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当“传统”成为消费品:如何保护将成关注的焦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11:00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全球文化市场像一个超级市场,我们的文化像土特产,越土才越有身价。传统文化热起来,其实是以更深的方式卷到全球化的逻辑中去。”

  学者周国平曾说,“传统就是活在现在的过去。”在一个家、一个店、一条街,传统都可以活得很好。

  今年年初,北京什刹海的前海荷花市场改建步行街,开业了十家左右规模较大的餐肆酒吧。所有店铺的外立面,全是中式风格,连一贯绿色店招的星巴克咖啡,都以红柱白墙示人。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规划科主任董伟介绍,中式风格的店铺外观,是对什刹海沿岸商户的统一要求。从今年开始,要对已建成的商铺,逐片进行整改。新建商铺的外观设计方案,要经规划科申核,风格过于现代不符合保护区整体气氛的,要打回去重新修改。现在,什刹海100家店铺里,已有60%的建筑是中式外观。

  传统建筑、家具、什物,不同于珠宝玉器、字画古玩,它们总会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个特点,曾使它的价值在很长的时间内不被收藏界认可,还是这个特点,使得它今天能够从收藏品的圈子里走出来,走向大众消费和规模生产。

  古典收藏的价值体现为高度稀缺性。而大众消费层面的古典事物,价值体现在象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营报》副主编张世贤认为,对消费大众来说,它们是“我”,而非他人。

  不是怀旧,不是复制

  当“传统”被当作一种消费品时,已经与古典主义有了本质的区别。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陶东风认为,这种“传统复兴”的现象是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中出现的,它并不是简单的怀旧。真正的怀旧,是希望生活和历史回到过去,对社会物质发展持回避态度。

  由于传统风格产生时的背景和今天有很大不同,所以当它在很多年后出现在今天的现实环境中时,就变成一种“脱历史化”的中式符号。

  消费大众不可能真的想回到过去。传统丝绸面料加上西式裁剪,可以做得很时尚,但真穿一袭长袍马褂上街就未见得体。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未都说,中式传统家具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与任何现代设计冲突,这一点是很大一部分传统消费者的心理底线。

  “传统”的买卖双方

  有观点认为,近年民间兴起的古典风,是全球化背景下国民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寻根行为。陶东风不接受这种观点,他认为,传统意味着民族,全球文化市场像一个超级市场,我们的文化像土特产,越土才越有身价。传统文化热起来,其实是以更深的方式卷到全球化的逻辑中去。

  在陶东风看来,传统家什的买卖关系中,存在一个有趣的反讽:一方面,供货的农民生活在与所售物品相对一体的背景中,可是这些物品对他们不具有吸引力,他们一心只想把它变现;而作为买家的城里人,一边享受着现代城市文明提供的身份和方便,一边要去买些“老东西”,以唤起一些暧昧的情感。

  但为什么这种暧昧的情感在现在这么流行?陶东风认为,80年代没有这个风尚,是因为那时候人们一心向往的是现代化。现在这个现象出现了,说明很大程度上一部分人已经进入了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或破坏性开采

  至于传统的大众消费现象会在今后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学界观点不尽相同。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郭梓林认为,由于商业目的驾驭其中,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上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只要政府不是急功近利,而是继续按照市场规则办事,这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回归,自会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进行积极的精神重建。

  而从民间文化保护的角度,有人则认为,为满足消费而引起的对传统物件的交易行为,会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开采。正如作家冯骥才在一篇文章中所写:“民间文化一旦离开它的本土,便失去了大半的意义。而一个地方流失了自己的民间文化,便会失去了历史的根脉与精神。”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曹红蓓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