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的黄昏,民族的悲哀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17:07 中国青年报 |
编者按 看到这两条“烈士新闻”时,心中有种被抽空的痛感:当烈士滚烫的血凝固成的集体记忆从我们灵魂的辞典中抽离后,我们还剩下多少值得敬畏的东西? 烈士之所以值得景仰,在于他们身上有种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境界我们难以达到———正因为达不到,我们才把他们供在心中,压住那些诱惑我们走向委琐和庸俗的心魔。也正因为这种对英雄的敬畏,当恶降临的时候,我们的民族才会不断升腾出一种超越“自私”和“小我”的“善”,筑成正义的堤坝,阻止恶的泛滥和社会的退化。 当凝聚着一个民族崇高精神的烈士传统走向黄昏的时候,还有什么东西能支撑着这个民族走向辉煌? 青年话题编辑室 沉没的烈士传统,忘却的烈士精神 伍里川 烈士,这个我们永远也搬不动的词,却有可能成为一个任人揉捏的“软概念”。这既是辽宁省朝阳市北票烈士陵园在官员“有碍观瞻”论中被搬迁给我的启示,也是衡阳市民政局申请追认邹传云为烈士所包含的信息———“烈士”要么被一些官员避之不及,要么被一些官员趋之若鹜。冷热之间,不止反映出世态炎凉,更揭示出崇尚烈士精神的主流价值观的沉沦。 自从烈士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的本意定格为一种国家称号后,烈士带给我们的冲击,乃是由规格的保证和精神的加冕来完成,也包括形式上(主要是烈士陵园在城市中的位置)。而这些东西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越来越显示出价值上的错位———至少在朝阳市常务副市长邱廷雁看来,烈士陵园“有碍观瞻且年久失修”。(《时代商报》) 邱副市长的讲话立即遭来如潮抨击。其实搬迁烈士陵园只是“烈士”处于微妙境地的一个缩影。这种处境尤其表现出“烈士”价值的缩小。把朝阳市发生的事看做官员政绩观、拜金思想所促成也可以,但根本上,还是价值追求偏差带来的后果。 当前,我们在宣传上,在一起起事件的善后上,确实给予了“烈士”相当的政策关照和舆论支持,这也是拟追认衡阳市珠晖区副区长、被残疾人罗贤汉烧死的邹传云为烈士遭到当地许多群众质疑的原因(《中国青年报》)。正是出于对“烈士”的无比崇敬和对烈士精神的高度膜拜,人们批评如潮:一个有着“形象悬疑”的干部,怎有资格与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牺牲的人们相提并论? 在笔者看来,提出“追认”设想的人,无非是默认这样的逻辑:资格不足的话,扩大“烈士”范围,或者降低“烈士”门槛是很好的方法。从其潜台词来看,或许正意味着“烈士”在一些官员心中的贬值。这与上文分析的烈士价值的缩小,可谓价值取向上的殊途同归。看似充满落差的冷热两种现象,其实无不说明:烈士精神在官员心中乃至全国人民心中,正在不自觉地滑落。这种滑落,意味着一个民族性情和品质的危险变异,它实际上是对“烈士传统”的悖离。 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注脚:烈士陵园成为收费“公园”,可以营利;烈士陵园成为“垃圾场”,可以藏污;烈士陵园可以成为约会地点,可以调情;烈士成为历史,可以遗忘,甚至林觉民塑像也可以承受文明绅士们的尿液。 而且,即使没有这些“附加值”,年久失修也肯定是那些没有被安排营利任务的烈士陵园挥之不去的阴影。烈士或烈士陵园在实现精神图腾塑造的进程中被“世俗化”消解,这就提醒我们,不能仅把怒火倾泻在某个官员、某个城市的身上。 昔曹操歌吟“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时,实质的烈士早已有之,那种为大义牺牲的精神,之所以千古流传,不仅仅靠着“烈士名垂千秋”的荣誉吸引力,更靠着这种精神成为国人难以自弃的气质。因此,我们更应该反省,我们崇仰烈士的情怀已经变异了! 缺少英雄情结的城市形象苍白无力 李甘林 耗资100多万元,刚建成10年的辽宁省朝阳市北票烈士陵园,最近从市政府后山搬到15公里以外的荒山上,而这里却变成一个豪华广场。至于搬迁原因,该市常务副市长邱廷雁称:烈士陵园有碍观瞻且年久失修。(《时代商报》) 虽然窗外阳光普照,但我读到这则新闻,仍然感到一丝寒意:一方面,全市市民对由自己捐款建造得好好的陵园说拆就拆了感到心痛和不解;可另一方面,堂堂的常务副市长邱廷雁却称“烈士陵园有碍观瞻”。 也许,副市长先生也有自己的苦衷:一个城市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形象。这样才能吸引客户投资、吸引游客观光,市长们脸上也才有光。如果该市政府有这个财力,搞搞城市建设,改善基础设施,造福于民,也没什么不对。可问题是,北票市是全国的贫困县之一,2003年财政收入仅7000万元。按照常识推断,这点钱,可以说光养领导乘坐的公车、发全市公务员的工资都不够。于是,市政府不顾民众的反对、强行将烈士陵园迁走的举动,就不光是一句“有碍观瞻”能够解释通的了。 我以为,近年来,北票烈士陵园被强行拆迁的行动决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基础。打开搜索引擎,我们看到一幕幕令人痛心的场面:天津烈士陵园门庭冷落,祭扫人数逐年下降;方志敏烈士陵园遭严重蚕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湖北一庄重陵园成恋爱场所,烈士墓碑刻爱情蜜语…… 表面看来,这些城市如此作为有着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进行城市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然而我以为,如此容不下烈士陵园,如此粗暴对待烈士、亵渎烈士们在天之灵的行为,恰恰是在糟蹋城市形象,也恰恰是在矮化城市文化品位。 举目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城市,我们应该感到汗颜:在俄罗斯,虽然政体改变了,但莫斯科红场上的无名烈士墓仍然是新婚伉俪们和广大民众向往的圣地,无名烈士墓地上的火苗依然闪烁;“9·11”事件过去几年了,可纽约市的民众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悼念那些英勇的消防队员和无辜的死难者;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得知国内要为一战时的一名无名战士举行悼念仪式,居然提前回国;至于著名的布鲁塞尔市政广场上那位顽皮可爱的小于连撒尿浇灭敌人地雷引线以保护城市的形象,已经成为该市的一个著名景点,令人难忘。 永远铭记那些为民族为祖国作出贡献的人们,永远缅怀和感念他们的奉献精神,不仅是一个城市应有的气度和胸怀,更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是否具有人文关怀和英雄主义情结的重要标志。而没有这种情结的城市形象,即便城市建筑再繁华、再气派,却缺少了一种精神和一种内涵,并且丧失了某种不该丧失的记忆,这样的城市形象也必定苍白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