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更应该在“梅景”面前感到脸红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10:09 人民网

  分类阅读论 坛IT产业体 育环 保文 化科 教社 会两岸关系法 治外 交军 事农 村经 济时政网友文集声明“网友之声”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场所。本栏目所有文章均不代表人民网观点。谁更应该在“梅景”面前感到脸红——有感于《党政干部文凭腐败为什么愈演愈烈?》[李少国]于2004-10-18 13:21:14上贴

  9月7日的《人民网-观点》发表了网友张洪清《党政干部文凭腐败为什么愈演愈烈?》的文章。窃以为,某些党政干部更应该在“梅景”面前感到脸红!梅景是谁?她是一位自强不息的武汉女青年。在去年11月份该市江夏区民政局低保中心的公开招聘考试中,其笔试和面试皆名列第一,可就是这“两试状元”却被举报为“持假文凭报名”。后经相关部门证实,梅景此次用于应聘的武汉电大本科(财会)毕业证是真,而之前的专科毕业证却是假。按有关规定,她这样取得的本科文凭国家不予承认。截止今年1月13日下午,她因此尚未被用人单位录取。(1月14日《新安晚报》)

  窃以为,梅景出此下策,实属不得以而为之。然对一个人水平的认定,看文凭虽是必需的,但文凭不是惟一的标准。梅景的“假真文凭”,只是形式上的假,不是实际上的假,其水平是货真价实的,这应该叫“败絮其外,金玉其中”。如果一定要给梅景“败絮其外,金玉其中”的假真文凭亮红灯的话,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听任另一种文凭,即“金玉其中,败絮其中”的真假文凭堂而皇之地存在呢?尽管这种文凭是从正规渠道、经正规院校、按正规程序得到的,但这些“干部学生”却没有经过正规的入学考试,没到学校听过几节课,甚至请秘书捉刀,不必参加毕业考试,不知毕业论文的题目为啥,只要符合“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的用人规则,他们就权钱并举,双管齐下,文凭到手,官运亨通,皆大欢喜。也正是因为文凭是个“硬杠杠”,其走红便更加“堂而皇之”的了。君不见,在一些地方和少数领导头脑中,对干部任用中“重视人才”的认识就等同于重学历,把学历简单地等同于文凭,到最后文凭就成了水平。甚至推崇如此之“人才高消费”观:在党委、政府的班子人员中必须要有某某学历的成员若干;在几年之内,班子人员的领导都要达到某某学历以上。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也该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吧?

  相比之下,同是假文凭,但对社会的危害性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前者虽是个特例,却有着真的内容,并不能给社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况且所需的费用皆是由自己埋单?相反地,后者则不然,因其形式是真的,也就是说它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文凭所有者名正言顺、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招摇撞骗或者升官发财,实质上是助长了形式主义的歪风,罪不可赦。正是如此,更应该在梅景面前脸红的难道不是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文凭持有者们?

  这不由地让人怀念甚至羡慕起今不如昔的好东西来。据史料记载,梁启超先生曾向曹云祥力荐陈寅恪做清华研究生院的导师,可陈一无著作二无学士文凭,但梁先生却只重其内在的价值,并不看重文凭、著作等表面的东西,这在科举制度异常盛行的当时真是太难得,太可贵了。若是在今天,陈肯怕连清华的门都摸不着,还遑论当什么导师?鲁迅先生也不过是个专科生,可他却跑到大学里当起了教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令人搞不懂的是,改革开放都廿多年过去了,一些用人制度却一直沿袭着旧传统,最多变个方式,换汤不换药,框框的东西就更多,就业市场中的“制度谜宫”无处不在,诸如什么年龄、经验、性别、容貌、乙肝歧视等不一而足。现实就是如此,没有文凭这张“旧船票”,纵使你梅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别想登上我这艘新客船!你也休想用“仅此一例”来改变当今的用人制度!谁让你生不逢时?

  然而,并非所有的事情皆要摸着石头过河的,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给有真才实学的“两试状元”设置人为的“制度谜宫”,不但不利于选拔人才,而且是非常有害的。相反,听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真假文凭的存在,更是罪不可赦。什么时候我们只看真才实学而不只是重视一纸文凭,且把“惟才是举”当成是治理“假文凭”的关键,我们的社会才算真正的成熟!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