些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的尴尬局面,显著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学校、家长、社会多管齐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帮助大学毕业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努力寻求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汇合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能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地方去。二是努力创建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体系,不断推进相关人事、劳动用工、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抓紧构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打造透明、全面、方便、快捷的信息平台。三是逐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高等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灵活专业方向的要求,不断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人民日报》 (2004年10月21日 第九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