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追逐大师的冷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3日10:15 光明日报

  朱慧松

  日前,在“2004生命科学论坛——诺贝尔日”会场上,当每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演讲结束时,主持人问现场听众“有没有问题”,全场都鸦雀无声。在持续了近4个小时的4个主题报告间隙,预留的总计40分钟的提问时间里,千余名听众竟然没有提出一个问题。与公开提问时的羞涩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大会结束后很多听众上前与诺贝尔获奖者交换名片、合影拍照、请求签名。

  从表面来看,对科技名人的追逐反映了对科学的关注、对科学家的敬重,但往深层次分析,却发人深思:这到底是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热爱,还是一种“追星”行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世界级科学大师到中国举行演讲、报告、讲座等,每到一处总能引起极大轰动,主办方以能邀请到这样的重量级人物而自豪,公众更是以能听到这样的报告甚至能和科学家合影留念、得到签名等而兴奋不已。

  我不敢说全部,但确有不少人是抱着附庸风雅的心态来追逐大师的,或许根本听不懂讲得是什么,更提不出什么问题,只要我去了,还弄到了合影,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向人炫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很多人对科普活动的冷漠,有关调查表明,各地举办的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等,光顾者常寥寥无几,除了集体组织的中小学生外,很少能看到成年人的身影。在一年中我国没有参观过科技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没有参观过科技展览的公众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而科技类影片更是没有市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仅依靠少数科学家,更需要公众素质的提高和进步。对科技大师,我们在多一份关注和亲近的同时,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科技大师的演讲和讲座带来的除了专业理论上的东西,更有对待科学的坚定执着和孜孜以求的态度,人们即便听不懂大师们讲的高深理念,也应对这种精神有所感悟。在行动上,要更多地关注科普,参与科普。(作者系湖北省荆州晚报社记者)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