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08:14 光明日报

  ——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姜悦楷本报记者 李海秀

  “电荒”、“煤荒”、“水荒”、“缺油”都昭示了中国的能源紧缺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不久前在美国召开的亚洲能源合作研讨会上,零点研究集团公布了与美国莱斯大学和日本UFJ研究所最新合作完成的《中国城市居民对中国环境与能源问题的看法》课题中的主要研究结果城市居民有一定能源紧缺意识,但节能行为普遍不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将面临更多的资源紧缺。如何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现代化强国之路的重要环节。

  据此,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姜悦楷经过深入调研后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议。他说实践证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密不可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是新时期我国的基本国策,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选择。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资源与发展矛盾尖锐

  记者:我国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今后十几年间,我国经济将高速运行,对能源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长,那么,自然资源将面临怎样的状况?

  姜悦楷:我国自然资源状况不容乐观。人均占有国土面积仅为世界的1/3,耕地面积不足世界的10%,却保障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日益严重。近年来,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也在大量减少,显现出粮食安全问题。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环境不断恶化,水污染加重。而且水资源的紧缺与用水浪费、用水效率低下并存,水土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加强水污染的防治,推进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矿产资源虽然总量较大,矿种较全,但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不足世界人均值的1/2,石油不足1/8,天然气不足1/20。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2.6倍,其中煤炭消费增长2.4倍,石油消费增长2.7倍,天然气消费增长2.2倍。在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同时,环境恶化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所以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实现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放、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方式。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资源的消耗量也呈增长趋势,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记者: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的发展。2020年前,我国资源短缺和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日趋加剧。那么如何缓解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尖锐矛盾?如何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有无原则或规则可循?

  姜悦楷: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即循环经济体系,既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解决资源危机的基本对策,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要求。具体包括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体系;建立重效益、重效率,以节能、节水、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体系;建立节能、节水、节材、高效运行的第三产业生产和服务体系。

  为此,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方针和原则主要是节约与开发并举,并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要求实行全面、严格的资源节约制度和措施,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节约的潜力,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依靠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结构优化原则要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逐步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国民经济体系。

  环境友好原则要坚持资源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把保护环境作为资源开发利用决策的关键因素,把环境评价作为项目确立的先决条件,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提高排污收费标准,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建立清洁、高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能源系统。

  国际化、多元化原则要利用国际资源市场,弥补我国的资源短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积极参与世界资源的合作和开发,采取多种途径利用世界资源,实行多元化进出口和合作,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

  资源安全原则资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那些战略性资源,如能源、稀有金属、粮食等战略资源的稳定供应和安全运输是国家经济安全关注的焦点。要建立一个以国内资源为主、国外资源为辅的安全保障体系,及时掌握国内资源储量,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依靠进口的资源,尤其是战略性资源,应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稳定供应渠道,甚至建立若干个资源供应基地;建立石油、粮食等部分战略性资源的储备体系。健全法规 形成良好的运行和监督机制

  记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意义深远,然而在落实中该怎样做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呢?

  姜悦楷:好的理念和改革措施须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既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完善运行及监督机制;又需要各行业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税收政策、信贷金融政策、奖罚激励政策,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引导、推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动各行业和居民节能、节材、节水的积极性。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建立科学的政府考核体系,实行“绿色GDP”核算体系。

  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资源节约宣传教育活动,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不断提高全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开展资源节约活动。

  建立资源和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逐步形成公众参与的民主法制机制,保护公众参与的权利和积极性;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充分发挥民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对那些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要予以揭露和批评,形成强有利的监督声势。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