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方言主持新闻 俗文化流行的潜台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09:36 新华网

  谁能料想,一档用方言主持的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竟然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掀起杭城的“俗文化热”,类似的节目在众多媒体相继“开花”。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此类所谓“俗时尚”也褒贬不一。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面对“阿六头”的吃香,我们可以解读出些什么呢

  新华网浙江频道10月27日电一个操着方言的主持人跟电视观众聊着家长里短,能说会道却又显得有些背时。然而,正是这种平民化形象带来了民间乡土文化的时兴。如何评价目前这些成为流行时尚的世俗化节目?带着疑问,我们的记者走进了《阿六头说新闻》栏目——

  “阿六头”风靡杭城

  从2004年1月起,每晚九点半,电视观众都能在杭州西湖明珠台的节目中听到主持人在用杭州话招呼观众:“敖扫敖扫(快点快点),阿六头来了!”就是在这句亲切的招呼声中,越来越多的杭州百姓成了“阿六头”的忠实观众,《阿六头说新闻》也在几周之内红遍了杭城,成为在杭州播出的所有电视内容中收视率最高的一档节目。

  对于杭州这样一个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基本上只能保持在2%左右的休闲城市来说,《阿六头说新闻》可以说创造了杭州电视新闻收视率的一个神话。开播第一周栏目收视率为1.9%,到了第五周就进了收视率排行榜前十名,两个月内蹿到榜首,最后收视率基本稳定在10%-12%。

  上至七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儿童,不管是杭州人还是外地人,只要是看过《阿六头说新闻》的观众都能在平民化的节目中找到乐子。马和生老人一家甚至改变了生活规律,两位老人总要等到看完九点半的节目才肯睡觉。杭州上城区清波幼儿园的小朋友还在学校里模仿“阿六头”的杭州话,老师见孩子们这么喜欢,干脆就利用午休时间安排了“小小阿六头说新闻”活动,让小朋友轮流用杭州话讲新闻故事。

  虽然电视里的“阿六头”长得并不帅,能说会道却有些碎嘴,有“杭铁头”的正义感但有时又有些小缺点,不过他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在杭州绝对不亚于其他明星。8月,“阿六头”和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坐飞机去北京,赶到机场时只剩十五分钟,大伙都以为走不了了。没想到机场的工作人员认出了“阿六头”,沾了他的光,大伙被机场人员“敖扫敖扫”放进了通道。

  也就是乘着这班飞机,开播半年多的《阿六头说新闻》凭借其鲜明的杭州市俗风格,在北京获得2004年创新创意制片人奖。回来后,该节目的制作人翁晓华笑着对记者说,当初评委第一次看到这个新闻节目的时候都傻眼了,惊呼道:“竟然还有这样做新闻的!”

  可媒体的流行却说明了一个事实,新闻就是可以这么做,其他突出当地风俗文化的类似节目也同样能获得成功。《阿六头说新闻》开播不久,用绍兴话主持的《我和你说》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视率。四川的电台、电视台则在大搞“方言工程”,有人作了统计,在成都用方言播出的节目就有六七十个,占总节目量的四十分之一。湖南经济电视台推出穿插长沙话主持的综艺节目《越策(长沙话:调侃)越开心》。上海的电台中又听到了用上海话主持的《谈天说地阿富根》……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家媒体已到《阿六头说新闻》栏目组“取经”,看来以乡土文化打拼收视率的节目不久即将在全国遍地开花。

  原生态受百姓欢迎

  的确,与传统的新闻节目相比,这些全新的新闻节目其架势也太“离谱”了。主持人“阿六头”穿个大褂站在镜头前,桌子上放把茶壶,一张嘴就用杭州话开始说新闻了。说的词儿基本上属于即兴发挥,偶尔唱一段演一段,时不时还把新闻编进顺口溜。这哪像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主持人啊?倒是和隔壁邻居家消息灵通的“阿三”有几分相像。不错,这个节目就是要找一个隔壁邻居给你说新闻。

  “达到今天这样的收视率,当时自己可想都不敢想。”面对节目的成功,栏目的策划人翁晓华仍然觉得有些意外,“但是我知道,我们节目的方向一定是走对了,那就是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

  确实,与一些按照某种时尚标准精心加工、但与普通人生活相距甚远的时尚元素相比,生活中那些原生态的东西还是最能打动老百姓的。用生活中的语言说生活中的事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那些保护一株树,捉住一个小偷等等的新闻,虽然看起来俗、土、平常,却让人们的内心得到了莫大的愉悦。

  我们在这些走平民路线的节目中可以找到许多隔壁邻居的影子,像杭州人熟悉的“阿六头”、上海的“阿富根”都是当地百姓最常用的一个名字,听这些人用本土语言说话是那么自然,这正是这些节目受追捧的一个原因。

  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拉瑟说过:“英阿福克兰群岛之战、中东战争和英国戴安娜王妃的新生王子。新闻对哪件事更关注呢?设想两个主妇倚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她们多半会谈到新生的小王子。”这就是对西方新闻界所谓“后院篱笆原则”最形象的注解。虽然这只是出自某种角度的一家之言,但不可否认的是,哪里的窨井盖没了,哪里树上长虫子了,哪家碰上好心人之类的百姓身边事,也是百姓关心的新闻。

  早在上世纪末,未来学家就断言21世纪是突出以人为本的世纪,一切与人类生命、生活、发展、休闲、娱乐相关的商品和文化产业,都将在新世纪获得高度重视和长足发展。

  关注像自己一样的普通人,关注真实的生活,并从生活中提炼出真、善、美,应该说,这是在以人为本思想影响之下,人们思维方式上的一次转变。当人们发现现实中就蕴藏着真、善、美时,他们就会在自己的平凡生活中注入高尚感,参与的热情就空前高涨。

  方言热只是个表象

  虽然方言只是众多节目制作中的一种包装方式,但是在“方言热”现象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方言只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方言热”所折射出的是人们对本土文化的重新认识。

  对于“方言热”,有人说这是在普通话统一标准体系之下,多元化语言将其个性充分展现出来,是多种文化百花齐放的好现象。普通话虽然在沟通与交流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若所有不同年代、不同种族以及不同文化素养的人们都只留下一口普通话,个人所特有的特定地域文化的个体性被一种普泛性所取代,地方方言彻底消亡,也是不正常的。

  也有学者则称这一现象为“怀旧热”。他们认为民间文化中许多精妙之处往往只有通过方言这种形式才能得到充分表达。在经过了“普通话热”、“英语热”之后,源远流长的俗文化所引发的“归本”心态,使人们重新意识到了对传统民间文化的那份依恋之情。

  在今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上交了提案,希望借“阿六头”的东风,保护杭州方言,同时也要保护和传承作为方言载体的杭剧、杭州大书、小热昏等地方戏曲。中央电视台目前正在拍摄反映口头文明遗产的十集专题片《草根中国》,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不过,在现代社会,方言也只能是一种特定范围的文化存在,超出这个范围的渲染,只会走向反面。目前方言配音在各种音像制品中的泛滥趋势,也产生较大的副作用。10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通知,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一律不得播出用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有关部门认为,方言节目的过多将不利于普通话的使用和推广。

  对此,《阿六头说新闻》的制作人翁晓华心里也很清楚:“由于语言的局限性,我们最终的主要观众将还是那些‘老杭州’,这是地方新闻走向小众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节目不太会影响到推广普通话。但如果这类节目过于泛滥,应该加以干预。”

  “乡土化”是柄双刃剑

  面对乡土文化在社会上的盛行,有人提出了担心,一方面乡土文化来自于民间,其文化创作中的内容必然会带有一些审美低俗、格调不高的缺点,对这些内容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可能不利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乡土文化的过度风行,也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对此,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对策。

  年初,方言版《猫和老鼠》一时风行于市,四川话、陕西话、东北话、上海话……各种版本大行其道。原本大人小孩都能看懂的《猫和老鼠》,“无中生有”地加上了许多对白,常常满口粗俗。有人为了让小孩学上海话,买来一听,却是动不动“侬只赤佬”之类的粗话,给孩子看了弊多利少。当庸俗成为“搞笑”的卖点时,俗文化就体现出糟粕的一面,被有关部门果断喝止。乡土文化节目,俗的应该只是风土人情的外象,而不是内核,“俗节目”要表达的精神,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要通过身边的生活,倡导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杭州另一档反映生活百态的方言节目《杭州佬》,就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节目制作的宗旨:《杭州佬》从来没有否认过自己的“俗”,只是它一直在努力让自己更加通俗,而不是让自己变得庸俗、恶俗。有了理性的辨别,这些对俗文化越来越多的反思将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同时,乡土文化的流行也恰恰提醒我们,在当代社会,我们的主流文化,要研究如何贴近民众。近日,反映主旋律的电影《张思德》在许多城市播放,意外地获得了高票房。从观众的反馈中我们不难发现,百姓之所以会被这部反映普通人的电影感动,正是因为通过对平凡人物普通生活的描述,观众们才看到了真正的精神闪光。

  【链接】 沪语培训班成了一种商机

  “正宗上海话”稀罕了

  “阿富根”节目的一次招聘,让上海电台新闻频率工作人员关注起沪语节目乃至上海话的未来走向来了。

  创办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阿富根”节目,最初是面向沪郊农民的。上世纪90年代初,曾因听众减少、与普及普通话活动方向相悖等因素而停办。2002年7月,该节目随着广播频率专业化改革重新恢复,演变成用沪语谈天说地栏目,颇受欢迎。

  如今主持播音的是两位第三代“阿富根”,两人均已年逾四十,从周一至周五天天出节目。大家一直提心吊胆,怕出现主持人生病等意外,为着沪语广播未来计划,便急着招聘新人。启事发出后,收到不少录音带,但听下来,不是沪语发音不准、掺杂普通话腔,就是普通话字词使用过多,符合沪语广播要求、说“正宗上海话”的年轻人竟一个也没有。

  由这一结果,他们想到了一个商机:教上海话,把“阿富根”真正当作一个市场品牌经营起来。一方面可以让想学上海话的外地人有个学习沪语、了解融入上海的种种“门道”,另一方面作为寻找“阿富根”接班人的窗口,变“找徒弟”为“教徒弟”。

  7月15日,“阿富根”沪语教学班第一批学员开学。

  上海话天天在变

  “阿富根”招聘中碰到的情况并非偶然。据了解,近年来上海本地戏种沪剧以及滑稽戏、申曲等剧种招收演员,多与之类似,招来的演员往往需要先培训沪语再学戏。网上有人“危言耸听”:上海话危在旦夕了!

  上海话的迅速变化,与一个移民城市对外来词语的积极吸收、融化力有关。在不断的拿来和创造中,上海话也保持着其本土文化的强大稳定性。但是眼下的语言更新速度,的确让钱乃荣这样的方言研究者觉得过快。

  比如,上海的日常用语里多的是商业味儿。上海话里,职业叫做“饭碗头”,工作用具成了“吃饭家什”,没了工作呆在家是“孵豆芽”,以前小菜场里排队时的“排篮头”、“吊篮头”,后来成了股市行话,人的长相变成了“卖相”,故作内行骗人是“卖野人头”,“现开销”是当场直言、不留情面……这类词语中,有不少是在上世纪90年代起新出现的,有一些是由于商业大发展被重新激活的,也有一些,是从普通话等外来语进入方言的。而最大的影响,正来自于后一种。

  除了语词,上海话的语音变化也特别大。上海话语音结构有6个音,比普通话细致多变,但在年轻人的口语里则被简化趋同,轻柔细致的尖团音渐渐稀有,上海话随之而变得硬朗。

  是封闭排外,还是拯救文化

  曾经,正宗地道的上海话是上海人将自己与所有外地人、乡下人有效分隔,充分显示自豪感和排外情绪的重要工具;但现在,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及本地人封闭视野和心态的一点点打开,在上海的公共场所,越来越多听到的是普通话。上海人听、说上海话的机会大大减少,一个大城市可能面临着方言消失的状况,有热爱乡土者忍不住呼吁:“拯救上海话”、“拯救吴语”!

  一些专家指出,在普通话一统天下的大潮流中,许多富有特色的方言已是求自保而难得。为挖掘整理一些已消逝的语言文字,人们付出了大量努力。而有7000万人口使用的吴语,现在还是一种活的语言,如果不加整理、保护,任其走向消亡,同时也意味着它所承载的文化系统的凋落风干。每一种语言,都代表了一部文化史,代表了一种文化生态的存在。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普通话,音素、章节少,音节结构单纯,利于普及传播,却很难穷尽吴语文化的妙处。

  但针对“阿富根”培训的事,媒体上也立刻有了回应,标题为《“正宗”方言,不说也罢》的文章认为,方言的形成是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如果过于追求正宗方言,反倒显得地方色彩太浓,有封闭、保守之嫌。

  争论归争论,沪语教学班还是在上海露了面。“阿富根”沪语教学班消息才出一天,就有10多个电话来询问报名,其中白领女性居多,上海人与外地人参半。而在“阿富根”之前,这样的班级至少已有七八家,可以说明想学上海话的大有人在。(作者:余华 龙晓霞)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