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策也是可以拿来讨论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11:25 人民网

  童铁丁

  《中国经营报》近日刊登一则题为《生二胎呼声渐高,专家建议推出过渡生育政策》的报道: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提出“一个家庭生两个孩子的政策更合适”的观点。这个专家建议发表后,引发不少评论。一篇题为《不成熟的“专家建议”慎抛社会》的文章认为:在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国策问题上的建议,要慎重,否则既误导舆论,又动摇了基本国策的公信力,更会引发整个社会对国家计生政策的混乱认识。

  国策问题关乎国家根本,关系到国家和民生的现实和长远利益,但在专家建议应该“格外慎重”这个问题上,笔者不能苟同。是否因为是国策,专家的建议就要因“不成熟”而闭口不谈?是不是因为政策重要,就一定要摒弃“不成熟的意见”?这种说法显然与当前国家在政策拟制中日益开放的趋向相悖。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特别是计划生育这样的基本国策,都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政策的科学性、严谨性与公信力,均依赖于民众的广泛参与。有公共良知的专家如果作为民众的代表,就公共政策发表其独立见解,这种见解和由其所引发的公共讨论,其实就是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因此,专家在公共政策上的影响力,不独因其专业素养,还应包含其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专家既是政策的参与者,也应是政策宣传的启蒙者,此两者应该是专家成为真正专家的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无调整变化的必要?笔者虽不敢断言,但是,现行政策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局限性和缺陷,却必须引起我们反思。专家提出“不成熟”的建议也好,成熟的建议也罢(其实,任何专家的建议拿到公共辩论中,也许都可能是“不成熟”的),只要引发足够的社会思考,引发人们对于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关注,其积极作用和意义已经显现。

  长期以来,社会对于专家的重视,往往着重于专家在其专业领域的贡献,却忽视了对专家公共精神的培养与扶植,这其实是对专家公共作用的低估。事实上,专家在社会生活当中,其科学精神和素养,与社会所需要的公共精神是一致的,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社会所广为缺失的。如果专家发言仅因其“不成熟”而成为众矢之的,正说明社会的不成熟与公共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事实上,任何一项政策的讨论,不同专家都应该本着科学的精神,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引发民众对于自身利益再认识的思考,从而推动有关政策的与时俱进,有关国策的讨论更应如此。前段时间,由朗咸平教授引发的国资改革的大辩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成熟理性的政府,对于政策引发的讨论,绝不应惶恐不安或闭门塞听,而当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