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孔子智慧 解决当代问题(视点)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06:2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本报记者 傅振国 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诺贝尔获奖者大会的闭幕式上,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内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2004年,金秋10月。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联合主办“纪念孔子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的主旨,就是研究如何吸取孔子的智慧,解决当代人类的问题。记者从大会的主题发言中,从一篇篇的论文里,略为窥见一点国际儒学联合会研究儒学思想,发扬儒学精神,以促进人类自由平等、和平发展所作的艰苦努力;窥见一点中外学者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而把目光投向儒家文化,试图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的若干成果。 “和而不同”:用孔子的这一智慧解决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认为,以“和为贵”而行“忠恕之道”的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做到能在不同中求得和谐相处;而不讲道德没有学问的人,往往强迫别人接受他的主张而不能和谐相处。这就是说,孔子把“和而不同”看成是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分歧时处理事情的一条原则。 很多的学者建议将这一原则推而广之,使它成为解决当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纷争的原则。 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是这种观点的代表者之一。他认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该通过文化的交往与对话,在对话讨论中取得某种“共识”,这是一个由“不同”到某种意义上的相互“认同”的过程。这种相互“认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一方,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文明对话。他把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办成了多元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他说:“儒家所体现的具有涵盖性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可以提供全球社群的丰富资源”,“在多元宗教的现实中,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推己及人’的仁道以及‘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才是文明对话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 “天人合一”:用孔子的这一智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今人类社会问题之一,是对大自然的无制约的索取,恣意掠夺和严重毁坏,引发资源危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人类到底是“天人相分”、“主宰自然”,还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解决这个问题,今人同样可以从孔子的儒家思想那里吸取智慧。 尽管古代生态问题并不突出,但先哲们已经思考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善待自然和尊重生命,孔子提出“泛爱众”,不仅要爱人,而且要博爱众生。孟子继承这一思想,表述得更为清楚:“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强调既要对人民热爱,对万物也要爱护。孔子要求人们要“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说:“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孔孟在那个时代就反对对自然资源“滥捕”、“滥伐”。 河南大学徐仪明先生,在历数历代儒家“仁民爱物”的言论之后,说:“儒家的人天观是产生在农业社会中,但古人提出的一系列处理人与自然的思想方法,在今人看来确实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人们要重新审视人类在自然界的真正位置,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并过一种有序的生活方式,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汤一介先生最后说到讨论“天人合一”的意义:我们讨论“天人合一”这样一种思维模式,是要说明“人”和“自然”存在着一种内在关系,我们必须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统一起来考虑,不能只考虑一个方面,不考虑另外一个方面。“天人合一”这一由《周易》所阐发的命题,无疑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说“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对今天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说有着正面的积极意义。 以儒学促进当代文明发展,从孔子学说中寻找解决当代人类难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这次研讨会所展现的成果不过是当代儒学研究的一朵浪花而已。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0月29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