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济观察 国企改革改到痛处是产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09:23 千华网-鞍山日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3年底,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已达19.7万亿元,涉及15万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历时20多年的国企改革,已进入破难攻坚阶段——国企产权改革。不久前,学术界和社会上一场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讨论,再次揭示出国企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有人借改革之名行侵吞国资之实

  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企改革,是公认的全球性难题,而国企产权改革更是最难啃的骨头。

  当前,国企改革在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些国有资产在产权转让中流失严重,有些人甚至借改革之名,行侵吞国资之实。

  今年八九月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质疑某些企业经营者侵吞国资,并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步入误区。他认为,“目前应当停止盛行的管理层收购行为,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这一言论在社会上掀起了激烈的讨论,经济学界中更是争论不断,波澜迭起。

  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等专家表示,国企不改制,国资流失更严重,只有改制彻底,攫取国资活动才会失去土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文魁等专家则认为,“回避掉产权问题,仅在经营权上做文章,这是靠不住的。”

  这场讨论折射出的是当前推行国企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如不改制,国企效率低下,亏损包袱越背越重;但盲目产权改革,由于缺乏完善制度支撑和经验,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改不改,怎么改?这成为当前国企改革必须直面的核心问题。

  到底有多少国资流失

  参与各方都不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一些地方国企经营者和个体老板通过种种手法侵吞国资,是国企产权改革中暴露出的不容回避的问题。

  究竟国有资产在产权转让中流失的真实状况如何?记者了解到不少人所运用的种种典型手法:

  ———虚假评估。山西运城市焦化煤气厂、运城市船窝煤矿两厂“离谱”改制,有关部门仅卖两厂的资产却不管债务,未依法评估和招标,结果首次拍卖只以6000多万元卖给一家民营企业,经省纪委严查后,重新拍卖卖了2.3亿元。

  ———自卖自买。有1000多名职工的河南长葛市发电厂,改制评估机构由企业参与委托,产权转让没有进入产权交易市场。3000多万元的国有资产缩水一半,最终购买方仅以1500多万元的底价买入。公司董事长是原发电厂的厂长。

  这些年来,到底有多少国资流失,规模多大?记者问遍有关部门,没有一个权威的、系统的计算,业内说法也不一。不过,专家们公认,国资流失的一大原因正是国企改制不规范所导致。大量国资流失到私人腰包,成了一部分人财富膨胀的“源泉”。

  十几年前就呼吁人们警惕国企产权改革中的不公正性,提出“掌勺者私占大锅饭”等问题的清华大学教授秦晖今天仍然强调,任何改革,起点公平是保证效率的前提,否则必然会导致不公和社会不满。

  管理层收购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环境

  在国企产权改革各种形式中,最具争议的是管理层收购。这种行为可解释为公司的管理人员通过购买本公司的股份,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成为公司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

  2002年前后,管理层收购被引入国企改革,进而被一些地方视为“改革至宝”,认为这是国企股权多元化的有效途径,不仅可解决企业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也可解决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问题。

  不过,在改革实践中一些管理层收购却走了样。某些国企管理层利用各个环节为自己攫取利益,利用压低经营利润、操纵资产评估,非法融资等手法,使大量国有资产流进自己的腰包。

  2003年前后,黑龙江乳业集团改制过程中,审计为资不抵债1.45亿元,集团管理层在评估国有资产时把多年形成的知名品牌不进行评估,意图进行“零价”收购。后幸被省国资委发觉,果断废止了这个收购方案,评估出无形资产后,以竞价7900万元的价格将这个连年亏损的企业出让给了哈工大集团。

  “内外勾结,利用银行的钱来购买国企产权,这是我坚决反对通过管理层收购行为进行民营化进程的主要原因。”郎咸平说。

  10月,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带队奔赴东北三省,抽查地方国企改制工作。“国企改革已进入破难攻坚阶段,但国企改革总是在探索中积极前进。”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如此表示。(中国青年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