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理性投资者的呼声:中国股市再也不能在怪圈中轮回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09:49 人民网

  分类阅读论 坛IT产业体 育环 保文 化科 教社 会两岸关系法 治外 交军 事农 村经 济时政网友文集声明“网友之声”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场所。本栏目所有文章均不代表人民网观点。理性投资者的呼声:中国股市再也不能在怪圈中轮回了![闽发牧心]于2004-10-18 19:42:59上贴

  十几年来中国股市的怪现象不断重复。

  每一次股市的下跌市场都把责任推卸给管理层,少数利益集团以管理层不顾股民的死活为“人质”,煽动被要他们“套住”的善良股民,不断说出“过头的言语”,甚至作出“过激的行动”,证券管理层最后基于各种考虑总是政策救市。逐渐形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独特的政策市背景,而且变成了业内众所周知而都“知而不言”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了。

  每一次股市的上涨行情,最终都必然的演变成过度投机。

  绩优股快速完成价值发现后,往往继续反复向上,透支未来的行情,当业绩不能跟上股价的上涨时,庄家和公司为了维持股价就在公司的报表上做假。

  做假之风盛行后,垃圾股就鸡犬升天了。市场出现极不正常的现象后,有良知的学者专家出来说话了(如吴敬链老先生等),政府出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也开始查处违规,规范市场。于是市场下跌,最后责任又到了管理层的身上。

  如此循环往复。怪哉!!!

  在每一次循环里面,都出现券商或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重大损失,而且每一次牛市的后期都是国内部分资金从“暗道”大批流出国门的时期!拥有资金和人才优势的机构为什么每次都是冤大头呢?据观察(没有具体数据),许多机构都是在那些庄股连续上涨后在高位接的筹码。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从低位拿到廉价筹码又翻番后卖给机构的“高人”,他们是市场最大的赢家。而机构拿到那些筹码后只好继续投机,就必然造成过度投机。每一次上涨行情过后,都套住一批机构,出现一批问题券商。然后把责任推给股市下跌,推给管理层,逼迫管理层出面来救。

  如此循环往复,怪哉!!!

  每一次下跌人们都在找原因。但归根结底是:股市自身的制度缺陷问题。

  除相关法律不完善,执法不严格公正外,许多问题都和股权分置问题相联系。

  那就解决问题吗嘛。解决这个问题最大的障碍不就是“体制”问题嘛。说白了就是:“许多行业和公司国家要保持控股权”。那就保持好了。

  目前市场上所有的“全流通”方案,都存在问题。

  所有方案都是基于在涨势中解决问题,也就是期望可以面面俱到。要知道,世界上面面俱到的政策就没有。只要市场上的流通股价比净资产高,就存在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方案对股民有利的话,股民就期望把非流通股都给他们才好。这明显不可能。方案对股民不利,则股民不愿意,股价下跌。问题又推给管理层。

  我个人认为:长痛不如短痛。让股市硬着落!

  首先我们假设平均股价跌破净资产会怎么样?

  股民会翻天吗?我看不会。党中央国务院该说的话说了,该做的事情做了,全世界股市都又风险,为什么独独中国股市的风险就要管理层来承担呢?我想广大股民朋友中的大多数人是明事理的。投资就有风险。

  如果出现跌破净资产那样的情况,则是解决全流通问题的最佳时机。

  其一、不需要补偿了;其二、不需要考虑配售比例和国家保留的控股比例,使问题简单化;其三、一次性解决了问题(最好而且应该在06年底国家金融全面开放之前实现),为后面的市场良性发展创造了长久的环境;其四、国家拥有66%可流通的股权,从此国家对证券市场的调控从政策调控彻底转变为市场调控;其五、真正为银行和保险资金找到了安全投资的路径,可以用国有资金成立(银行保险和国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市场平衡基金,一举多得。其六、国资变现有了市场通道,避免了暗箱操作,减少了腐败;其七、社保基金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

  大家所担心的问题,无非是股民的承受力和目前已经形成的黑色资金链问题,反过来想,如果全流通问题久拖不决只会使问题暂时掩盖,最终会积累的更多更难解决。到时候现在的问题会变成更大的问题。(几届证券会领导都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快速彻底的解决问题,最多是一次阵痛,随后在价值低估、市场体系完善的背景下一定会立刻出现真正长期的大牛市,前面所有的苦难将会变成历史的回忆。

  果如此,则国之大幸,民之大幸也!!!!!!!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