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体罚与快乐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07:18 深圳商报

  五日圆桌

  周一至周五评点世事人情

  体罚与快乐教育

  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

  秋风

  沈阳市教育局最近对全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其中的一些调查结果出人意料,比如,只有1.5%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而景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竟然达到2.9%。

  还有一项关于教育体罚的调查也很有趣:81.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老师罚学生写多遍作业、多次打扫卫生的行为是关心帮助学生,而不是体罚。

  教育官员对此相当诧异,专家们则解释说,这是因为学生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即使是以自己遭受惩罚的方式,也能获得满足感。根据专家的这种解释,我们的孩子似乎有点心理变态。——也许真的如此,孩子们得到了溺爱,城市人情冷漠,家中缺乏兄弟情谊,恐怕确实会让孩子感到孤寂。

  不管怎样,这是一个反讽:自从启蒙以来,我们的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就表示了全盘否定,因为,强调背诵,强调老师的权威,对孩子进行严厉的管教,甚至进行适度的体罚,被认为是不人道的。他们鼓吹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即,教育要适合孩子的天性,要让孩子的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教育专家们据此大力倡导“快乐教育”。现在,学生们竟然从变相的体罚中得到了快乐,不知教育专家们是否允许孩子们继续享受这种快乐?

  当然,笔者绝不赞成老师对学生施行一些极端的、可能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体罚。这样的行为,即使出于良好的意图,也是不合乎教师的伦理规范,甚至是直接违反法律的。不过,一些程度显然弱得多的、甚至家长和社会普通民众也能接受的惩罚性措施,比如,要求个别学生几十遍抄写作业,或许是可以容许的。

  就其性质而言,教育本身是一个违反人的自然天性的过程。一个婴儿多幸福,他只睡、吃、玩,而且大体上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教育则要改变这种状态,意味着将某些规范、知识输入学生的心灵中,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未来应付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孩子的知识始于坚信,有些东西他必须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同样,为应付文明生活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社会规范和伦理规则,孩子们同样牢记并遵守,即使他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其实,即使是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恐怕也搞不清楚,人为什么必须遵守这样的社会规范或那样的伦理规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这些,孩子就不算文明人。

  因此,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甚至大量强迫性内容。比如,背诵或作业,就是让孩子牢记某些公理、定理、方程式或语法、拼写规则。而对违规行为的惩罚,也是为了强迫孩子牢记某些社会规范和伦理规则。

  一味地强调惩诫,强调教育者的权威,当然是不恰当的;但是,一下子跳到另一个极端,一味地强调快乐,强调孩子的天性,也同样是不恰当的。合理的教育方式,是在两者之间寻得某种平衡。当然,这又谈何容易。也正因此,人们很容易在两个极端之间跳来跳去。这恐怕也是大多数人身上一种顽固的天性,即使是再高深的教育也难以改变。

  作者:秋风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