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闻追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4日11:02 广州日报大洋网

  曹苏宁

  10月17日下午2时30分左右,随着“稀里哗啦”的一片响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城墙出现坍塌,大量有着600年历史的墙面青砖散落一地,只留下一段长达17米(一说是15米)的土质墙体,让闻者见者扼腕叹息、痛心不已。

  痛定思痛,自然免不了要追问事件的原因,甚至要追究坍塌的责任。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也迅速到现场勘察,并作出了结论。结论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罪魁祸首是修建城墙夯土不实。鉴于不少国人对豆腐渣工程的切肤之痛和切齿之恨,将城墙的坍塌归罪于古人的“豆腐渣工程”,的确很有说服力,但若就此把责任都推给古人,就未免也太轻率。

  坍塌的那段城墙是不是豆腐渣工程?笔者不是建筑学或工程学的专家,不敢在这里乱发议论。但与我们熟知的当代豆腐渣工程相比,这项“古代豆腐渣工程”从成因和结果两方面都无法让人痛恨或者遗憾,相反倒充满了敬意。想想我们被披露出来的那些豆腐渣工程,有的是修成没几天的公路就坑坑洼洼;有的是还没封顶的大厦就摇摇欲坠;还有的则是刚刚通车的隧道就大量渗漏、成了免费洗车场……而洪水未到、九江大堤便轰然倒下的惨剧兼闹剧,则是对“固若金汤”这一美誉的最大反讽,“豆腐渣工程”一词也正因此而家喻户晓。这些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又几乎都与腐败联系在一起。

  而坍塌了的所谓古代“豆腐渣城墙”却不然。按照当地文物专家的说法,这一“豆腐渣”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清末修缮时经济状况不好,所以在墙体的夯筑和部分青砖的选材上都打了折扣。当然,100多年前封建帝制时代的这项工程,背后是否也有“腐败官员”和“无良工头”的身影,我们不得而知。但按照笔者粗浅的知识,古人对城墙的修筑十分重视,不仅每段的施工者要勒石为证,甚至每块城砖上都有工匠和直接、间接责任人的官衔、姓名。史书上也有过工程执行者和监理者因为质量而集体丢了脑袋的记载。

  更重要的是结果,一项经济困难时期的“豆腐渣工程”不仅外观巍峨挺拔,而且经受了一百年的沧桑变化,又接受了20世纪上半段数十年的战火洗礼,却能屹立不倒,就足以对得起为它付出过金钱、血汗和精力的古人,更无愧于完整地继承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今人。无怪山西省文物局文保处的专家都说,城墙坍塌“归根到底还是年久失修造成的”。

  据说城墙是突然坍塌的,事先没有发现任何征兆。而一些人关于附近大型施工机械的影响以及排水渠道受到破坏的质疑,也被一一否认。但不管古人做了些什么,他们毕竟把这一建筑史上的瑰宝放在托盘上交到了我们手里,在听到那一片揪心的“稀里哗啦”之后,今人更应该自责保护的不力。

  以砖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代建筑,能够留到今天、并成为胜迹的的确不多,或许结构有问题、或许材料易损毁、或许真是“豆腐渣”,或许又难逃战火……“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作古丘”,历史能给我们留下的东西总是有限的;但既然被留下了,不管它们的现状有多么的糟糕,我们都要尽力把它们继续保留下去,才能对得起古人,更无愧于后人。(来源:广州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