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探访“老人拾荒部落” 20多位拾荒老人昨自己放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3日05:27 青岛新闻网
探访“老人拾荒部落”20多位拾荒老人昨自己放假(图)
上图:正在烧水的吕大爷。

  聚居在即墨蔡家村旁的20多位捡废品老人昨天给自己放假过了一个老人节

  核心提示

  在即墨市蔡家村西侧一片空地上,有一个由20多名老人组成的“拾荒部落”,他们的年龄在60岁以上,最大的已经73岁。这些老人大都来自贫困山区,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为了给儿女减轻生活压力,他们来到即墨拾荒谋生。

  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到城区捡废品,过着重复而又艰苦的生活。老人节前夕与节日当天,记者连续数日走进这个“老人拾荒部落”,与老人们零距离接触,记录下了他们在外谋生的酸甜苦辣。

  过节特意休息一天

  昨天是老人节。在即墨市蔡家村西侧的一个废品收购站旁边一排临时搭建的简易棚房里,20多名拾荒老人聚在一起,有的打扑克,有的将大家共同生活的这个“临时小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有的做几个可口的小菜,度过了一个特殊的老人节。

  来自安徽临泉,73岁的杨凤龙老人告诉记者,平时为了能多挣点钱,他们很少休息,因为昨天是老人节,几名老人才商量,要为自己放一天“假”,全“部落”的老人一起聚会,打扑克玩游戏。拾荒老人马甸聪昨天一大早就来到菜市场买回肉和酒,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天是老人节,要好好过个节日。”年过六旬的韩老太昨天缝制了好几床新棉被,她说,要干干净净过个老人节。

  大多来自山区农村

  前天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老人居住的窝棚附近垃圾堆积成山,还有几位老人推着垃圾车忙着,正将拣捡回来的废品分类。

  来自临沂郯城的吕大爷今年70多岁了。他告诉记者,这片拾荒点上有20多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老人拣垃圾为生。这些人主要来自安徽、山东临沂等地的山区农村,都是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而又不愿意拖累家人才到这里拣垃圾的。

  晚上回来打牌下棋

  20多个老人在一起生活,每天都与垃圾为伴,他们的生活是否很闷?老人告诉记者,捡了一天的垃圾,累得要命,但晚上回来,大家还是会聚在一起乐一乐,有的打扑克,有的下象棋。有个别老人实在是太累了,就躺在棚房里看捡来的旧报纸,虽然眼睛有些花,但浏览一下标题也会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事。

  老人希望得到尊重

  在拾荒过程中,这些老人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对有损自己尊严的人或事显得十分倔强。今年61岁的马佃聪老人今年3月份来到即墨,他来即墨不久就和几个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挂上了钩,他主动提出义务为小区清运垃圾,为的是多捡一些废品。昨天下午,马佃聪老人气愤地向记者讲述了一件“罢工事件”。

  一次,马佃聪老人象往常一样来到即墨京宝花园清运垃圾,当他和老伴推垃圾时,一位居民从他们身边掩鼻而过,还说一些难听的话。马佃聪觉得自己虽然是外出打工,干的活又脏又累,可人格却不能受一点侮辱,于是便离开了这个小区,决定从此不再为该小区义务清垃圾。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外出以拾荒谋生的老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说,虽然拾荒这个活听起来难听,但我们不是讨饭的,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谋求生路,应该受到尊重。记者康晓欢王涛摄影报道

  拾荒老人最怕生病

  杨凤龙老人告诉记者,平时大家最挂念老伴和家人。这里的老人都养成了一个习惯,定期就给家里打次电话,问问老伴的身体和家里的情况。杨大爷告诉记者,最近他身体不太好,早晨起来经常头晕。前段时间,家人给他打来电话,怕天气冷冻伤身体,要他回家。但他自己就是不想提前回家,他想再干上两个月,等攒够了钱再回家。“我们在外边,最怕的就是生病,没法挣钱不说,还要花钱。”杨老对记者说。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