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写“人”字不寻常(读书一得)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05: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
山音 读姚柏林的新作《以人为本》(花城出版社出版)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他那敏锐热烈的语言激情,久久浸染其中而不得平静。 人,为什么会有对幸福的追求?人的价值何在?在人们看来,这似乎不是问题。诸多关于“人”的理论都是以此作为当然的设定而确立。《以人为本》一书则通过对这一前提的不断追问,为人们提出认识“人”的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示出关于“人”的更深更广的领域。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大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创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等篇里,作者通过对人类文化的深层基础的发掘,对近现代哲学中的本源追问,历程的追溯、剖析,以及对包括人类学、心理学等在内的现代科学成果的哲学总结,突破单纯主体的藩篱,将我们的视野扩展到更大的境域,最终深入到“大自然”———大写的、创生意义上的自然之中,从而在人与“自然”统一的意义上赋予“人”以新的诠释。 《以人为本》既是对“人本”的深刻发问,更是基于对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而提出的,是立足于中国大地所展开的思考。《权为民所用》、《十条基本经验的鲜明特色》、《“两个务必”的必然发展》等篇讨论“人”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将其贯彻落实为现实的权利。而如何能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历史与社会的健全演进过程及其成果为我们提供的深刻启示是,也只有从“自然———人性”出发,才能找到其源泉与基点;也只有从“自然”那里,才能找到从内在的自然欲求到外在普遍权利转化的终极依据,获得关于其合法性的最终证明。否则,离开对普遍人性的确认和尊崇,非但“人”变得空无所依,无从落实为现实的权利,甚至会为种种架空、悬置乃至无穷后推、“延异”自由与权利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将全书七十九篇文章分为“探索篇”、“励志篇”、“求知篇”,可谓匠心独具。在他的《艰苦奋斗在今天》、《群众利益无小事》等随笔中,他认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保持独立思考和忧患意识,并以主人翁的身份自居。但他同时意识到,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不应该满足现状,而是要在品德修养和学识累积上与时俱进。他的这种思想在《浇铸公仆品格一法》、《累积雅量》、《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等篇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励志篇”、“求知篇”里,“人”,并不被一种确定性的真理所定义,相反,“人”,纳入到审美的范畴,被当作一种艺术品来对待。结果正如作者所说:“悟透权力性质,恪尽公仆职守,需要加强学习,注重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始终信守为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的正确原则,始终接受党和人民对自己的监督,始终保持一种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唯此唯要,别无他道。” 《以人为本》是姚柏林继《求是集》、《星光集》、《滴水集》、《绿叶集》之后的第五本文集。此书围绕“以人为本”这个重大命题,结合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社会生活热点的关注,从众多侧面进行了深刻的理性思索,丝丝片片,点点滴滴,有感而发,源自心底。书中收录的每一篇文章,有的放矢,真切实在,保持着姚柏林这一代人的理想情操,保持着理想主义的棱角,又表现出一种朝阳和煦下的平静与和解。读之如与学者智者促膝谈心,如共同忆旧遐想,如切磋生活中学习中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不但是开卷有益,而且是经验与智慧,明哲与达观,健康与向上精神的浓缩。这样的文字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有平等切磋之态,无装腔作势之姿;有以理服人之诚,无居高临下之威;有与人为善之心,无刻薄恶毒之状。 《人民日报》 (2004年10月31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