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推广粤剧需定位人群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08:49 南方日报

  钟赵甫

  作为广州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项目之一,南方剧院最快将在今年年底“变身”为最吸引戏迷的戏曲演出基地,人们天天都将有戏看。而剧院演出的剧目以粤剧为主,特别偏重粤剧的传统剧目。据悉,按照有关人士的设想,粤剧还要真正进入市民生活。(昨日《广州日报》报道)

  “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到广州品尝了粤菜之后,想听粤剧就到南方剧院来。”这一宏大构想假以时日应当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有关方面要做的只是“投入”,为粤剧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营造良好的氛围,对此笔者丝毫也不存疑;存疑的是,粤剧可不可能真正进入市民生活,或者说粤剧将进入哪一部分市民的生活。粤剧、粤曲属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她们同时属于地域性较强的传统文化。一种地域性的文化传统得以形成,有赖于适宜这种传统的地域性文化土壤,从而得到相关地域范围内人们的认同和接受,符合他们的欣赏要求和趣味。以这样的逻辑前提衡之以上述观点,就可以看出一些不切实性。

  众所周知,开放兼容是岭南文化的特质之一。在广东本土,历史上即有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族群,语言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各自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也不同,潮汕有潮剧、汉剧、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客家有山歌,各自的文化特点都极其鲜明。在新时期,“开放兼容”更得到了光大和弘扬,去年,这四个字还被列入了“新时期广东人精神”的规范表述。改革开放以来,包括笔者在内的大量“新客家人”定居广州,天长日久,在生活方式上已经在很大程度融入了本地社会,但是在涉及精神层面的文化时,比如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对待地方戏曲,仍然有“外来”的感觉。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文化背景,对此即便是偏于固执地抱守,也是一件合乎情理的事情。

  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知识分子的兴趣与群众的兴趣是两个来路。以音乐为例,知识分子一听钢琴响,就进入了这个钢琴的艺术环境,群众一听锣鼓响,就进入了这个锣鼓的艺术环境,来路不同,兴趣各异。”在这里,把“知识分子”与“群众”分别置换成“新客家”与“本土”,把“钢琴”与“锣鼓”分别换成各自的“地方戏曲”,道理就更容易明白了。可以说,本土文化情结基本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会有丝毫的冲淡,成语所谓“叶落归根”,实际上表达的正是对故土文化的不能释怀。明白了这层道理,在振兴粤剧的进程中,就需要将目标人群定位准确。

  世界万物都依遵着从诞生、发展、兴旺,直至衰落、消亡的客观规律,艺术门类也不会例外。曾经辉煌并且今天依然光芒耀眼的唐诗、宋词、元曲,门类前面的朝代名称上已经明白地体现了她们的流金岁月。据《广州日报》的记者了解,广州目前真正的“铁杆”戏迷不过2000余人,特别在青年人当中,了解粤剧、喜爱粤剧的人寥寥无几。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现象。在我看来,如果一厢情愿地要使粤剧进入市民生活,也只能是主要地进入操粤方言、世代生长于斯的那部分市民的生活。如果是这样,应当说并没有达成设计者的初衷。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