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误就意味着血的代价 警察群体的心理压力调查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10:39 新华网 |
调查表明,在所有的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心理压力最大、心理障碍最多,属于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三高”人员,警察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今年5月中旬,福建省警方对厦门、三明两市的245名民警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发现有半数以上的民警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大部分表现为亚健康心理状态。 在此之前,成都市青羊公安分局对400余名老中青男女民警进行的心理问卷调查曾引起广泛关注。调查结果显示,68%的警察心理压抑值偏高。 此前,成都市青羊公安分局一名民警来信说:“我是1986年从军队转业到派出所工作的,在基层工作的这10来年,我没有看过一场电影,而每天看到的却是现实中的立体电影……我拼命地工作,但犯罪分子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犯罪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民警的身体却越来越差。我刚到派出所时是一个白胖的小伙子,现在已是疾病缠身的‘小老头’……” 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警察拥有在常人看来“令人生畏”的权力,但这同时意味着警察必定比他人面临更多的诱惑和心理冲突。调查表明,在所有的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心理压力最大、心理障碍最多,属于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三高”人员,警察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工作压力包围警察群体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次工作失误影响的是一个月的工资、奖金。而对于一名警察来说,一次失误意味着疑犯的逃逸、战友的鲜血,意味着个人职业生涯的结束,也许还要面临法律的制裁。 研究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的还要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警察成为与各种阴暗面打交道最多的群体。社会的阴暗面催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垃圾,缺乏一个良好的防御机制或疏通渠道,警察就难以处理心理垃圾,各种心理问题就容易随之而生。 警察对维护社会稳定负有重要责任,如果警察的心理有缺陷,对公民、对国家都意味着潜在的危机。近年来,由于工作负荷重,压力大,一些警察出现离奇的暴力行为,有的触犯刑律。例如,在1997年,一名民警在调解一起群众纠纷时,遭到其中一方家人及其亲友的无理谩骂和围攻殴打,气愤之极竟开枪打死了10人。专家认为,许多警察犯法案例其实是心理疾病在作祟。 广东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说,在许多人心目中,警察个个都是钢铁硬汉。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 福建刑警总队的一名高级警官坦言,公安部进行侦(查)防(范)机制改革后,绝大多数刑案都归给了刑警,现在都搞包案到组到人,案子破不了,就挂在你的头上。对刑警而言,除了案件还是案件。在很多刑警的脑海里,凶杀现场的情景,社会阴暗面的东西常常闪现,思维就像拧紧的闹钟发条一样,有时真的会让人感觉崩溃。在福清市,就有刑警精神失常,有的警察甚至会因工作压力太大而产生自杀的念头。 福州市公安局张晓容说,据统计,我国警察一年的工作量相当于其他公务员两年半的工作量。与警察任务的广泛和繁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警力的捉襟见肘,因此,加班加点成为警察的家常便饭,节假日休息成为众多警察的奢望。一些突发性事件更让警察食无定量、睡不应时,生物钟遭到破坏。除了维护治安、打击犯罪,警察还要为公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总也做不完的事,让警察疲于奔命,这必然引发心力交瘁、厌倦、烦躁等不良心境。 华东政法学院博士生郭光东认为,警察的心理压力还来源于职业带来的孤独。警察角色所特有的危险性和紧张性使得他们总是感到自己被一种敌对的力量所包围。 张晓容说,警察的管理体制以及上下等级严明的制度,同样对警察个体的心理形成影响。警察中的绝对服从关系,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说,易滋长管理者的粗暴与专横,使警察在工作中处处感到压力。 另一方面,虽然警察工作量很大,但实际的收入却和其他公务员相差无几,甚至还要低一些。按照经济学的“高付出、高回报”的规律,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要让警察保持良好心态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按照管理心理学的“公平理论”,人们总是通过横向比较来判断是否公平。因此,如果不能随工作量的提升而提高实际收入,则心态失衡的压力会始终存在。 面对公众审视难以兼顾家庭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警察还必须处于聚光灯下,面对社会、公众的“审视”。张晓容说,相较于其他行业,公众对警察有着更高的期望,这种期望源于深层的社会心理需求。 张晓容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安全的需要”是其中一个层次。警察是满足公众安全需要的最佳载体,公众对警察寄予了高度的期望和信任。在公众心目中,警察应该是正义的化身和完美的代名词。而一旦警察的某些行为不符合公众的心理需求,甚至个别警察做出违法违纪行为,就极易出现心理学所说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的效应。因此,我们一再看到,只要警察群体中出现一个反面典型,就如同一个重磅炸弹,立即在公众中掀起轩然大波。这种情况无形中对警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作为工作时间不定的职业之一,警察工作时间长,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生活无规律,与家人无法步调一致;顾及家庭少,与家人感情难以完全融合;时刻处于危险地带,留给家人无限的担心。有调查显示,中国一线民警平均每天工作11至15个小时,平均3周才能休息一天。 1999年,某公安分局的两名警察在执行完任务以后,到一家饭馆吃饭。他们谈起了工作,谈起了因突发事件失约而惹怒女友。他们越说越失落,竟相约同时开枪打死对方。“砰”的一声枪响后,一名民警应声倒下。另一名民警在枪响的同时突然惊醒,看见倒在血泊中的战友,他意识到自己闯下了大祸,于是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在把战友送往医院的途中他也开枪自杀。其中一位民警的女友得知这一变故后,从七层楼上跳下,造成终身残废。 事业与家庭,亲情与责任,警察正是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心理疏导需借鉴面对较大的心理压力,中国应尽快建立保障警察心理健康的机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警察部门在对警察的心理疏导方面已经积累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发达国家在录用警察时均将心理选拔作为首要的环节。经过二战以来的发展,其心理测查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为保障警察的心理健康,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警察系统内部设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以协助警察调适心理,消除烦恼挫折及感情困扰,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为减少因袭击事件对警察造成的心理压力,纽约市警察局下令全市5.5万名警察接受心理咨询。 香港警界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设立心理服务组,心理专家通过咨询和电话热线等方式,专门为警察及其家人排解心理障碍。香港《警察通例》还明确规定:凡是警员在执法公务中受到刺激、或受到压力的冲击,如开枪,或击伤、击毙人犯,或身处险境而未受伤害等等,都必须在事后咨询心理医生,以确认是否心理正常,并运用科学方法排解心中的焦虑和障碍。自设立心理服务组以来,香港警队中精神有异常仍持枪执行公务的警察被及时诊断出来,获得了及时援助,自杀率、事故率大幅度降低。(文/记者陈泽伟)(来源:瞭望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