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学生:自强还是放纵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16:06 新华网 |
外国驻穗领事馆前,申请签证的中小学生常常排成长龙。出国留学,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学生的选择。 出国留学人群日趋低龄化,目前18岁以下的小留学生已占中国留学生总数一半以上,他们的生活值得关注 近年来,出国留学风潮持续高热,而且留学人群越来越低龄化。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18岁以下的小留学生已占到中国留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近日,记者通过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了解到,从2001到2003年,华南地区每年约发放4000个以上英国学生签证,其中广州学生占了较高的比例。通过其他留学中介办理的前往德国、新西兰、法国等国家留学的中学生也逐年增多。据一名在某留学中介工作了5年的陈小姐说,近几年申请到国外念书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年增长率达到20%以上。 面对方兴未艾的“小留学生现象”,有人发出疑问:小小年纪出国留学,利大还是弊大,“镀金”的文凭是否更有价值?他们在国外的生活究竟怎样,是自强还是放纵? 国外的天空,孩子能否自由翱翔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国在广州等现代化大城市就掀起热潮,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越早把孩子送出去就越光荣,就证明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在将来的竞争中更有利,完全不顾孩子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所以有很多孩子出去后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而家长则异想天开地给孩子作了个最坏打算:即使什么都没学到,至少在外面几年,也能学口流利的外语。 对于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出外留学,英国大学联盟中国华南地区首席代表朱先生近日表示,尽管低龄化留学的趋势有增无减,但是,对于低龄化的界定应该是小学生和初中生,而且从接触家长方面可以感觉到,出国留学已经从早年的追求时尚转为理性看待了。 在许多成年人眼里,十几岁的孩子还只是一只初长羽毛的雏鸟,在国外的天空能自由飞翔吗? 记者连日来通过对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和市内一些留学中介的采访,发现大多小留学生都能自如地融入西方社会,怀着自己的理想,借着坚韧的毅力,不断地向高一级的学府攀登。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商学院对中国学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认可。该学校在今年1月份进行了优秀学生颁奖,获奖最多的是中国学生,共17名。这不仅反映了中国学生人数的增多,也体现了中国学生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会计和金融专业共有13位学生获得优等学位,其中4名学生来自中国;管理学专业只有3位学生获得优等学位,其中包括1名中国学生。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在寂寞与压力中选择逃避,在诱惑与自尊前选择妥协。一些孩子在采访中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他们有过“垃圾”的行为,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也由于自身的心理准备不足。 在采访时,一位准留学生的母亲向记者说出了她的忧虑:“近年来,关于海外留学生的负面报道常常见诸报端,从生活习惯不良、学业欠佳,甚至升级到打架、勒索等。作为家长,我为他们感到痛心,也为我的孩子担忧,不知道把孩子送出去究竟是令他开阔眼界早日成才,还是把他推进了‘火坑’。” 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董事总经理Ms.Jean Croski也意味深长地说:“7年前开始有中国学生来英国自费留学,他们学习都非常用功,但离开中国到英国留学前,由于有很多方面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使得他们在英国的学习非常困难。虽然近几年,他们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雅思成绩也考得不错,但我们发现,比语言更困难的是他们对西方教学方式的不适应。” 典型案例 成功——“你会发现这里就是天堂” 到了英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金一青曾就读于广州华师附中,刚刚在英国John Leggott College读完两年A-Level课程,即将赴牛津大学就读物理专业“本硕连读”的4年课程。 前不久,记者见到了这位刚刚考上牛津大学物理本硕连读课程的“小留学生”。18岁的金一青看上去稍显木讷,说起话来却是非常沉稳而有逻辑性。 以前在广州华师附中读中学的金一青,向我讲述了他的故事。作为一个在初中成绩拔尖的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金一青开始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没了感觉,成绩也在不断下滑。家人害怕他过“独木桥”的风险太大,决定送他去英国读A-Level。没料想,到了英国后,金一青的状态却出奇地好。两年大大小小考试下来,金一青考到满分的次数震惊了校长。最后能考到牛津,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金一青说,到了英国读A-Level以后,自己突然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有足够的时间自己控制自己,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去沉迷于自己喜欢的科目。 “你对有兴趣去英国读A-Level的同学有什么建议?”记者问金一青。“第一是要打好语言基础,到英国后多主动与英国老师和同学交流;第二,如果能发现自己的兴趣,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你会发现这里就是天堂。”金一青如是说。 练就极好的独立思考能力 陈正捷曾就读于广州市二中,刚刚在英国John Leggott College读完两年A-Level课程,即将赴牛津大学Somerville学院就读工程专业“本硕连读”的4年课程。 17岁的陈正捷来到英国后,很快就度过了适应期,在学习和社交上都仿佛如鱼得水,陈正捷的母亲梁女士向记者透露了秘诀:对于远在国外的小留学生来说,思想上的帮助比经济上的支持更为重要。“不要以为钱能解决所有问题,孩子年纪小,关键是要解决她的心理问题,物质上太丰富,倒可能把握不好。”梁女士和丈夫在陈正捷赴英之前,就拟定了一个详细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案”,在出国之前就好好地为陈正捷灌输了一遍,告诉她即将面对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父母悉心的准备有了最好的回报。面对新的环境,陈正捷练就出了极好的独立思考、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择非主流学科,实现心中理想 Jessica(吴文彦)曾就读于广州华师附中。2003-2004年就读英国圣马丁学院预科课程。今年9月中旬在英国圣马丁学院就读时尚管理本科课程。 一头蓬松卷发的Jessica告诉记者,出国学习时装设计是她自己提出来的。就读广州华师附中成绩不错的她其实也很有自信能在中国考上大学。尽管父母也曾经不赞成她学习这个非主流的学科,但她觉得未来是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她毅然选择留学。 “在这里读预科的时光,成为了我成长最快的时期,我从来没有这样清晰地感受到,未来就在自己手中!尽管过程非常艰苦,但是我却乐在其中,有什么比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去奋斗的感觉更好呢?”Jessica说。即使是预科,圣马丁学院的淘汰率也非常高。平均每天5个小时的睡眠,常常要为了一个设计画满整个草稿本……在这个世界最顶尖的艺术摇篮里,Jessica靠实力挤进了最热门的设计专业。在新学期里,她如愿以偿地开始梦想中的时尚管理本科课程。 Jessica对四年以后的生活也已经有清晰的轮廓,“暂时不想读硕士。我和英国的导师曾经仔细讨论过了。在这个行业里,作品夹的分量远比一纸文凭要强得多。未来的四年,我能够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就够了。” 失败——怕孩子成“垃圾”提前接回国 自由过度,曾有过“垃圾”行为 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小留学生阿伟坦白说自己曾有过“垃圾”行为。 阿伟出国的时候14岁,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孩子。四年之内他四度转校,从奥克兰到惠灵顿,从语言学校到高中,从天主教学校到公立高中。 “最初的两年内,我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刚一入语言学校的时候,我有些自由过度,也有过过激行为。这里没有作业,老师也不像国内那么逼着。到教会学校后,我曾一时怒起,砸过学校的玻璃窗,当时就是要发泄,为什么辛辛苦苦打完一场球,连一瓶可乐也买不到,把钱扔进售货机没出来东西。” “以前我在国内,就是再顽皮也不会有这么过激的举动,究竟这是为什么?我当时就想,以前老觉得父母管得太多了。现在却在想,有父母管着多好!”阿伟说。 自制力差沉迷游戏和玩乐 3年前,广州某房产公司老总张先生看见周围人纷纷送自己的孩子出国“镀金”,心里盘算:反正儿子在一所中专学校念书学习成绩并不好,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好前途,还不如到国外拿张“洋文凭”,学一口流利的外语来得实在。于是,张先生把儿子送上飞往新西兰的飞机。 “为什么我的寄宿家庭如此普通?为什么他们没有游泳池?为什么他们的电视只是21寸普通电视?”张先生说,儿子打电话说得最多的是抱怨生活条件差,而对学习却只字不提。 张先生告诉记者,儿子在新西兰学习生活了两年,整天不是沉溺于网络游戏,就是和一帮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吃喝玩乐。结果儿子的表现很令他失望,不但与他所要求的“国际型”人才相隔十万八千里,而且连英语也没学好。 为了防止儿子在外国进一步“堕落”,去年6月初,张先生不得不亲自把儿子接回国内。 张先生说自己疏忽了一件事:儿子出国时才15岁,自制力非常差,这正是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 常无故旷课与洋小子混一起 担心孩子进一步“堕落”,刘女士也做出了与张先生同样的决定,提前把孩子从异国他乡接回来。 刘女士有一个漂亮的女儿,4年前在国内初中毕业后,到了新加坡留学。“新加坡是个英语国家,我把女儿送出去是想她在学好英语的同时,也去感受和学习另一种文化,开阔眼界。”刘女士告诉记者她送女儿留学的初衷。 刘女士无何奈何地告诉记者,女儿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本来开始还担心女儿才15岁,平时在家里娇惯了,到了外面会不适应,会经常想家。谁知,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也过去了,女儿从没有主动给家里打过一次电话,都是做父母的牵肠挂肚一遍又一遍地打过去找她,有时还经常找不到。一年过去了,做妈妈的终于按捺不住,跑到新加坡去看望女儿。 “你知道我在那边看到什么吗?那简直是太令我失望了!我的女儿越发出落得亭亭玉立,英语倒也说得滑溜溜。但嘴上涂着厚厚的口红,身上穿着薄如蝉翼的衣裳,脚蹬高跟鞋,与几个洋小子混成一片,搂搂抱抱的。为了我女儿,一名中国的留学小少爷还和那几个洋小子打了一架呢。” 刘女士说,女儿经常无故旷课,与无心向学的男孩子整天呆在一起喝酒打牌,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失去这个女儿。所以提前把女儿接回国内亲自看管,那几十万的留学费用就当是买个教训吧。 留学方式 出国求学有三种途径 据悉,学生出国求学的途径主要有通过留学中介、托国外的亲戚朋友做担保介绍,或是在国内就读中外合作办学的预科班,考核通过后出国留学等三种。 据广东省教厅外事办有关人员介绍,近几年,国外大学与广州一些知名学校联合办学的情况日益增多,这种办学方式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在读的中专生和高中生。像华师附中、执信中学、华美实验学校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都办起了类似的教学班,相当于让广州的学生在国内读预科,一年后,直接升上国外的大学本科。 专家观点 留学须理性 要有针对性 对于目前越来越多中学生出外留学,英国大学联盟中国华南地区首席代表朱先生表示,小孩出国留学须理性,如果尚未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贸然跟风出国,势必导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悲剧。现在的家长开始冷静了,他们会分析国内和国外教学的强项是什么,孩子出去后要学习什么专业,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家长和学生之间都有了充分的沟通。 他认为,本来外语就过不了关的人,出国学还不如在国内学好。因为在国外,由于文化的差异和隔阂,有可能使其很难找到当地合适的口语交流对象,难过“语言关”。如果外语水平太差,学生们很可能在语言学校一年一年耽误下去,不仅会浪费很多金钱,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感到前途渺茫,甚至自暴自弃。 另外,“中学生留学生”的年龄太小,而国外学校的自由度又很大,很容易造成他们情绪和心理的困扰;还有一些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洗衣、做饭、搞卫生都要从头学起,缺乏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在异国他乡求助无望,易忧郁和失落,行为上就容易出轨。 孩子有想法 家长要尊重 对于诸多的留学生问题,布莱福德的国际部副主任Cyhthia Gault举了自己女儿的事例:女儿在高中毕业后不愿意上大学,Cyhthia并没有强迫她,而是按女儿的意思去一家工厂工作,最后女儿从实践中有所启发,并最终返回读大学。因此,她认为:学生要有学习的投入精神是最重要的,家长要多与学生沟通,听取学生对自身学习和前途的看法。 留学建议 莫因考试失败轻易自暴自弃 出国留学是影响教育和事业的重大决策,需要对所做出的决定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的有关负责人,为广大“准留学生”提些建议: 专业上:研究所选专业学校 一般来说,在出国前应该对该国教育制度和自己所关心的院校的一般情况有个基本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尤其是要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有清楚的了解,找到合适自己的选择。一旦对想学的专业有了初步想法,就应当研究提供你所选学科的院校,可以查看学校的概况、学费和入学要求、住宿条件、教学设施以及该学校所提供的各种课程。简单的做法是找到某具体学院的网站链接,查看有关其课程设置和对外国留学生提供的服务等更详细的情况。 心理上:做好承受失败准备 在心理上,要做好承受失败的准备。成绩对于小留学生总是显得很重要,通常到了国外第一课要学会的往往是如何承受低分的压力。因为受语言的限制,在国外学的课程往往没有在国内学的那么得心应手,要明白考试得低分是很平常的事,千万不能因为一两次的挫折就厌学,甚至自暴自弃。 生活上:要有一定自理能力 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重要。因为出外留学的中学生通常只有十七八岁,由于国内应试教育的体制还没完全改变,很多学生都是只会埋头苦读,甚少独立处理读书以外的事情。因此,父母应该在送孩子出去时正确估计孩子的应变能力和独立能力,不然,孩子会在异国他乡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所措,长期下去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出国留学就变成了得不偿失。(完)(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