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方略 扩大优势 加速发展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02:58 人民网-华东新闻 |
王洪涛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浙江嘉兴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一员,如何摆正位置,形成特色,增创优势,错位发展,实现发展新跨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课题。 机遇和挑战 2003年,嘉兴实现GDP855.63亿元,增长16.9%,增速连续两年位居长三角和浙江省前列;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名列长三角第8位;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经济扩张性竞争也日趋激烈。这既为嘉兴带来赢得新一轮竞争和合作发展的难得机遇,也对嘉兴形成挑战态势。目前,嘉兴有着四个方面的难得机遇。 首先,按照世界经济的发展经验,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标志着经济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全面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城乡一体化步伐将明显加快;工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面临重大变革和转型,以资本技术密集为特征的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将迅速壮大;第三产业占比逐步提高;消费方式将从温饱型消费向宽裕型小康和体验型精神文化消费发展。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预示着嘉兴经济发展的路径、动力和环境等将发生新的变化。 其次,对外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嘉兴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愈加明显。嘉兴地处长三角16城市的核心地带,与沪、杭、苏等城市均在一小时车程内。拥有浙北惟一的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嘉兴港;按照规划,连接嘉兴与上海的高速公路车道将增加至双向20车道;随着杭州湾钱塘江天然交通屏障的突破,嘉兴从以前的长三角南北向交通“末梢”城市成为沟通长三角苏南、浙东南的重要交通节点;全市内河货物年运输量已相当于长江干流航道的运输量;乍浦港建设有条不紊,沪杭高速铁路、沪杭苏嘉城市轻轨等工程也已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再次,在浙江发展的大框架中提出“大嘉兴”战略的规划设想,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奠定了扎实基础。按照立足长三角、建设大嘉兴的目标,全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将进一步提升嘉兴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增强接受产业转移的承载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最后,浙江省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和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使嘉兴这个“前沿阵地和桥头堡”,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但必须看到,眼下嘉兴发展还承受着三个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一是长三角城市间竞争更加激烈,嘉兴城市定位面临新的选择。嘉兴必须在竞争中发挥优势、准确定位,趋利避害、错位发展。 二是土地、能源等要素供给日趋紧张,很大程度上制约未来经济发展。嘉兴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实力有待提高。嘉兴制造业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传统产业比重偏大,规模经济优势不突出,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平均资产规模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产业链经济不发达、产业集群化水平有待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在长三角城市中列末位,与嘉兴所处的区位优势很不相称。 谋略与对策 嘉兴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审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优势,找准发展突破口,在差距中查找问题,在优势中寻求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错位竞争和产业互补中增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第一,甘当产业配角,争当产品名角,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的配套服务功能。以建设“沿海”、“沿路”两大产业带为重点,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追求产业结构趋同下的产品差异化、品质化。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带动整体产业升级。要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器件、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配套加工业。加快临港型产业发展,重点发展重化工、钢铁、石化、造纸等临港型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要按照“主导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指导思想,加强与上海等地支柱产业的配套协作。规划建设长三角职业教育园区,逐步建成长三角技术人才、高素质劳动力培训和供应基地。 第二,立足大嘉兴,服务长三角,努力打造以物流和大型专业市场为重点的区域服务中心。有重点、分层次地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一是以服务长三角为目标,重点加快发展大型专业市场、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房地产业、职业技术教育、医疗康复、酒店会展等行业。二是以服务“大嘉兴”为前提,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通过上述措施,争取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到2007年三产增加值突破500亿元。 第三,优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综合功能,扎扎实实地培育和创建长三角“人居嘉兴”居住生活优选之地。以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快城市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设水都绿城的目标,搞好水系、绿地、公园建设,营造好城市环境。以吸引上海老年人来嘉兴居住为切入点,建设一批面向上海等地居民的住宅小区,突破城市间诸如医保等方面的体制藩篱,打响“人居嘉兴”品牌。 第四,注重水乡特色,整合旅游资源,努力建设长三角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紧紧抓住上海世博会、杭州休博会的机遇,立足嘉兴人文特色,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景点开发步伐,提升接待服务水平,打响水乡文化、潮文化、古镇文化、名人文化等旅游品牌。积极参与长三角旅游合作,共同建设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 第五,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尽快形成长三角现代都市农业的生产和服务新格局。重点建设蔬菜瓜果、特种水产、名优畜禽、优质粮油、花卉苗木等农业优势产品区(带);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重视提高农产品贮藏、保鲜、脱水、分割包装、熟食制品及配送等水平。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卫生、安全农产品,由保障供给为主的产品农业向融经济、生态、社会、休闲、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转变,加快传统农业由一产向一、二、三产的融合,成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区域性农业科技、信息交流、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和休闲观光重要基地。 认识及思考 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在指导思想、体制机制中予以保障,需要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认识和体制障碍。 其一,正确理解“工业立市”的内涵,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工业立市”倡导的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要继续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当前发展受土地、电力、资金等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更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进而促进一、二、三产相互融合。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既是嘉兴区位优势之所在,更是赶超或缩小与长三角其它城市差距的潜力之所在。 其二,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像苏州取消或弱化对部分古镇的GDP指标考核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加快嘉兴参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五大基地建设,也必须进一步完善对各地、各级的考核体系和要求,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制订考核体系,防止片面追求GDP总量、招商引资数量。 其三,加快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对产业布局的合理引导。区域规划要明确提出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空间开发方式,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城镇和产业布局,统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作者为嘉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华东新闻》 (2004年10月28日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