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越俎代庖”的精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10:12 中国新闻网

  白先勇版《牡丹亭》成为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反响最热烈、最受媒体关注的节目,一定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结果。甚至有人更不明白,一出古老的昆曲名剧演出的成功,和一向致力于推广西方古典音乐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然而,这有没有关系,恰恰是其中十分耐人寻味的问题。

  正如很多人料不到的,日渐式微的昆曲骤然间的红火竟是一个作家出来操盘的结果,昆曲《牡丹亭》得以在北京亮相、推广进而走红,与相关的戏曲部门和演出机构并无太大关系,而是北京国际音乐节这样一个古典音乐机构慧眼识珠努力的结果:据白先勇先生介绍,尽管之前《牡丹亭》在台、港、苏、杭的演出都相当成功,但并没有相关部门或演出经纪机构表示愿意推广这出剧或邀请其到北京演出,而是音乐节将《牡丹亭》作为与西方400年前古歌剧《奥菲欧》同时代相对照的中国歌剧典范,邀请进京的。这样的料不到令人相当感慨,很多行业内应做的,倒让行外的人做得相当精彩。

  生发这种感慨并不是一定要谴责谁,很多相关的业界机构和行业人士都一直在努力,相信打破某些局限、寻求新的方式和机会是他们忙于解决的问题。但对于白先勇和北京国际音乐节这样“越俎代庖”做出精彩的行外人,前者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励精赤忱让人感动,后者独具品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令人激赏。

  难以想像,如果没有白先勇先生动用自身一切资源身体力行地策划并制作这样一台《牡丹亭》,人们如何会知道昆曲的演出有如许的魅力,如果不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严谨的艺术态度和独到的艺术眼光,北京的观众或许还无缘了解《牡丹亭》之美。因为,通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昆曲或许古雅,终归是遥远而陈旧的东西,谁能有心、谁又敢冒着无人领会的风险去挖掘、推广这样一台演出呢?而今,《牡丹亭》火了,人们倾倒于中国古典艺术的魅力,一片叫好之余实在也应该多有一些冷静的思考,除了中国传统艺术如何传承和发展的方法问题需要深入讨论之外,对于如何将体现一个国家文化气质的精英文化发扬光大,也是此次事件留给人们的启示。

  作曲家谭盾曾说,如果我们不能将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有创意地传递到未来的话,我们的未来将不成其为未来。而做这样的传递,我们需要热情,需要机会,需要人才,我们更需要多一些深远的文化眼光和博大的文化胸怀。在这点上,敢于打破门户、甘冒风险的白先勇和北京国际音乐节,实在值得喝彩。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刘净植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