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与统一:辨析方言译制片叫停令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17:03 中国青年报 |
近日,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停播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据悉,叫停的理由是,这些用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有违广播电视推广使用普通话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新京报》10月19日) 一个国家应该有统一的官方语言,这样既便于国家法律和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节省交易成本,也便于国家内部交流和沟通,减少分歧和误解。而且,随着信息化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统一语言的诉求也越来越迫切。广播电视节目当然负有推广普通话的任务和使命。 不过,地方方言是一个地方历史和传统的积淀,反映了当地居民的民俗和习惯,本质上是一种自发秩序。一些地方居民囿于知识和传统局限,一时很难改变自身方言。为了满足这部分地方居民的需求,让这些居民了解世界和文化,用地方方言译制节目,同样也是合情合理的。这也正是市场经济的秘密所在,不同的供给主体会满足不同的需求对象,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够在市场中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很显然,地方电视台作为中央政策的执行者和作为市场供给者,这两种角色之间存在矛盾和分歧。一方面,地方电视台要服从国家逻辑,负有推广普通话官方语言的使命和任务;另一方面,地方电视台要服从市场逻辑,负有满足当地居民需求使用地方方言的使命和任务。 理想状态应该是两种逻辑和秩序的自身竞争,地方居民作为最后的选择者,根据自身的不同偏好,选择不同的逻辑和秩序,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逐渐会形成一种格局,即那些跨越地域的居民,会逐渐学习和使用普通话;而那些稳定性较强的居民,会逐渐使用和坚持地方方言。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在美国这样的流动性和开放性社会,除了标准英语之外,还存在各种方言英语的原因。然而,广电总局发布通知,颁布“禁播令”,试图通过自身的强制力,强制推行国家逻辑,代替市场逻辑。这种公共政策看似扩展了普通话,事实上只是实现了某种形式上的统一,并没有实现实质的统一。反映了公共管理中“一刀切”的思想。 历史经验表明,类似的公共政策往往事与愿违,并不能够达到目的。相反,公共管理应该树立“兼容性”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统一只存在于多元化中,应该在多元化基础之上寻求统一。 从直觉上看,要形成统一,公共管理中最常用、最直接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刀切”,限制所有其他竞争对手。不过,这种方法只能够带来单调、非自愿和没有活力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