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活,不仅仅是养老(关心)(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02:26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曹玲娟
生活,不仅仅是养老(关心)(图)
  重阳节前,一群孩子访问浙江省温州市的一座老年公寓。瞧,这个小姑娘给老奶奶扮靓,带来多少欢声笑语。

  陈翔摄

  一个美妙的家,让80岁也灿烂起来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进房间,宽大的玻璃窗,印上了金黄的光晕。窗外,是秋草连绵,几只美丽的孔雀四处踟蹰,想在花园中找到最惬意的角落。空气里,也有着静谧的味道。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老配音演员赵慎之坐在窗边,银白的头发,被秋阳染上一层金色。她正忙着学做一种手工水晶花瓶。前几天,她们编织组的老朋友去城隍庙买来塑料水晶珠子,这个彩珠串成的水晶花瓶已快成形了。

  而赵奶奶家中客厅的茶几上,早已先摆上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花瓶,是编织组伙伴以前做好借给她的。老人很注重家居环境,客厅一角是老伴杨兆安的工作区域,在电脑前忙碌之余,能看到些花草,老伴很舒心。

  杨兆安以前是上海耐火材料厂厂长兼总工程师,1985年退休。这会儿,他正在电脑上修改论文《关于青砖古老工艺现代化课题》。研究这个课题37年了,他一心想将自己的技术传授出去。尽管一直有高血压、冠心病,杨兆安老人仍然坚持每天1个小时的研究时间。

  这对80岁的夫妇,3年前开始营造这个美丽的家。每位访客都会赞叹老两口的精心布置。墙上,贴着几张两人的照片;拐角处,摆着雅致的插花;阳台上还精心布置了一个小花架。

  老两口的家,并非普通居民楼,而是一座叫众仁花苑的老年公寓,也是人们常说的“养老院”。

  一个安排周到的老年公寓,每个老人都显得那么精神

  这个老年公寓有近200套单元房,分布在3幢居住楼,设施配套齐全,空调、家具、厨房、为老人特别设计的浴室卫生间等,各种房型都有。赵慎之老两口住的是二室一厅。

  在老年公寓的生活,老两口很满意。每天早上6点,老俩口就起来了。虽然楼下食堂就有早餐,老人还是习惯自己弄些简单的早点。

  9点多,老人下楼散步。整个花苑被大片绿地包围着,弯弯的长廊连接各幢楼房,长廊上挂着鸟笼,摆着盆景,老人们喜欢来这里聊聊天,晒晒太阳。11点,老人去食堂午饭。一周的菜谱预先已经公布在花苑周报,每天菜式都不重复,从早点到晚餐,花样繁多。今天能买到腐乳大肉、油爆虾、罗宋汤等。赵奶奶笑着抱怨,今天青菜煮得太烂了,“有的老人要吃煮得烂点的,我偏偏想吃清脆点的,众口难调啊!”

  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兴趣小组活动,像保龄球、京剧、编织、棋牌、钢琴、交谊舞等,还有影视厅等定期开放。下午赵奶奶去了编织室,20来个老姐妹早早就到了,打毛衣、编花瓶、聊聊天,每个人都显得那么精神,实在看不出她们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隔壁,有老人在弹奏钢琴,曲子隐约传出,像潺潺流水。

  一个比家更好的世外桃源,排队希望入住的老人已有数百

  这里的老人,很多都是子女不在身边。他们不愿意孤单地住在市区的家,宁可将房子空关,也愿意每月交千把块钱住到这里。

  “来了以后,我和老伴的身体都变好了,像是换了个人。”赵奶奶是坐着轮椅进来的,现在已能独立行走了,老伴也扔掉了拐杖,“日子过得舒服,身体自然也好了。”

  赵奶奶觉得这里比家里好。儿女都在国外,对老人独自生活放心不下。赵奶奶爱看足球,有次夜里爬起来看世界杯,吃了点花生,腹泻不止,只能等天亮打电话给女儿的同学,帮着送去医院住院。“还好第二天是周末,人家休息,如果在上班,就没那么容易了。”赵奶奶至今还后怕。

  “这里住得更安心、舒心。每天我都到医务室去量量血压。每天早上7点,医生都会打电话,问昨晚休息得好不好。”现在,远在国外的子女们也放心了。

  这里,能找到对老人情感的尊重。

  “我们宁可每套单元配一台全自动洗衣机,就为了让老人自己来按这个按钮,充分尊重老人的生活自理。”工作人员解释:“老人很怕自己被人觉得没用了,跟人没法交流了。我们就要尽量避免这一点。”

  这里的公共场所,墙上都挂有温度计,避免空调温度过高或过低;走廊两边墙面都装备有木质扶杆;每周会有专人帮老人清洁、消毒浴室。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员只提供服务,不去打扰老人生活。

  这里,适合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而又不愿意为子女增加养老负担,思想开通、经济状况较好、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的老人。现在,能够接受这种养老方式的老人越来越多。众仁花苑已经没有多余的床位了,申请入住的老人,已有数百人,而最开始时,仅有十余人入住……

  一个庞大的老年人群,渴望着社会的关爱与照顾

  “老年公寓是对我们养老方式的一种补充。养老方式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是要让老人生活得更好。”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恺悌细加分析。

  目前,上海已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254万,纯老年人家庭也快速增加。据最新统计,上海有独居老人70.96万,占上海市户籍老年人总数的27.86%,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6.36万。预防发生意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

  尽管上海有各种层次的养老院、敬老院、护理院、老年公寓的近4万张养老床位,但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还远远不够。以居家养老为主,以机构养老为辅,将是未来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向。

  “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传统的延伸,同时把家庭成员承担的责任延伸到社会,更加制度化、合理化。”张恺悌认为,居家养老发展起来后,可能会比在档次较高的养老机构如老人公寓生活更好,毕竟家是老人最有归属感的地方。

  上海在不断地探索,目的就是为老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养老选择。10月20日上海市老年办在全市开展面向纯老年人家庭的关爱活动,内容包括告知纯老家庭老人社区老年活动和服务设施情况,鼓励他们参加社区各项活动,每日一次电话问候,定期为纯老家庭检查电器、燃气设备,安装应急铃等。这些措施,旨在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和居民的作用,给老人经常性的关心。这样,老人既能保留住在家中的归属感,也能享受到社会的照顾。

  《华东新闻》 (2004年10月22日 第三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