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华视点:特殊政策能否终结人才流失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11:26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10月21日电题:特殊政策能否终结人才流失之痛?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吕雪莉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内力”。自上世纪的后十多年开始,西部人才资源开发进入最艰难和暗淡的时期,一大批人才特别是中青年骨干人才外流,人们把这种现象比作“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

  位于祖国西部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对人才问题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特殊政策,期望用政府人事管理这只有形之手留住更多人才。这些特殊政策因而也引来人们广泛关注和议论。

  痛定思痛,“水土保持”是构筑人才高地关键

  西部人才匮乏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表现在人才总量不足,更突出地表现为人才的大量流失。有资料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人才流出是人才流入的两倍以上。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基础条件的制约,这种现象在青海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条件苦、待遇低、经济总量小,吸纳聚集人才的能力弱,外面的人才不到青海来;另一方面,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政策落实不到位,本地人才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造成自身人才严重流失。

  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范围三次大的人才流动中,青海始终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调查显示,青海省近年来人才进出比为1:4。根据有关统计,就连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这样的单位,近3年也未进一个名牌大学生,同时,企业送出委托培养的人员也多是有去无回。

  有关专家认为,西部最大的人才问题并不是如何建立健全引进机制,去四处搜罗人才,而是如何进行人才的“水土保持”,让西部自身培养出来的人才为西部做事。

  “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们认为青海人才工作首要的问题就是稳定队伍,留住现有人才。”青海省人事厅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青海,单纯用津贴和待遇吸引人才,与省外相比根本不占优势。目前的西部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软环境甚至是优惠政策上,都无法与条件优越得多的东部相比。对于地处高寒边远、自然环境恶劣的青海来说,且不说深圳、上海,就连邻近的陕西、甘肃,都不在同一个竞争层面。如果没有特殊的政策扶持,青海很难在人才竞争上与外地争锋。”

  在这种状况下,青海只能从调整相关政策入手,积极创造宽松的政策氛围,让各类人才在青海安心工作。最近,青海省在职称评审中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即缘于此。

  “三大亮点”打通人才绿色通道

  今年9月以来,青海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职称改革的政策和措施,一待亮相,就吸引了众多的关注。

  亮点之一:否决“一票否决”

  职称,是对一个人专业能力的认可,也是体现人才自身价值的砝码。奋斗一生,拿到相应级别的职称就成为众多知识分子们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对于为数不少的人来讲,职称外语考试成为晋升职称途中的“拦路虎”。是否所有地区、所有专业的人员评职称都一定要过外语这一关?

  青海省人事厅新出台的《关于深化职称改革工作的意见》规定,从今年起青海省部分地区和专业系列申报职称对外语考试不再做要求,相应地加强了对能力、业绩的考核,改变了过去职称评审中外语考试“一票否决”的状况。同时,对参加考试人员的年龄和合格证书的有效期限也做了适当调整。

  亮点之二:非公人员享受“平等待遇”

  朱海云原是青海省第四建筑公司的职工,企业破产后,在一家民营建筑公司打工。她参加了计算机考试并取得了省级合格证书。前来办合格证的她显得非常高兴。她对记者说:“过去,单位破产后,感觉自己就像断线的风筝,能有一碗饭吃已经不错了,没想到还能圆自己的职称梦。”

  为搞活人才工作,青海省出台了《青海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评审办法》,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受户口所在地的限制,和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人员申报职称享受同等待遇。这条措施打破了身份界限、所有制界限、地域界限、岗位界限,突破了传统人事政策禁区,势必为人才开发打开一条绿色通道。

  亮点之三:给公务员“开考”

  据介绍,青海省还将允许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执业资格考试。这既有利于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依法行政。同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公务员学习积极性,顺应人才流动的新形势。促使人才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流动,有利于一些人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最能发挥自己才干的舞台。

  双刃剑下,痛止何时?

  不论是结合实际放宽条件,投以晋升职称之“饵”,还是促进流动、打开方便之“门”,人才匮乏的青海渴求人才之苦心可见一斑。但仅仅依靠这些特殊政策能否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外流问题,有关专家则发表了不同意见。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王恒生研究员说,对于青海这样艰苦的地区,稳定队伍固然重要,但不能一味从稳定出发。事实上,单用职称的办法并不能使人才稳定下来。比如,在青海,一直以来就存在“一高就走”的现象:拿到高级职称前,他是稳定的;拿到高级后,他就走了。那么,在目前这种优惠政策下,一批在青海工作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经过努力将取得相应的职称,这批人就可能会因为有了高职称的资本而振翅一飞。果真如此,目前推出的措施比如取消职称外语考试“一票否决”,岂不是为“一高就走”推波助澜?

  青海省人事厅有关人士表示,人才问题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各项政策措施相互配套,综合整体推进。目前在职称方面的改革,是把职称作为人才工作的一个载体,是人才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为稳定和留住人才,有关部门还在进一步制订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给各类人才创造发挥自身才华的舞台,创造他们尽快成才的环境。要留住人才,还要靠事业留人,栽好梧桐树,给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以感情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着眼于人才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本的运营、生产力发展的促进,其他相应的措施还会进一步跟进和完善。比如加强评审委员会建设,研究制定激励机制等,鼓励人才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跨国公司和东部发达省份纷纷到西部招揽人才,使西部出现新一轮人才流失高潮。作为西部边远地区的青海,能否在这种潮流中站稳脚跟,优惠政策能否为青海终结多年的人才流失之痛,这是人们热切关注的。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