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把“独木桥”变成“立交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08:27 光明日报

  宋晓梦“我们没有理由漠视人民群众的需求”

  内蒙古自治区的巴彦淖尔,汉语的意思是“水草丰茂的湖泊”。临河,又是巴彦淖尔最美丽的所在。然而,绝大部分孩子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却是当地老百姓的一块心病。就拿临河三中来说,1999年屈强军校长刚来这所学校时,高三一百几十名考生,能考上大专以上学校的,只有15人。高考升学率不到10%,而高中生的流失率却达4050%。有人说:“西部教育本来就欠发达,这样的学校生源又不算好,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屈校长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正因为这里的教育欠发达,老百姓想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才更加迫切,我们没有理由漠视人民群众的这种需求。”

  屈校长与学校几位领导分析:其实按三中不少学生文化课的基础,学习普通高中课程很勉强,但家长对送孩子上职业学校有顾虑,怕就业有困难,怕再想深造不容易。所以硬让孩子往普通高中挤。一旦进了高中,学习又跟不上,结果造成近一半的学生中途退学。

  曾在一所重点职业高中当过5年副校长的屈强军对这类学生很熟悉:他们的智力并不差,只是兴趣与现行的学校课程不合,学习习惯不好。只要加强管理,根据他们的兴趣特长因势利导,不是没有可能获得深造的机会。高等院校对生源的需求并不是单一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是多元的,我们的办学模式为什么只能是一个模子呢?棋对一招,满盘皆活

  就在这一年,学校开设了计算机、美术、音乐、体育四个职业高中班,供那些进校半年、一年,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选择。针对学生和家长的顾虑,学校强调:职高班也是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是为高校中的特色专业和特色院校培养人才。

  为了加强管理,学校为职高班单独划出教学区,配备了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更重要的是,从校外聘请了一批专业人才做兼职教师。文化课的程度,则按照这类高等特色院校的招考标准教。

  迄今,职高班已经毕业了三届,临河三中向家长、向社会交出了一张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单:原来只有普高班的时候,学校每年能考上美术类本科院校的只有三四人,而现在,职高美术班一届就能考上三四十人,光考上一类院校的就有十几个,其中包括中央美院、四川美院、天津美院、西安美院、景德镇陶瓷艺术学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等全国有名的美术院校。原来读普高班的学生中,体育高等院校几年才能考上一两个,而职高体育班,一届就能考上本科院校四五个,其中包括吉林大学、内蒙师大这些国家或省市重点大学的体育系。三中过去没有人能考上音乐类高等院校,虽然也有老师给特长生做个别辅导,但力度不够。职高音乐班让三中实现了零的突破:光今年考上本科音乐院校的就有5个。报计算机班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如果在普高班就读,其中不少学生连大专都难以考上。但是连续三届计算机职高班的毕业生,却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升学率。其中10%的佼佼者可以考入内蒙古工业大学这类本科院校,其余学生全部升入高等职业学院。5年中,学生流失的现象不存在了,全校的高考升学率超过了95%。那些原来在普高班成年累月笼罩在失败情绪中的孩子,现在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自信。“综合高中”已成世界性课题

  我问屈强军校长:“叫‘职业高中班’,主要目标却是为了学生升学而不是就业,这是不是有点名不符实?”他说:“国外把这种介于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之间的办学模式叫做‘综合高中’,在德国、芬兰等国家,这类高中非常普及。‘普职融通’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随着国内高中扩招,生源在文化课成绩方面的差距明显拉大,而‘综合高中’这种办学模式恰恰可以给不同兴趣、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一个选择的平台。”三中是中央教科所“英语24字教学模式”实验校,英语是强项,又有几名外教和香港志愿者教师,学校准备利用这些资源,在新学期增设“英语职高班”。据说这个消息,在家长和学生中反映十分热烈。

  今年,三中几个职高班的报名者,在连年翻番的基础上又创新高,达到700多人,是5年前的7倍。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