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等待网络语言的沉渣自由淘汰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16:00 人民网 |
网友:江苏仪征中学 张一山 有些人对青少年学生使用“‘偶’非常‘稀饭’的。就‘酱紫’,‘偶’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PM……”等网络语言进行作文持宽容的看法。对此,我不能接受。 我觉得,青少年学生学习的祖国语言文字应该是规范而健康的,是生动鲜明的。青少年学生,还是青少年,不十分成熟,他们应该在规范而健康的文字的引领下,学习汉语言,消化汉语言,运用语言,为祖国语言文字的建设作出贡献。而不是在语言文字还学得不怎么样的情况下,就热衷于使用这种所谓时髦的网络“新语言”来制造行文上的“不通顺”,理解上的“不明白”,甚至允许这种语言当作书面语言,走进学校,扎根于学生的作文里。 《中国教育报》9月15日发表的记者来信,已经提出了要重视中小学生滥用“网络语言”。当然,新的语言是要产生,但这种新语言应该是不以牺牲学生学习规范语言为代价的。我不否认,语言的长期发展中会出现一些新的词汇,网络语言有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但网络语言在相当意义上毕竟还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只能在某些范围里,甚至几个人之间使用的,还称不上是典范意义上的现代汉语,更谈不上对现代汉语发展的积极推动。如果让这种语言不加阻挡的冲进校园,在校园泛滥,我则更持反对的意见。因为青少年防护不健康语言的实际能力还比较弱,网络语言活泼幽默,是特别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有的就是一看就会,一听就熟,学生也认为很时髦、很好玩。事实上,“大虾”非“大侠”,“斑竹”非“版主”,有些同学冷不丁地冒出个网络词语,如果不是网民,根本搞不清是什么意思。所以,语文教学中,特别是作文教学上,老师们还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毕竟有些网络语言还是不成熟、不规范、等待“过滤”的。 我们还要教导学生:字要认认真。从语言文字的健康规范的层面上来说,学生一味的迷用网络语言,这只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负面效应,让语言工作者得不偿失。五十年前人民日报上的《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让我们看到当时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艰巨性。所以,我们还要提倡青少年学生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语言,积极维护现代汉语言的纯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