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动物园卖虎尿100毫升25元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11:22 武汉晚报 |
据《重庆商报》报道 民间传说老虎尿有驱风除湿和壮阳功效,重庆市部分动物园把公老虎尿用矿泉水瓶盛装起来,以每瓶15-25元的价格公开出售。 “与虎谋尿”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为了收集老虎尿,动物管理员们采用了隔墙吹口哨、拧水龙头、给老虎戴大号避孕套等有趣的办法。 记者暗访发现,这些老虎尿从虎舍便池中收集而来,卫生状况堪忧。 卫生监督部门称,作为动物排泄物,老虎尿易传播人畜共染的多种疾病,容易引发新的公共卫生危机。但由谁监管目前还是一个盲点。 现象:尿价10倍于油 前日上午,记者在重庆动物园见到了动物管理员收集的公老虎尿——盛装在一只只桶里,呈黄褐色。动物管理员介绍说,他们稍后会把这些宝贝分装到一个个玻璃瓶中,每个瓶大约可装250毫升,售价15元,是菜油价格的10倍左右。按照民间说法,外用内服公老虎尿有驱风除湿和壮阳的功效。 “最开始,找上门要我们帮忙接尿的一般都是熟人,我们不好意思要钱,但他们硬要向工作人员揣辛苦费!”一个姓张的管理员说,“久而久之,考虑到管理员收集老虎尿的确也很辛苦,所以现在便形成了一瓶尿收15元的惯例,由动物园管理处统一收取。” 在位于永川的重庆野生动物世界,工作人员则对记者承诺,如果记者感兴趣,他们可以帮忙接一壶新鲜的,绝对是公老虎早晨起床后的第一泡尿。工作人员还说,他们这里的公老虎尿已经供不应求。在这里,100毫升兑了白酒的老虎尿要卖25元。 目击:便池里收集老虎尿 在重庆动物园,记者目睹了老虎尿的收集过程。一个管理员提着塑料桶径直来到一个虎舍的栅栏外,拧开一个水龙头,黄褐色的略带粘稠的液体便流了出来。这个水龙头连接着栅栏里边的一个池子,池子里除了盛有小半池黄褐色液体之外,还有一堆在液体浸泡下变成稀泥状的固体排泄物。 空气中满是刺鼻的骚臭气味,在这个秋末时节,仍有苍蝇蚊虫飞来飞去。一头老虎在便池旁边溜达着,对管理员取走自己尿液的作法显得无动于衷。记者问管理员,这些尿液已经被粪便污染,还能用吗?管理员说,他们都是这样收集老虎尿的,老虎全身都是宝,当然大小便都不例外,有些人嫌虎尿很骚臭,只拿去外用,有些人不讲究这些,拿去照样兑酒喝。 同样,记者在重庆野生动物世界了解到,由于“与虎谋尿”的危险性不亚于与虎谋皮,所以这里也是采取每天早晨从虎舍便池里收集老虎尿液的办法,无法保证尿液不受大便污染或其他污染。 说法:无污染采尿难度大 重庆野生动物世界管理员告诉记者说,一些亲戚朋友向他们要没有受过污染的新鲜老虎尿,但难度实在太大,很难办到。由于老虎凶猛,其拉尿的姿势也十分“不羁”,无论在哪儿,想拉就拉,这给收集新鲜干净老虎尿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我们总不能抱着尿罐跟着老虎满山跑,那样既不安全,又很滑稽!”野生动物世界管理员如此说。 据了解,野生动物世界仅孟加拉公老虎就有40来头,如果能够对这些老虎的新鲜尿液进行规模采集,产量相当可观。管理员为了规模采集老虎尿,想了不少办法。有人建议给公老虎套上特大号的避孕套,但试验下来却不怎么成功,原因是一些老虎很不适应,怕给憋出病来;再就是老虎在园子里野一趟下来,避孕套“跑冒滴漏”严重,剩不了多少东西。 野生动物世界最后采取的尿液收集办法最后只能和重庆动物园一样——把一些满山跑的公老虎轮流“拘禁”在虎舍一段时间,大有你不拉尿就别想出去的架势。但是,有些老虎却生性倔强,要么总不肯拉,要么就把屎和尿一起拉在池子里。 为了骗虎舍里的老虎现拉新鲜尿,野生动物世界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管理员透露了他的独到经验。他曾尝试过在虎舍外面隔着墙壁吹口哨骗老虎拉尿——这一灵感来自带小孩的经验,可是效果不明显。 试验失败后,这位管理员又想出拧开水龙头,把自来水放得哗哗响的办法,没想到这招很管用,关在虎舍里的老虎一听见水声,往往都是“屁滚尿流”。这一现象是管理员无意之中发现的,他说,老虎的这种条件反射和人就有些相像了。通过这种办法,管理员们多少能收集到一些相对新鲜污染较小的老虎尿。但是由于太麻烦,“一般是关系很好的人要尿,我们才帮他这样取虎尿!”这位管理员说。 由谁监管成盲点 徐副教授认为,动物排泄物里含有对人体有毒害的大量超标化学废物,此外,还会传播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人畜共患疾病。目前研究证明,非典型肺炎就是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人畜共患疾病,其他的还包括禽流感、疯牛病、炭疽病、狂犬病等等,使用包括老虎尿在内的动物排泄物来治病的行为,十分危险。 市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我市两个动物园收集老虎尿的方法来看,完全无法避免粪大肠菌群等生化物质造成的污染,动物园出售老虎尿给公众用于治病的作法肯定应该制止,但是老虎尿肯定不属于食品,所以也就不应该由卫生部门出面管理。 市药监局稽查大队负责人称,他可以很肯定地说,老虎尿没有被收入国家颁布的药典当中,所以既不是药品,也不是中药材。如果由药监部门出面执法管理,在法律方面存在执法主体不当的问题。 (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