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麓湖南汉已成皇家踏青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09:23 南方都市报

  麓湖南汉已成皇家踏青地

  广州首次发掘市中心外南汉和宋代建筑遗址,出土宝贝1500多件

  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结束了对麓湖路3号墓葬及建筑遗址的发掘清理工作,这是广州首次对市中心外的南汉和宋代建筑遗址进行发掘。据分析,南汉皇帝曾在郊区建造了多所离宫别苑和大量的寺院。今麓湖路一带有甘泉苑、甘泉宫。从广州城至此修建有宽阔的道路和凉亭等,南汉广州人特别喜欢到这里踏青游玩。这次考古发掘的建筑遗址可能与甘泉苑或者附属建筑有关。

  三大惊喜

  首次发掘到青铜佛像

  首次发现宋代瓷器窖藏

  首次发现精美串饰琥珀蟾蜍

  本报讯“南汉帝的离宫别苑和寺院是当时广州人踏青最喜欢的去处。”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结束了对麓湖路3号墓葬及建筑遗址的发掘清理工作。西汉早期至明清时期的52座墓葬中共出土有2000多年历史的1500多件宝贝。

  这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集中于古老广州城的北郊,位于横枝岗南缘的一坡岗。这是广州首次对市中心外的南汉和宋代建筑遗址进行发掘,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南越国墓葬

  土著贵族死后为邻

  据介绍,南越国时期的2座墓葬均为竖穴木椁。编号为M22的墓为长方形,一棺一椁,底部铺有2-4厘米大小的石粒。考古人员发现,出土文物包括铜勺、石砚和各种陶器,其中一件陶温壶呈扁圆形,上面的半圆形耳及装饰非常精美。

  编号为M45的墓室分前后室,墓道已经被破坏,出土陶器、石璧和铜镜等文物30余件。据介绍,M22保持着南越人的丧葬习俗,是一座典型的南越国早期土著越人的墓葬。而与之相邻的M45墓葬却极有可能是南越国的中高级官吏或贵族。

  南汉时期灰坑

  广州首次掘出青铜佛像

  在这次发掘区域的东南,即坡顶处,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南汉及北宋时代的灰坑和建筑基址。

  南汉-北宋时期的建筑基址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从发掘的情况看,这处基址至少经过四次修建。南汉建筑基址发现,古代广州人盖房子包括庭院、廊道、散水、房基、隔墙、树坑,错落有致,均用砖整齐砌筑。

  当考古人员小心地将灰坑泥土刨开,一件青铜佛像赫然跃入眼帘。“据目前所知这是迄今为止,广州市考古发掘出的第一件青铜佛像!”这尊青铜佛像长11.5厘米,分为上下两层,上部形状如矛,下为圆锥状底座,是主要部分,铸成浅浮雕。阳光下,呈立姿的佛像身着曳地长袍,体态健硕、面目谦和,双手自然下垂,身后还有刻线火焰纹光背。

  一同发掘出土的大量生活用品包括青釉碗碟等。其中“乾享重宝”铅钱的出土可以确定,这个灰坑的年代为南汉时期。因此,这尊佛像的出土为研究广州地区五代时期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南汉建筑基址

  广州人喜去离宫踏青

  据介绍,这次发现的广州城北郊建筑基址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文献记载和发掘地点的方位研究人员进行了初步分析。南汉皇帝曾在郊区建造了多所离宫别苑和大量的寺院。今麓湖路一带有甘泉苑、甘泉宫。从广州城至此修建有宽阔的道路和凉亭等,南汉广州人特别喜欢到这里踏青游玩。这次考古发掘的建筑遗址可能与甘泉苑或者附属建筑有关。其次,南汉后主在环兴王府(即广州城)兴建了28座寺庙,四个方向各有七座,这次发掘的遗址也很有可能是环兴王府东面或者北面的寺院之一。

  宋代火灾遗址

  首现宋代瓷器窖藏

  考古学者在宋代第三期建筑的散水处发现,这里有大量的瓦片堆积,还夹杂着大量的红烧土块、燃烧后炭化的木柱和木炭。

  “我们推断,这应该是宋朝一处火灾的现场。”据介绍,瓦片的堆积应是房屋上盖倒塌后形成的,因此,该处建筑物极有可能是遭到大火焚毁后倒塌,最终被主人遗弃。由于出土的瓦当包括大量莲纹瓦当,还有高档的吻兽饰(其形状似龙似猪),可见建筑规格很高。

  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的细致发掘,在建筑西侧约30米处,发现了一座呈长方形的地窖。地窖里完好地保存着9件具有晚唐至北宋特征的陶瓷器皿。其中,高22厘米的青瓷执壶1件、高20厘米黄绿釉执壶2件、口径24厘米的黄绿釉盒3件、黄绿釉盆3件。“埋藏的年代当为北宋时期,可能与建筑火灾后废弃有关。”据了解,这是广州首次发现的宋代瓷器窖藏。

  汉代墓葬

  首次发现琥珀蟾蜍

  在发掘过程中,三座不同时期的墓葬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其中一座东汉早期假双层结构的木椁墓规模较大,木板仍存,椁室、封门结构清楚,是近年来广州发掘的木椁墓中保存较完好的一座,非常难得。将近400件的出土文物,包括各种各样的陶器盒等生活用品。

  “比如四乳鸟纹镜等,是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时髦美女们争相购置的流行货。”首次在广州考古中发现的用于佩戴的串饰品琥珀蟾蜍更是形态逼真、美轮美奂。“绝对是珍品!”

  而M41是一座清代的土坑墓。葬具是一座木棺,但只剩下底板了。不过,考古研究者们还是从中发掘出了鎏金银簪、玉头饰,以及红、黄、紫、绿、白等五颜六色的琉璃串珠多达114粒。其中一对带有绿色翠斑,色泽温润的玉镯堪称玉中之精品。

  明代土坑墓

  棺底铜钱铺成“王”字

  另一座明代早期土坑墓在发掘清理过程中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研究者指着棺底告诉记者,棺底共有铜钱57枚,大多为北宋的货币,从早期的“太平通宝”到晚期的“大观通宝”都有,明代的铜钱则俱为早期的“洪武通宝”。研究者表示,“这些铜钱竟整齐地排列成了一个‘王’字。”这种用铜钱在棺底铺垫的情况本来就是首次发现,它排列成“王”字到底有什么意思就更难说了。“莫非墓主想称王称霸?”研究者笑着猜测。

  据考古工作者介绍,此次发掘清理墓葬52座、建筑基址1处、水井5眼、窖藏1处、灰坑1个,共出土各时期遗物1500多件,不同质地,价值颇高,展示了广州北部城郊2000多年的沧桑变化。由于器物和墓葬型制的发展变化轨迹十分清楚,因此反映出广州人不同时代的墓葬流行趋势。

  链接

  南汉国

  唐末五代,藩镇刘氏据有岭南,于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立国,即南汉,传四主,共55年。南汉立国以广州为都城,称兴王府,有文化学者认为:其规模之大绝不亚于今天,而离宫之类则远至今日广州郊外,几百宫殿、上千园林、三重州城,其财源大都来自海上贸易。目前正在兴建大学城的番禺小谷围曾被南汉国辟为狩猎场与御花园。

  广州建城2200多年,是全国城市中极少数城市中心一直没有变化的城市。从南越国算起,2200多年来,北京路和中山四、五路附近一直是广州城的轴心所在,此前广州的考古也基本集中在北京路,中山四、五路,越秀山附近。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陈实 通讯员 马建国 朱汝田

  本版摄影:通讯员 马建国 朱汝田 制图:小超

  图:

  遗址地点示意图

  这是广州市考古发现的第一件青铜佛像。呈立姿的佛像身着曳地长袍,体态健硕、面目谦和,双手自然下垂,身后还有刻线火焰纹光背。

  西汉晚期的“粮仓”造工精致。

  考古人员对首次发现的宋代瓷器窖藏仔细研究。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