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运会:中国农民的运动观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20:16 新华网 |
新华网宜春10月22日电(记者刘菁李美娟)放下在浙江义乌经营得很红火的袜子批发生意,农民朱俊杰随着他所在的业余篮球队坐了12个小时的火车赶到江西宜春市,参加本月18日至24日在这里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 朱俊杰说:“现在我们不缺钱,就缺运动。每天做完生意后打一小时篮球,成了我们的生活必修课。” 不过,十几年前多数农民并“不兴这个”。陕西省城固县丁家村农民林杰十几年前高考失败后从学校回到家里种地,一开始他像在学校一样每天早上起来跑步,但村里人看不惯,说他是“吃饱了撑的”。林杰停了一两年没有进行体育锻炼,但总感觉干起活来没劲,生活也似乎少了点什么。 朱俊杰说:“原来是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而卖力,付出了健康的代价。那时哪知道什么锻炼身体啊。”实际上,健康原因正是目前中国农民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与城市健身房、俱乐部人气日旺相比,中国农村不很标准的乒乓球台边、篮球场上也活跃着从十几岁至四十多岁的农民。中国农民体协副秘书长郭幸说,随着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富而思健的意识正深入人心。 如今,林杰所在的村体育氛围浓了许多,当年嘲笑他的村民还推荐他当村里的体育运动带头人。在广东、上海、江苏等地的富裕农村,农民已经开始参与网球、游泳、沙狐球等现代运动,广东40%的农村人口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农民的运动往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如农运会专门设有抛秧苗比赛项目,象棋、舞龙舞狮、毽球花毽等传统体育项目仍然不失吸引力。 13亿人口的中国约有四分之三是农民。过去,中国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常常是:浑身是力气,干着最重的体力活,比如60多岁的农民依然挑着上百斤重的担子行走。 现在已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农民走出农村到城市做小买卖或打工。不管是在外打工还是在家务农,新生活对农民的体力、精力要求都更高了。宁夏平罗县高庄乡农民金永胜一家都爱打篮球,他自豪地说:“那些不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干起重活来还不如我们呢!”在他看来,锻炼出一个好身体可以帮助他更好地劳动。浙江农民体协秘书长王家珍则说,我们参加农运会,目的不在成绩,而在求快乐和健康。 中国农民体协主席陈耀邦说,健身“是农民走向富裕以后的必然选择。”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45元。而1989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602元;今年上半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实现12285亿元,而1989年全年才4228亿元。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18日在本届农运会开幕式上说,体育发展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的一个具体体现。 今天,一些摆脱了生活压力并有些天分的农民甚至开始选择体育为职业。因为爱好运动,农民企业家蒋洪兴被选为浙江农民男篮领队,今年他80%的时间都在带队外出比赛,生意则完全交给妻子打理。蒋洪兴说:“原来在家种地时吃不饱,人瘦得像扁担。现在生活富裕了,减肥压力又来了。以前是因为生活没着落,顾不上体育。现在日子红火了,得把以前漏掉的锻炼补回来。”为减肥,他每天都要坚持跑十公里。 27岁的雅典残奥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铜牌得主王秋莲来自江西吉水县农村,她6岁时眼残。两年前王秋莲开始练柔道时还有些犹豫,因为这可能使家中开的商店无人看守。但她的公婆非常支持,认为这是改变媳妇生活的机会。实际上,中国有许多奥运会金牌得主是从农村走出去的,比如雅典奥运会女子万米冠军邢慧娜。 王秋莲的丈夫说,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有几个能拿到奖牌?练柔道,就是想让她强身健体。不然,就算开店赚了钱,身体不好也享受不了好日子。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增强国民体质。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农民被视为增强体质的重点。1990年中国开始在广大农村开展主题为“农村奔小康,农民要健康”的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目前已有1300多个乡镇被评为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