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马寅初和他的《农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08:50 人民网

  张建安

  提起马寅初,人们不会不提《新人口论》。可是,有多少人知道,马寅初还著有一套《农书》。100多万字,耗费数年光阴,凝聚着马寅初对中国农业问题的深情关注。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巨著,还未面世便被焚毁,而焚毁此书的正是马寅初自己。

  精心调研

  1959年12月,马寅初的处境更加恶劣了,对他的攻击变本加厉,学术批判已升级为政治斗争和人身攻击。1960年l月3日,马寅初终于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搬离燕南园,来到旧宅院——东总布胡同32号。马寅初在日记中写道:“大江东流去,永远不回头。往事如烟云,奋力写新书。”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马寅初就为自己定下两个研究课题:一是人口论,一是中国农业经济研究。

  马寅初的长子马本寅说:“父亲对农业非常关注,曾说:‘中国是农业大国,如果农村的生产、生活提高上去,中国也就提上去了。’他非常关心农村建设,在人大期间便经常到农村考察,人口论也是在农村考察时想到的。”如今,人口论的研究告一段落,他将全部心血扑到农业问题的研究上。

  1961年春天,马寅初开始为《农书》的撰写做准备。他首先将过去已经搜集到的湖南、湖北、吉林、海南等地有关农业经济的材料整理出来,认真地翻看着,仔细地琢磨着。每有心得,他便拿起手边的毛笔,认真地写下来。他保存了许多古今中外关于农业的书籍,此时,这些书籍都成了他的宝贝。他还从北京大学、北京图书馆借来国内外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资料,随时补充。

  这一时期,马寅初仍保留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资格,还可以人大代表的名义到各地考察。于是,这位已经80岁的老人,为了《农书》,于1962年再一次风尘仆仆地前往浙江农村调查,询问当地的产量,参加农民关于包产到户有无优越性的讨论。

  第二年,马寅初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被撤销。

  潜心著书

  来到北京东总布胡同32号,推开厚厚的大红门,便可看见一幢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楼门向东,门前种着一些花草。小楼的南面是一个院落,里面栽种着各种树木花草,有龙爪槐、白皮松、海棠、榆树,还有马寅初喜欢的刺梅。

  宽大的写字台上铺着一张张八开的宣纸,上面满是工整的毛笔小楷。每写完一章,马寅初便把宣纸铺在地板上,等晾干后,又认真地将宣纸按顺序粘接起来,卷成一个纸卷,注明内容,放入一个藤箱里。写累的时候,马寅初便会沿着院中的水泥小径散步。

  痛心焚稿

  不知不觉,藤箱已满。从1963年开始写稿到1965年初稿完成,三年光阴,马寅初写出了100多万字。写完后,他又从头到尾作了一次修改,一般情况用蓝笔,特别重要的改动用红笔。为了防止手稿受潮和被虫蛀,马寅初特别嘱咐家人将放书稿的藤箱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写完《农书》后,马寅初已83岁,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有一次,他以前的秘书陈玉龙前去看他。一进屋,见地上铺满了稿纸,马寅初正在看他的《农书》。见陈玉龙进来,他说:“他们不给我发表,我自己看!”言语中不免有种愤怒。

  “文革“开始了,社会上出现了“破四旧”的极左行动。一天早饭后,马寅初把家人叫到客厅,尽量以一种平静的语气说:“近来我一直思考一件事情,总犹豫不定,现在我决定了。今天,你们都不要出去,我们全家自己动手来破‘四旧’。这样做,虽然可惜,也非常痛苦,但不这样做,又有什么办法呢?与其让别人烧,不如自己烧!”

  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以及马寅初多年积累的资料被送进锅炉。最令马寅初心痛的《农书》,整整一藤箱,几十卷手稿,也被一卷一卷地送入炉火中……

  来源:《纵横》2004年第7期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