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敦煌二百多石窟遭破坏 莫高窟还能存在一千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14:11 新华网

  昨天,为期三天的中央电视台大型现场直播——《敦煌再发现》落下帷幕,敦煌莫高窟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心。目前,慕名而来的游客已使莫高窟“很受伤”,再经过如此大规模的宣传,如果引得游客蜂拥而至,石窟的保护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要“游客”还是要“石窟”?敦煌是不是也面临着“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选择?

  敦煌之现状篇

  “受伤”石窟高达二百多个

  在河西走廊鸣沙山东麓干涸宕河边,莫高窟默默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已有千岁高龄的敦煌正在步入“老年”。昨天,敦煌研究院院长助理、保护研究所所长王旭东博士告诉记者,在莫高石窟南区487个洞窟中,已有200多个洞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需要紧急修复、保护。

  在这200多个“受伤”的石窟中,损坏程度各异,“病情”不尽相同,但都面临着空臌、起甲、酥碱等问题。由于在国内壁画保护方面“一枝独秀”,维修人员还经常充当“外援”支援其他地方,因此,只有62人的保护所,面临着巨大的工作量压力。

  游客“塞车”时常殃及壁画

  除了千百年来风化、水浸等自然原因,游客逐年增多也是造成敦煌文物“受伤”的一个不能回避的原因。

  王旭东说,和原来相比,石窟内的湿度增加了10%-20%,使得窟中环境波动、不稳定,环境的不断波动加快了壁画的破坏。现在,有些石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到3000/ppm(正常值为1000/ppm以下),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遇到水就可以形成碳酸,从而对壁画造成腐蚀。

  另外,由于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高,在洞窟内为游客做介绍的讲解员经常晕倒。有些洞窟因为容量很小,游客“塞车”伤及壁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由于缺乏硬件,保护设备相对简陋,仅有的一台衍射仪还是日本赠送的。王旭东说,目前,改善文物科研条件是敦煌保护的首要任务。

  敦煌之未来篇

  日美专家帮忙找“病因”开“处方”

  修复“害病”石窟 足足用了七年

  修复材料 幸亏全“蒙”对了

  文物保护就是让石窟“延年益寿”,经过多年摸索,莫高窟壁画保护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85号石窟修复是第一次采用与国际合作的方式,在长达7年的研究、修复过程中,已形成一套科学的程序、方法和理念。

  王旭东说,在没有采取国际合作前,修复前的研究工作很薄弱,所使用的修复材料,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幸运的是,大部分石窟所用的修复材料都“蒙”对了。

  而现在,只要石窟出现“病害”,就要先对窟内环境进行监测、寻找“发病”原因、筛选修复材料,前期准备最长时需要两年时间。病因查明后,还要在实验室及现场进行试验,由专家评估通过后才能动手。

  据悉,通过保护所工作人员和日美专家7年的努力,“病例”比较集中的85号窟已被修葺一新,明年上半年就可以向游客开放。

  据王旭东估计,如果环境稳定,85号窟至少可以维持20年不再“发病”。

  不经灾害 敦煌再“活”一千年

  任何事物都不会永远存在,敦煌莫高窟也不例外,总有从这个世界消失的那一天。目前,敦煌保护专家在总结85号窟修复经验的基础上,即将开始对与85号窟“病症”相似的93号窟进行修复,预计,修复完成需要花3年时间。

  “我们保护方向是,将石窟比较完整地传给下一代。”王旭东说,如果按照现在的维修、保护方法,加上不出现巨大的自然灾害,敦煌莫高窟再存在1000年应该没有问题。最新进展

  打孔灌浆 北区修复将“缝”山

  目前,莫高窟北区发掘工作基本结束。今天上午,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王旭东告诉记者,10月28日,北区保护工程即将开工。

  王旭东说,北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风化、岩层坍塌及出现裂缝,维修人员将对此进行“锚固”,即在山体打钻插锚,将已经出现裂缝的岩层“缝”起来,再对裂隙进行灌浆,起到固定作用。据悉,北区保护工程将于明年年底前完工,2006年,北区部分石窟就可以正式对外开放。

  核实新闻 第二藏经洞没有存在证据

  两天前,一条“敦煌莫高窟可能存在第二藏经洞的消息”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兴趣。今天,敦煌研究院数位专家向记者表示,根据以往对莫高窟的发掘、研究,没有发现存在第二藏经洞的证据。

  1900年,道士王圆箓偶然发现莫高窟16号石窟墙壁上裂开一道缝隙,墙壁后面是空的。他挖开墙上的泥封后发现后面是一个藏经洞,洞中出土经卷达五万多册。除了这个藏经洞,敦煌还有没有第二个藏经洞存在,这个问题始终吸引着众多敦煌研究者前来一探究竟,但却全部徒劳无功。

  敦煌研究院专家表示,敦煌研究院确实和美国某研究机构对敦煌莫高窟进行过一次联合调查,但并未通过物理手段,发现某些洞窟内存在暗洞痕迹。根据多年来对莫高窟的发掘、研究,没有证据证明窟内存在暗洞,因此,“敦煌莫高窟可能存在第二藏经洞”的说法并不正确。

  敦煌之旅游篇

  鱼与熊掌敦煌要得兼

  既然游客已成为“公害”,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宣传,敦煌该怎样面对可能大规模增加的客流?

  “鱼和熊掌我们都要,我们这次选择由央视直播考古发掘情况,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共同分享人类的文明遗产。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正在为日益增多的游客对敦煌造成的伤害寻找对策,保护的目的也是能让人更多地欣赏到莫高窟的魅力。但关键是不能过度,保护与利用必须平衡,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行的。”王旭东着重强调。(特派记者杨章怀)(来源:法制晚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