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建国来首次大修 耗404万恢复475年前方泽坛(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30日10:02 人民网 | ||
修缮1:方泽坛“变脸” 地面恢复“二城样大方砖” 坛墙墙面刷“红浆” 黄琉璃瓦上钉子戴“钉帽” 方泽坛的地面在1980年的修缮工程和平时修补中,大部分已被更换为水泥地面。 据施工项目副经理刘凯介绍,此次要将方泽坛的水泥地面全部铲除,在原有二城样大方砖做成的“垫层”上再铺一层。这种砖是比以前北京城墙砖小一号的灰色青砖,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也将按照传统工艺以白灰、青灰填充。对于铲除水泥后发现没有“垫层”的地方,还要重新铺设方砖。目前的工作是为方泽坛的修复准备近20万块砖。方泽坛的里外两层坛墙要进行细节修补。全面去除现有的红色墙面,涂抹古建传统材料“麻刀灰”(白灰+红土),再刷上纯红土制作的“红浆”。在传统的皇家建筑上,黄琉璃瓦瓦面和底面都由钉子来固定,为了美观和防止钉子生锈,还要在钉子上戴上黄色“钉帽”。现在方泽坛坛墙的黄琉璃瓦上只见钉子不见“钉帽”,本次修缮要全面为坛墙上的琉璃瓦配上上千个“钉帽”。 修缮2:皇祗室挑“顶”揭“地” 屋面挑顶更换破损“望板” 妥善保护内檐彩画 地面补换10块“金砖” 皇祗(音同齐)室在方泽坛的正南,是五开间的歇山式大殿,是地坛的主建筑之一。“皇帝祗神”等牌位平时都供奉在这里,只有祭祀时才移至方泽坛,因此为皇家的地神庙。皇祗室的屋面自建成至今从未做过任何修缮。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其屋面的椽子和“望板”(在椽子上铺就的木板)已开始破损,进而漏雨。此次要对皇祗室屋面进行“挑顶”,然后检查有无“望板”破损,以更换新的松木“望板”。由于皇祗室内檐彩画为乾隆年间原物,为最高等级的和玺彩画,全部以凤为题材,在现存古建筑中尤为难得。因此,在更换“望板”时,施工人员将会根据实际情况用彩条布做妥善保护,确保彩画不受任何损坏。另外,皇祗室内由于部分地面受损严重,本次工程还要更换室内的破损地面,补上10块两尺见方的“金砖”。 修缮3:8大殿查补屋面 此次修缮中,斋宫、宰牲亭和神库均要揭瓦,进行屋面(房顶)的查漏补缺,达到加固和防风雨的目的。由于斋宫为三大殿,宰牲亭为两重殿,神库为一正两配殿,因此,此次屋面查补工程有8个大殿。由于常年的风雨侵蚀,8个大殿的彩画色泽已大为暗淡,本次修缮就是要先上两层“色釉”,再上一层“光釉”,使彩画恢复神采。 工期:2006年全部完工 由于冬季气温低,不适合一些施工项目的进行,本市古建文物的修缮在每年的11月15日之后都要停止。因此,方泽坛和皇祗室的修缮要等明年开春才正式开始。昨天,8个大殿的修缮工程相继开始,工人们开始在神库的屋面去处杂草。 市文物局已将地坛大修列入“人文奥运”计划项目。全部工程预计2006年完工,修缮总面积1.98万平方米。其中,方泽坛修缮工程预计明年6月完工。地坛概况:位于东城区安定门外的地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帝祗神”的场所,也是我国规模最大、保持原格局最完整的祭地之坛,总面积640亩,其中古建筑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1980年政府曾拨款修缮西门牌楼等,但由于常年遭风雨侵蚀,坛墙、古建筑均有很大程度损坏。(记者窦楠)来源:《京华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