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天兵”天降 猛如虎——中国空降兵写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16:57 新华网

  “背起伞,挎上枪,乘着雄鹰上战场;越过高山峻岭,跨过黄河长江,我们似神兵从天降……”威武雄壮的《空降兵之歌》从千里绿野一直响彻万顷蓝天。

  中国的空降兵,走在空中,打在地上,机动灵活,神出鬼没,像一把把尖刀刺向敌人最要害的部位;他们具有极强的应急机动能力和战斗力,一旦需要,可以在数小时内成建制地投入我国任何一个地区执行作战任务;他们是我国应对未来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一支重要的威慑和突击力量。

  “神兵”降海岛

  远距机动、千里奔袭,强大的机群飞向南海某岛,进行军事演练。刹那间,海岛上空绽开朵朵伞花……海岛空降,地形气象条件复杂,岛上礁石林立,岛边潮高浪急,着陆时稍有疏忽,便有落入大海的危险。这不仅需要勇气,还必须具备精湛的技艺。全副武装的伞兵们机敏地操纵着降落伞,巧妙地避开地面障碍物,准确地在海滩上着陆,并迅速完成集结。轰炸航空兵火力突击的硝烟尚未散尽,空降兵已拿下主峰,并开始搜索“残敌”,就地转入防御。

  接着,海岛野战生存训练正式开始。训练课目设置非常苛刻,无淡水供应,每人每天只有100克大米和5克食盐,其余的全靠自己动手解决。大海十分慷慨,它为官兵们准备了丰富的海鲜。至于淡水,用起来也不难,伞兵们不仅学会了识别15种鱼贝类的能力,还掌握了用海水提取淡水的方法。

  夜晚来临,刚刚还是繁星满天的夜空,突然飘来一片乌云,接着狂风大作,大雨骤然而至。刚刚支起的塑料布棚,顷刻间被风吹得无影无踪。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却又云去风停、满天星斗。如此这般折腾了几个回合,人人都“洗”了几次雨水浴。在艰苦的海岛生存训练中,伞兵们完成了预定训练课目,收集了许多海岛生存数据,积累了海岛空降作战经验。林海行军19昼夜

  莽莽雪原,寒风呼啸。空降兵小分队着陆集结后,挥兵向深山老林进发。昼夜24小时的超负荷强行军,官兵们的鞋袜、裤腿已被汗水雪水浸透,结成块块冰砣,用手一敲“梆梆”作响。而此时,一场暴风雪又铺天盖地而来,气温顿时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尖刀班的战士甩出伞绳,将行军的队伍联成一个整体,顶风前进。

  冰天雪地,根本就找不到遮风避寒的地方。指挥员决定,小分队就地安营扎寨。官兵们充分利用降落伞体积小、重量轻、面积大、不透风等特点,砍根碗口粗的树枝在伞中一撑,一座既避风又御寒、里面可睡二至三人的宿营帐篷就完工了。不分昼夜摸爬滚打,官兵们体力消耗很大,常常是坐着就能睡着。

  但为了锻炼部队在严酷条件下的生存能力,指挥部决定,不能休息,立即采集食物。捕捞队、狩猎队和采集队迅速组成出发,降落伞的引导伞用来作渔网,可破冰捕捞鱼虾;木棍用来作狩猎工具,猎取飞禽野兽;扒开积雪,可寻找蘑菇之类的可食植物。官兵们用树枝搭起支架,吊起水壶,铲些积雪放入壶中,点燃干柴,将各种“美食”下锅,边煮边吃,乐在其中。

  扑向十万大山

  广西十万大山上空。“嘀、嘀”,黄灯闪亮,战士们霍地同时起身,摆出离机姿势,钢盔顶着前面的战友,如蓄势待发的猛虎。绿灯再亮时,指挥员右手向外一挥,伞兵们精神抖擞,从舱门鱼贯而出,朝十万大山扑去。这里荆棘丛生,坡陡崖险,湿热多雨,毒虫毒蚊成群。复杂恶劣的环境,无疑对部队的宿营、行军、指挥、联络和射击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从双脚一落地,紧张的训练就开始了。大雨滂沱中,官兵们拄着竹竿,在泥泞的地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身上虽然披着雨衣,但已毫无意义,他们全身早已湿透。一条洪水奔涌的河流挡住去路,一名士兵游过去,牵一根绳索,后面的官兵倚绳而过。骄阳似火,地面温度已达50摄氏度,几名穿迷彩服的战士,用砍刀奋力砍断藤条,为部队开辟通路。最难对付的是旱蚂蟥。它悄悄地爬上战士的小腿,待发现时,已是鲜血直淌。毒蛇最可怕,咬一口轻者流血发烧,重者危及生命。还有一种红色阔叶树,皮肤碰一下就奇痒发肿。

  新一代“天兵”在神州大地谱写了一支雄壮的进行曲:15年来,跳伞事故率只有万分之零点一,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高寒区跳伞,野战生存一个月无一冻伤,也属伞兵史上的奇迹!我空降兵部队正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冲刺般前进,已成为一支随时能飞、到处能降、降之能打的快速突击部队。(倪孝才范东)(来源:半月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