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经济论坛:产权改革大讨论与经济学家的天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07:25 人民网

  作者:李开发

  公元2004年3月以来,香港的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先后发表文章,点名批判国内三家著名上市公司,抨击它们在“国退民进”过程中瓜分国有资产,化公为私,损害中小股民的利益;进而质疑产权改革是瓜分国有资产的盛筵,质疑国有企业领导人的信托责任。郎教授在国内外经济学界的极高知名度,郎先生预言德隆破败的准确性的余威加上这次他的高调质问,在媒体间飞速传播,犹如平静的大海上突然浪潮翻腾。

  一时间,理论界,财经界,思想界,法律界,企业界及政府相关部门,无不关注这场讨论。数百家平面媒体,上千家网络媒体,无不以很大的篇幅发表或转载相关文章。

  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这些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发表言论,“挺郎派”与“倒郎派”,主流派,非主流派,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新实践派,中间派,骑墙派,法律专家,自由人士,无不参与进来,各抒已见。各流派激烈交锋,都使出浑身解数,一反长期以来学者文人温文尔雅、如切如磋的风范。正如有学者评述的那样,经济学家既是社会公众的良心,更是社会相关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功与失败关乎学术流派的命运与前程。因此,此次学术之争是前所未有的。各门派学术大师的亲自出马与高调论战,有理性的说理,有激进的批评,有严密的推导,也有深情的演绎,使得经济学的显赫与高深走出深宅大院,在与实践的结合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也是国人领会与使用经济学的绝好教材。

  中国近25年来实行渐进式改革带来的成果是举世无双的,社会飞快发展,经济持续增长,从总体上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但渐进式的改革往往使人遇到问题绕道而行,留下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难度巨大的政治与经济问题。难题最终是绕不过去的。从上世纪90年代的初的“砸三铁”,到90年代中期的下岗分流、破产还债、资产重组、主辅分离、减人增效,到1998开始并且现在还在继续实施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许多核心问题有待解决。中国加入了WTO,一系列旨在启动中国开放市场、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措施实施在即。中国的国有企业问题如不彻底解决,现有的其它改革也无法深化。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果不能解决相关问题,在对外进一步开放市场过程中,中国的国有经济与民族经济都会受到重创。企业体制陈旧、效率不高的问题、大量人员失业的问题将是沉重的社会问题。规范建立不足、操作程序不周,出现了一系列漏洞,诸如瓜分国有资产的问题,暗箱操作问题,值高价低的问题,贫富悬殊的问题,追求效率但有损公平与正义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诟病,特别是弱势群体更是挫折与艰难并至,感受更深,郎先生只是在干柴堆上放了一把火。

  由笔者观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债务沉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缺少竞争能力、体制束缚且困于破产与煎熬之中的国有企业退出竞争序列,放手让社会资本与个人资本进入,让经营者与生产者更关心生产成果是件大好事。让一部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一马当先才能万马奔腾,无疑非常正确。但改革需要规则,需要起点公平,需要程序正义,需要有一种理性约束的法律原则与社会道德。一些地方急于求成,一些企业关门改制,少数人暗箱操作,必然带来资信缺失,腐败堕落在所不免。

  其实,这么多年来,从中央政府,到执行部门,关于规范国企改革的问题,关于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关于做好企业改革改制中的员工的上岗安排、下岗分流、推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的文件发了一个又一个。因此,郎咸平教授引爆的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话题本不是一个话题。

  改革需要效率,但又不能急于未成。人民是共和国的主人,改革需要深察民意,争取人民理解,获得人民支持,特别是数以千万为改革付出代价的企业职工的支持,改革才能顺利成功。任何好的政策、好的愿景,好的思路,如果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掌握,也会在执行中有反复,有偏差,有失落,也会汇聚成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经济学家在这个时候的时代使命就是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这一过程,帮助化解社会矛盾,引导和启发社会的进一步理性思考。不同学说的解释方法、选择途径当然不同,经世济国的学问将在社会改革大潮中接受质疑与检验。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在于它是为政的指南。一语兴邦,一言失国,责大如天。君不见,多少国家贫穷时万众一心,富裕了却人心离乱,问题丛生。有一句名言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信哉斯言!

  生活是一面镜子。从郎咸平教授引爆的大讨论的巨大反响来看,国有资产有没有严重流失?改革的做法有没有缺陷?职工的利益有没有得到切实保证?少数人通过官商勾结瓜分国有资产有没有得到制止?我们的政策是不是线条太粗,规范不足?我们强调了效率,是不是有损公平?国有企业如何有退有进,为什么群众感觉只退不进?上市公司为何总不规范,许多中小股民利益为何得不到保护?这一切的一切的深深思考,无不因郎教授这位“乱市英雄”的横空出世而凸显出来。现象中包括着许多深层次的东西,一次超越学派、观点、超越激情的理性思考就显得尤为必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学说的与时俱进和发扬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党和政府要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管去岁的“非典”肆虐,还是总理为民工讨工钱,不管是反腐中多少高官的落马,还是正在实施的官员问责制,都已经让人民群众深切地了解到党和政府的为民之愿、爱民之举与亲民之情。国家要强大,人民要富裕,社会要有秩序,这是全国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从初步繁荣走向强盛的中国,是一个需要在纷繁复杂动荡的世界中保持稳定和发展的中国。中国需要改革,不改革不能发展;中国需要稳定,没有稳定就不能推进改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革命最需要的是激情,建设更需要理性,更需要建立规则。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需要的是深入实践的调查研究,需要的是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改革措施,需要的是稳妥可靠的程序规范。而这一切,只能来自于事实基础上的理性思考。经济学家需要用自己的智慧把艰深的理论以直白的方式告诉大家,让人民群众了解真相,掌握规律,思考问题,从而支持改革与推进改革。世界上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莫不以理论解释了实践、引导了实践而功垂青史。

  笔者小时候读《史记》,很佩服司马迁的网罗天下放失旧闻,通古今之事,成一家之言的豪情与伟业。当今的中国,每天都在演绎着改革开放的精彩篇章。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回首今年6月以来的由郎咸平先生引爆的大辩论,流派之众,影响之大,发言人数之多,关注人数之广实属前所未有。

  这是一个思想与学术交流的盛筵,是一个百花争艳的精神财富。无论观点孰是孰非、无论影响大小强弱,无论内容肤浅与深刻,都是值得记录与思考的。

  这是一段精彩的历史瞬间,风格、流派、主张五彩缤纷。许多精典文章美不胜收,许多学术观点深刻隽永。

  这是一场凝聚当代经济学家理论精髓、学术智慧的高峰上的较量,无论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方式,立场与观点的思考路径,理性与激情的各领风骚,都值得一读,细细品味。

  大讨论数月以来,文章已经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如何看待这样一次空前影响的大讨论,还是小平同志的名言准确深刻,就是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用小平同志的这段名言来研读讨论中各类文章,从而取其精华,用其所需,这也是每一个有良知的经济学者的共同心愿。

  (本文作者李开发:国资委职业经理研究中心教学研究部副主任)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