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美国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变过程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15:35 新华网 |
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制度看似复杂,甚至混乱,事实也的确如此。自20世纪70年代民主党和共和党开始改革提名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的规则以来,这个制度一直在不断变化,最成功的候选人是那些深谙其复杂性并善于灵活运作的人。这其实也正是富有创造性的政治人物的做法──了解政治游戏规则,全力和巧妙地投入游戏。 《合众国宪法》对选举总统的选举团制度有明文规定,但是对政党候选人提名程序没有具体规定。这是因为在十八世纪末期制定和批准《宪法》时还不存在政党。政党是在政府运作形成后发展起来的,也是美国第一届总统乔治·华盛顿(GeorgeWashington)所推行的政策的产物。 从1796年开始,属于各个政党的国会议员,采用非正式会议形式提出本党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这种被称为“君主会议”(“KingCaucus”)的遴选体制延续了将近30年。1824年,这一体制随着美国向西部扩展造成的政党内部权力分散而解体。 取代“君主会议”的是全国提名代表大会。1831年,一个很小的少数党──反共济党(Anti-Masons)──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一家酒吧开会,确定候选人和竞选纲领(即政党或候选人的原则和政策性宣言)。次年,民主党人在同一家酒吧开会选举候选人。自那以后,主要政党和大多数小党都举行了由各州派代表参加的全国提名会议,决定本党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并商定政策立场。 在整个19世纪及20世纪初期,这些代表大会都由州内的政党领袖控制,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精心挑选代表,以确保这些代表在大会上“正确”投票。政党领袖实施的这种控制最终造成党内问题。不喜欢由盘踞领导地位的上司亲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人支持民主改革,使州内的党员能够在大选前的“预选”中选出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到1916年,半数以上的州都举行了总统预选。 然而,这种鼓励有党派倾向的人参与选拔其政党候选人的运动为时很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那些认为预选威胁到自己的影响力的政党领袖说服州议会废除预选,理由是预选费用大,并且参加人数相对很少;有些可能成为候选人的人由于已经得到州政党领袖的支持而拒绝参加预选,以免在预选中失利。此外,在有些州,表达希望某人当总统的投票只是建议性的,挑选大会代表用另行方式进行。到1936年,只有12个州继续举行总统预选。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再次出现民主化的压力。此外,电视的出现提供了交流的媒介,人们可以在自家的起居室里看到和听到竞选情况。候选人可利用在电视上露面的机会,展示自己的魅力、声望和当选资格。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Eisenhower)、约翰·肯尼迪(JohnKennedy)和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Nixon)都拿出巨大的经费和精力参加了多个州的预选,以此向他们的政党证明,将军、天主教徒和曾被击败的总统候选人在大选中可以获胜。他们获得了成功,每个人都得到了本党的提名并当选为总统。 此外,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70年代的越南战争,在民主党内引起分歧,转而带来要求进一步改革的压力。1968年民主党的提名程序成为催化剂。反战运动使民主党分裂,并在举办民主党代表大会的芝加哥市引发了暴力的街头示威。尽管会议激烈,民主党还是提名事先不参加任何民主党预选的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HubertHumphrey)为总统候选人,汉弗莱因而成为反战示威的目标。 为了将分裂的党统一起来,1968年的民主党代表大会在提名汉弗莱以后,同意指定一个委员会来重新审议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程序,以期达到双重目的:鼓励更多党员参与遴选本党提名人;使提名代表大会具有更公平的代表性。这些改革措施成为两大政党使提名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的程序民主化的开端。 政党提名 对总统候选人提名程序的改革显然扩大了公众参与的基础。1968年,也就是在改革之前,只有1200万人参加预选投票,约占适龄选民的11%。2000年,有大约3500万人参加预选投票,约占选民人口的15%。在2000年总统大选的预选阶段,有2000多万人参加了在乔治·W·布什(GeorgeW·Bush)和他的共和党竞争对手之间的预选投票,有1500万人参加了在副总统阿尔·戈尔(AlGore)与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前参议员比尔·布拉德利(BillBradley)之间的预选投票。 除了扩大公众参与外,如今的提名程序还扩大了政党选民阵容的代表性。就种族和性别而言,参加两党提名代表大会的代表范围更加广泛。不过,就意识形态而言,代表性并没有扩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参与提名阶段活动的积极分子大多比认同同一政党的普通选民具有更强的意识形态倾向。所以,相对各自的选民基础而言,出席共和党大会的代表往往比一般共和党的选民更保守,出席民主党大会的代表比一般民主党的选民更具自由派倾向。 如前所述,改革也削弱了州政党领袖的权力,促使那些希望获得党内提名的人更广泛地争取公众的支持。这种做法加强了候选人与其核心支持力量之间的联系,有助于那些当选人履行其竞选诺言。乔治·W·布什在上任后的第一年内,致力于实现他在竞选期间提出的主要政策目标,如减税、教育改革、加强军备,以及倾向于其保守派政治基层的政策计划。 虽然提名程序的诸项改革促使这个过程更加民主化,但是仍然存在不合规律之处。参加预选的人往往比普通共和党或民主党选民受教育程度高,收入多,年龄大。此外,为候选人或为其事业提供捐款的一向是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因此,选举结果必然给这些人带来更大发言权。 最后,公开和竞争激烈的提名过程会在党内造成分裂。争取提名的竞争越激烈,分裂越严重,而一个政党要想使自己的提名人竞选总统成功,就必须迅速化解分裂局面。 政治代表大会的影响 总统提名程序改革的另一个结果是,党的全国提名大会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如今,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其实在预选早期阶段就由投票人决定了,而得到提名的人通常在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就表明了自己的副总统候选人人选。获得提名的候选人也负责起草党的政治纲领。既然如此,美国选民为什么还要在电视机前收看全国提名代表大会呢? 事实是,很多人并不收看。全国代表大会的电视收看人数近年来下降,主要电视网在黄金时段播放代表大会会程的时数也减少。调研机构在2000年夏天两党举行全国提名代表大会期间进行的调查表明,大约一半的电视观众并不收看任何一党的代表大会。 尽管收视率下降,但两党全国代表大会仍然得到新闻节目和报纸的关注,同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代表大会以及他们对候选人及其政策的了解在大会期间和之后上升。所以,代表大会确实有助于为选民提供信息,为政党争取支持,激发党员对政党提名人的热情,使全国将注意力集中到即将举行的大选上。 总统提名程序并非完善。但是,近几十年来,它扩大了参与,提高了不同群体的代表性,加强了党的普通支持者与候选人之间的联系。这一程序的规则有利于那些知名度较高、能筹集到更多资金、拥有最有效的竞选队伍和在总统预选早期能够最强烈地激发起选民热情的候选人。(固山)(来源: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